科研产出
Gsm和2-Mib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及暂养效果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和内标定量技术建立了水体和斑马鱼体内土臭素(Gsm)和二甲基异冰片(2-Mib)的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研究水体中Gsm和2-Mib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和暂养效果。结果表明,水体中不同浓度Gsm和2-Mib的添加回收率范围为97.2%~109.9%和88.5%~101.6%,斑马鱼中不同浓度Gsm和2-Mib的添加回收率范围为78.5%~87.2%和88.3%~91.4%;水体中不同浓度的Gsm和2-Mib能在鱼体内较快富集,鱼体内Gsm和2-Mib浓度和水体中的浓度成正相关;鱼体内Gsm和2-Mib的浓度和暂养时间成反相关,但降低较慢。水体中的Gsm和2-Mib通过鱼鳃和体表迅速富集到鱼体中,成为鱼体土腥味来源的主要外源因子,清水暂养对土腥味物质Gsm和2-Mib的去除有一定作用,但仍需配合其他去除方法使用效果更佳。
关键词: 土臭素 2-甲基异冰片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暂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高丛蓝莓“密斯蒂”在湖北的引种试验
《中国南方果树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对南高丛蓝莓品种"密斯蒂"的植物学、生物学及园艺性状观测,表现树势直立,生长势强。单果质量2.23g,最大单果质量4.45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可滴定酸含量0.67%,风味好,品质佳。果实成熟期早,在5月下旬成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IGF-1基因猪的诱导表达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诱导型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基因猪基本性能,试验采用添加了0.1%四环素的日粮饲喂4.5月龄诱导型转IGF-1转基因猪45d,试前、后空腹称重,试验结束时,屠宰、分割、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与同窝非转基因猪相比,屠宰时血清IGF-1水平高出30.9%;胴体瘦肉率增加8.92%,肌肉的水分、肌间脂肪及灰分没有变化;血液生化指标无异常变化;转基因猪的各个组织器官大小、形状及颜色等无异常。在诱导情况下,肤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基因猪瘦肉有所提高,而且生长发育正常,说明这种诱导型转基因猪具有作为高瘦肉率品系育种的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飞虱不同虫态的耐热性比较
《植物保护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温度是昆虫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本研究以室内25℃、L∥D=16h∥8h、80%RH条件下终年饲养的褐飞虱1日龄初孵若虫、10日龄高龄(4~5龄)若虫、羽化1日龄短翅型和长翅型雌雄成虫为研究对象,采用持续升温和恒温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比较了褐飞虱各虫态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长翅雄成虫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耐热性差;短翅型雌成虫耐热性强;成虫的耐热性强于若虫。开展对昆虫的耐热性研究可为害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褐飞虱 临界高温(CTMax,℃) 耐热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汉青一号萝卜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选用120对引物在汉青一号萝卜(Raphanus sativus L.cv.Han Qing NO.1)亲本间进行PCR扩增,从中筛选出3对引物10、30、63,在双亲本间能够扩增出差异互补的条带,利用3对引物对汉青一号萝卜杂种1代群体进行纯度鉴定。鉴定结果纯度为95.1%,与同批次种子的田间鉴定结果 96.0%相近,说明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实施萝卜杂种1代种子的纯度鉴定是可行并可靠的。
关键词: 汉青一号萝卜(Raphanus sativus L.cv.Han Qing NO.1) SSR分子标记技术 种子纯度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麻城黑山羊体重体尺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常规测量手段,测定麻城黑山羊母羊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和体尺数据,探讨其生长发育情况及选育进展,并与国内优秀山羊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2月龄体重占成年体重的61.37%,6月龄和12月龄的体高分别占成年体高的81.06%和88.78%,体长分别占66.78%和86.51%,胸围分别占73.37%和79.98%,12月龄体尺指标基本达到和超过成年的80.00%,生长发育较快。与该场2009年数据相比,体重无显著变化,表明该场麻城黑山羊选育进展不明显,但品种也未出现明显退化现象;与国内其他优秀山羊品种比较,麻城黑山羊体重、体尺处于中等水平,应继续加大选育力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皂素水酶法提取工艺及纯化方法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水酶法,以油茶籽粕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纤维素酶酶解提取茶皂素工艺,并对壳聚糖-蛋白酶联用纯化茶皂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酶处理可显著降低提取液中蛋白质含量和壳聚糖絮凝时茶皂素损失率;各因素对油茶皂素提取率影响顺序为酶添加量>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酶添加量6 mg/g,料液比1 g∶25 m 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20 mi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Dx5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综述了1Dx5亚基的基因序列、高级结构、分子标记、氨基酸序列一级、二级结构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以期为更高效地运用1Dx5亚基提高小麦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1Dx5 品质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