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孔雀细小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中国兽医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细小病毒犬猫易感,家禽中鹅、番鸭等水禽易感;野生动物中狼、狐、虎、狮、貉、豹等易感,长吻浣熊、蜜熊、小熊猫也可感染;野生鸟类特别是林鸟细小病毒感染病例几乎不见报道。现介绍1例孔雀细小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1病例介绍2013年7月下旬,湖北某养殖场2月龄孔雀出现下痢。最初有零星黄绿色和黑色稀便,全群投服抗生素和电解多维治疗,无明显效果。1 d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田覆盖生物降解膜的生态生物学效应
《湖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提供的生物降解膜为试验材料,以普通地膜为对照,对比了使用不同地膜覆盖对棉花(Gossypium spp.)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降解膜在棉花生长前期可增温调墒,并在促进早发、早熟和增产方面作用明显,其中生物降解膜A的两年平均产量增产效果优于普通地膜。缺点是试验所用生物降解膜强度不高,易碎裂,抑制杂草时间不长,且使用寿命短。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spp.) 生物降解膜 生态生物学效应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维生素E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日粮维生素E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AA肉鸡母鸡16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分别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0、25、50、75和100 mg/kg维生素E,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维生素E具有提高肉鸡生长性能的趋势,其中日粮添加50 mg/kg维生素E使22~42 d和0~42 d肉鸡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4.23%和2.90%(P>0.05);添加75 mg/kg维生素E使22~42 d和0~42 d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分别降低了6.75%和6.92%(P>0.05),使0~21 d和0~42 d肉鸡料肉比分别降低了7.78%和7.04%(P>0.05);日粮添加维生素E对3周龄肉鸡免疫器官重和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添加25和100 mg/kg维生素E提高了6周龄肉鸡胸腺重(P<0.05)和胸腺指数(P>0.05)。肉鸡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具有提高肉鸡生长性能趋势,可改善肉鸡胸腺发育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地草莓棉隆土壤消毒及关键技术
《湖北植保 》 2016
摘要:草莓属蔷薇科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以色泽鲜艳、柔嫩多汁、甜酸适度和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欢。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加快,保护地草莓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我省休闲采摘农业的主力军。草莓忌连作,一般种植2年~3年后,就会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病害严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连作障碍。生产实践中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水旱轮作,但草莓经济效益相对较高,换地搬棚,拆装费工,成本较高,轮作措施往往不被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urbomatrix 40带捕集阱顶空自动进样器的维修及维护
《现代科学仪器 》 2016
摘要:Turbomatrix 40带捕集阱的顶空自动进样器技术是在传统顶空自动进样器的原理基础上并结合热脱附仪的脱附原理研制并生产的,它的检出限比普通顶空检出限低100倍.与气相色谱仪或气质联用仪一起使用,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包装材料,药物分析,法医及材料分析等领域.由于该仪器是在传统的静态顶空的基础上增添了较为复杂的气体流量控制系统及捕集阱部件,使得仪器的维修及保养变得复杂一些.如果操作处理或维护不当,会损坏捕集阱管或其他部件造成一定的损失,严重的会缩短仪器的使用寿命.本文根据笔者对带捕集阱顶空自动进样器长期维修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描述了该仪器的基本原理及仪器故障维修及保养.希望本文能对有同类型仪器的使用者或维修人员有些帮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垩白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及遗传改良策略
《湖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垩白是评价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培育垩白度较小和垩白粒率较低的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是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垩白属于复杂的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而且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近10年来,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定位了近百个与垩白相关的QTL。对控制垩白性状的QTL特别是能稳定表达QTL的定位研究、垩白相关基因的克隆以及垩白性状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并结合表型鉴定技术培育优质稻品种的策略。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垩白 QTL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马铃薯热干面的制作工艺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热干面是武汉地区主要的早餐,以新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为原料,开发热干面,可简化生产工序、节省成本和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推进湖北省马铃薯主食化进程。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碱添加量、马铃薯添加量、食盐添加量以及水添加量对马铃薯热干面蒸煮特性、感官评价、质构特性的影响,确定了单因素最优水平,在此基础上,以感官评价值为指标,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马铃薯热干面最佳配方为碱添加量0.3%、马铃薯添加量40%、食盐添加量1.0%、水添加量32%。
关键词: 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热干面 蒸煮特性 质构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蕹菜对复合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 》 2016
摘要:针对水体富营养化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问题,选用蕹菜,俗名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作为浮床植物,设置五组不同富营养化水平与重金属Cd、Cr复合污染的水体,研究蕹菜浮床技术修复的效果。结果发现水体总磷、总氮、硝氮、氨氮等含量均明显降低,Cd和Cr含量也有效下降。相对对照组,总磷、总氮、硝氮、氨氮、Cd和Cr去除率提高值分别为19.8%~8.6%、26.1%~13.7%、33.9%~8.6%、21.1%~13.2%、53.6%~41.6%、35.8%~16.5%。蕹菜浮床修复效果明显,并且Cd的去除率提高值与富营养化程度呈正相关性,其余都是富营养化越严重,提高值越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