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稻田免耕撒播蚕豆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介绍稻田免耕撒播蚕豆栽培技术,包括选种、适期播种与盖种保墒、配套沟渠与科学追肥、合理整枝与摘心、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蚕豆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田免耕 蚕豆 撒播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桃园害虫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对湖北省桃产区害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共发现害虫28种,分属3个纲、8个目、22个科;用4年时间监测了主要害虫的周年发生动态,初步掌握了其生活史和危害特点,并针对这些害虫的周年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

关键词: 害虫 防控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癌农杆菌介导水稻成熟胚及抗褐飞虱基因植株的获得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水稻(Oryza sativa L.)籼型两系恢复系M5274和晚粳稻不育系N55S成熟胚为材料,以携带有双元载体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EHA105为载体进行抗飞虱基因Bph14、Bphi008A、Osg1的遗传转化,共获得515棵再生植株,包括198株Bph14转基因植株、72株Bphi008A转基因植株和245株Osg1转基因植株。PCR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的515株再生植株中,有244株阳性转基因植株,3个不同抗褐飞虱基因中,转Bph14基因的再生苗阳性率最高,增加筛选次数能有效减少转化所得的假阳性植株。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 抗褐飞虱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尿素氨挥发对萝卜种子萌发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萝卜为试材,在以尿素做种肥情况下,采用培养皿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NBPT、PPD和HQ对土壤氨挥发及对萝卜发芽率和苗期生长的影响,为农田氮素高效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尿素施用量的增加,氨挥发量也随之增加,添加脲酶抑制剂土壤氨挥发明显受到抑制,且随着脲酶抑制剂浓度的增加,土壤氨挥发显著降低;脲酶抑制剂对土壤氨挥发的抑制效果表现为NBPT>PPD>HQ;在相同氮肥用量下,添加脲酶抑制剂显著提高萝卜的发芽率,促进幼苗的生长;尿素氨挥发对萝卜幼苗根系的抑制作用较地上部分更显著;因此,添加脲酶抑制剂和降低尿素种肥施用量均可缓解尿素做种肥所产生的氨毒害,提高萝卜种子发芽率,促进其幼苗期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萝卜 氨挥发 脲酶抑制剂 种子萌发 苗期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辣椒杂志 2016

摘要:作为遗传育种的有效工具,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细胞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述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三系配套在我国辣椒品种选育中的应用现状,提出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策,为进一步探索其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辣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不育机理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空油炸香菇脆片的护色与浸糖工艺研究

农产品加工 2016

摘要:以新鲜香菇为主要原料,采用4种护色剂对香菇脆片前处理过程中护色效果进行研究;在浸渍工艺中选取5个糖液质量分数梯度对香菇脆片的最佳糖液质量浓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质量分数0.6%~1.4%,抗坏血酸质量分数0.06%~0.12%,L-半胱氨酸0.2%~0.6%,食用盐3%~6%时,对香菇脆片的护色作用较好;采用L9(34)正交试验,利用4种护色剂的协同作用,得到护色剂的最佳配比为柠檬酸0.8%,抗坏血酸0.07%,L-半胱氨酸0.6%,食用盐5%;糖液质量分数在30%时,香菇脆片的感官评分最高达到9.46分。

关键词: 香菇脆片 护色剂 浸糖质量分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解法去除麦麸中蛋白质的工艺优化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以麦麸为原料,采用酶法去除麦麸膳食纤维中的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其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复合酶去除麦麸中蛋白质最优工艺为碱性蛋白质酶添加量为0.4%,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90 min,酶解p H 8.5,此工艺下所制备的麦麸膳食纤维蛋白质残留率仅为3.54%。从正交试验各因素对麦麸膳食纤维中蛋白质残留率的影响大小来看,碱性蛋白酶添加量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麦麸 膳食纤维 酶解法 蛋白质残留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硼在植物中的吸收和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缺硼和硼毒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日趋严重,要解决生产中硼利用的问题,还需要从植物对硼的吸收和利用机制方面入手。着重阐述了硼对植物细胞膜的渗透性、植物对硼的吸收和转运机制、硼相关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转运系统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对植物硼吸收和转运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 植物 吸收 转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啶虫胺腈对棉蚜的生物活性及对棉花的安全性

植物保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叶片浸渍法研究了氟啶虫胺腈对棉蚜的室内活性,同时分析了其对棉花的安全性。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处理棉蚜24h的LC50和LC90为1.98mg/L和26.02mg/L,显著低于吡虫啉的8.69mg/L和132.68mg/L,毒效比达4.39;处理48h后,氟啶虫胺腈对棉蚜仍表现出很高的杀虫活性,且显著高于吡虫啉。棉花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浓度40~160g/hm2范围内喷施500g/kg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棉花不同时期的叶色、株高、果枝层以及棉蕾脱落都未造成显著性的影响。

关键词: 氟啶虫胺腈 棉蚜 毒力 棉花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预算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思考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分析了预算管理机制创新工作背景、创新机制及工作过程,介绍了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预算管理机制创新工作取得成绩.

关键词: 预算管理机制 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