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蛋糕预混合粉乳化剂添加的研究
《粮油加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研究不同乳化剂添加对面粉粉质和蛋清粉蛋白发泡能力的影响,并对蛋糕进行感官评定与SMS质构分析,基本确定了乳化剂种类为分子蒸馏单甘酯,添加量为0.4%左右。


甘薯RAPD-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徐薯22的基因组DNA作为PCR反应模板,以随机引物进行RAPD-PCR反应,通过设置TaqDNA聚合酶加量、MgCl2浓度、dNTPs浓度、模板DNA加量、引物加量的不同梯度,探索出一套适合甘薯RAPD-PCR的最优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体系25.0μL,2.5μL的PCR 10×Buffer、0.15U的Taq DNA聚合酶、3.0 nmol·μL-1的MgCl2、0.6 nmol·μL-1的dNTPs、40 ng的DNA模板、40 ng的RAPD引物。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畜牧与兽医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不同胎龄、消化液、培养液对转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分离和培养的影响,并对其生长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12.5~14.5d胎龄的GFP-MEF分离效果最好,0.25%胰蛋白酶+0.02%EDTA所用时间短,消化后培养细胞贴壁率高;GFP-MEF形态以小梭形为主,呈漩涡状、鱼群状生长;最佳培养液为DMEM添加10%胎牛血清。研究获得了实验室分离制备GFP-MEF的方法,为制作饲养层和进一步构建转基因动物奠定基础。


不同氮水平下鄂麦18氮养分积累规律及产量变化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氮素6水平4重复随机区组大田试验设计,研究鄂麦18氮素营养积累规律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鄂麦18的子粒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植株含氮量均增加,但当氮水平达到225kg.hm-2时再增加施氮量增产不显著;从苗期到成熟期,不同处理小麦植株含氮量逐渐下降,氮吸收积累量在齐穗开花期前呈逐渐增加趋势,成熟期出现下降,这可能与植株氮素挥发和淋溶损失有关。所以,在湖北省小麦种植区中等肥力条件下,鄂麦18适宜施氮量为225 kg.hm-2,单产可达6 948 kg.hm-2。
关键词: 氮水平 干物质 植株氮含量 植株氮积累量 小麦产量


部分湖北海棠种质的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17对SSR引物对来自鄂西地区的兴山、房县、竹溪、宣恩、鹤峰、建始以及山东临沂等地33份湖北海棠种质和2个苹果属近缘种进行了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在33份湖北海棠中共扩增出12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7.12个,平均多态性比率为98.3%;除GD15、GD162和Z71981外的14对引物中任意一对均可区分所有供试材料,在17个SSR位点上共检出供试33份湖北海棠试材分属6个基因型,表明湖北海棠种下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此外,倍性检测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均为三倍体基因型。


超声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工艺条件的优化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竹节参皂苷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比色法测定竹节参总皂苷含量,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对竹节参总皂苷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对竹节参总皂苷提取效果的影响顺序为:超声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浓度70%乙醇,料液比1∶20,提取温度50℃,超声功率为32kHz,提取3次,每次30min。在该提取工艺下总皂苷得率为13.15%。[结论]优化出了超声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该工艺具有提取温度低、时间短、得率高的优点。
分子标记在当归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我国当归属植物资源,并系统阐述了RAPD、ISSR及ITS等分子标记在当归属植物种质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同时指出,应用分子标记研究当归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对当归属的科学分类及新品种选育等具有指导意义。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BKM2株ORF7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BKM2毒株核蛋白编码基因ORF7进行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其编码蛋白的功能和研制新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HBKM2株的ORF7基因,然后利用DNA Star软件包对克隆的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将ORF7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KG-N。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并经IPTG诱导表达,最后利用Western-blot对表达蛋白的免疫反应活性进行鉴定。[结果]HBKM2毒株的ORF7基因长约372 bp;序列分析表明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同源性达99%以上;SDS-PAGE表明克隆的ORF7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融合表达;Western-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GST-N能够与PRRSV高免猪血清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结论]成功地扩增了ORF7基因,且GST-N融合蛋白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 核衣壳蛋白 ORF7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