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不同树形对桃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东南园艺 2017

摘要:以中桃5号桃品种为试材,探讨了不同树形(改良形、主干性、Y字形、开心形)的修剪方式对桃树生长及冠层枝条生长情况的影响,测定了桃树新梢长度、粗度,树高、冠幅、树冠投影面积、透光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改良主干形树形的综合指标优于其他3种树形,更加有利于桃树生长。

关键词: 树形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南地区多级循环农业模式优化构建与技术集成应用——以福建省为例

福建农业科技 2017

摘要:综述了福建省多级循环农业模式优化构建与技术集成应用的研究成果,总结示范推广取得的成效,并对进一步深化现代循环农业研发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 东南地区 多级循环农业 构建 技术集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ORFV和Mo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 virus,ORFV)是羊传染性脓疱病(Contagious ecthyma,CE)的病原,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是羊支原体性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 of goats and sheep,MPGS)的主要病原,近年来此两种病原混合感染日益增多,目前采用单一PCR方法检测这两种病原,临床上迫切需要能同时快速检测这两种病原的方法。为了建立能够直接从样品中同时检测ORFV核酸和Mo核酸的双重PCR方法,本研究根据ORFV的主要膜蛋白B2L基因(major envelope protein B2L gene)和Mo的膜蛋白P80基因(membrane protein P80 gene)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同时扩增出ORFV的402 bp和Mo的700 bp特异性片段,而对其他常见病原的DNA模板均无扩增,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该方法对ORFV和Mo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1×10~3copies/μL和3.47×10~3copies/μL,比单一PCR敏感10倍。对来自福建省部分羊场的883份病山羊(Capra hircus)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双重PCR检出ORFV阳性样品28份(阳性率为33.7%),Mo阳性样品33份(阳性率为39.8%),同时感染ORFV和Mo的阳性样品9份(阳性率为10.8%),检测结果与单一ORFV和Mo PCR结果一致。本研究所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用于ORFV和Mo的临床检测,为CE和MPGS的临床快速鉴别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 绵羊肺炎支原体(Mo) 双重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对金花茶耐热生理指标的影响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7

摘要:以金花茶枝条和叶片为材料,测定其高温半致死温度及高温胁迫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金花茶叶片细胞伤害率随温度升高呈典型"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高温半致死温度为58.9℃;对金花茶叶片进行45℃高温胁迫24 h,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均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对高温胁迫反应较敏感,可作为金花茶对热胁迫的较好指标,但MDA含量无显著增加,推测金花茶对短期持续高温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关键词: 金花茶 高温 半致死温度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不同热供方式能耗分析

福建农业科技 2017

摘要:以莆田市某大型养殖场的沼气工程为例,对燃煤热水锅炉、沼气锅炉、太阳能和沼气发电余热利用4种热供方式进行能耗分析,结果表明:从能源消耗、运行经济效益以及二氧化碳减排方面进行评价,沼气发电余热利用热供方式明显优于其他3种热供方式,建议在规模化养殖场的大中型沼气工程中推广热电联产CHP模式。

关键词: 养殖场 热供方式 沼气发电 余热利用 热电联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果实贮藏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是猕猴桃的起源和分布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猕猴桃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然而,猕猴桃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采摘后容易腐烂,难于贮藏,猕猴桃果实的采后贮藏已成为制约猕猴桃产业迅速发展的重大因素。本文对猕猴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果实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乙烯、1-MCP(1-甲基环丙烯)、ABA(脱落酸)、茉莉酸和水杨酸、保鲜剂、果实采收期、贮存条件等因素对果实成熟软化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延长猕猴桃贮藏期和货架期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猕猴桃 果实成熟 贮藏 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0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00对ISSR引物中筛选出12对引物,共扩增条带154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条带14条,多态性条带143条,非多态性条带11条。各个引物的多态性比例范围为50%~100%,多态性比例92.9%。结果表明,丝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高,同时也表明了ISSR分子标记能够很好的检测丝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将60份丝瓜分为2大类,普通丝瓜和棱丝瓜。分别以0.646和0.718处为阈值,普通丝瓜和有棱根据瓜形分为短圆筒普通丝瓜、长圆筒普通丝瓜、短棍棒有棱丝瓜和长棍棒有棱丝瓜。

关键词: 丝瓜 ISSR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特大粒水稻种质粒形相关基因的检测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LPBG08是本研究室培育的一个特大粒水稻种质,其平均粒长达15 mm,平均粒宽达4.2 mm,平均千粒重达66 g。为了解析该特异种质粒形性状形成的遗传机理,本研究以其为供试材料,利用目的基因扩增和测序手段,对2个重要粒长基因(GS3,qGL3/GL3.1)和4个重要粒宽基因(GW2,GW8,GS5和GW5)进行检测。检测发现,6个粒形相关基因中有5个在LPBG08中发生了正调控突变。其中,GS3和qGL3/GL3.1 2个粒长基因全都发生突变,4个控制粒宽基因中的GW2、GW8和GW5等3个发生突变。研究结果表明,LPBG08的特大粒粒形性状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多个正向调控突变的粒形相关基因聚合所引起的累加效应。

关键词: 水稻 粒形 粒长 粒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福建山地“粮改饲”,藏粮于草,发展草食畜牧产业

草学 2017

摘要:分析福建畜禽养殖业现状的主要污染危害是由过度发展生猪养殖业引起,提出以科学膳食营养结构为依据,利用福建山地资源,适量减少生猪养殖,“以地定畜、种养平衡”,可持续发展生态型草食畜牧产业。

关键词: 畜禽养殖业 科学膳食 福建山地资源 草食畜牧产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致病性青枯雷尔氏菌诱导番茄代谢产物的异质性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 ,研究不同致病性青枯雷尔氏菌诱导番茄植株代谢物变化的异质性。将青枯雷尔氏菌强致病力菌株FJAT-91和无致病力菌株FJAT-1458分别单独接种和混合接种番茄植株,以清水为对照,接种后6、24、48、72、96h取样,测定番茄植株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检测到的代谢物种类主要为醇类、酯类、酸类、醛类、吡啶类和烷烃类。不同处理番茄代谢产物组成变化的时间动态结果表明,FJAT-91单独接种处理48h、FJAT-1458单独接种处理48h、同时接种FJAT-91和FJAT-1458处理96h及对照处理72、96h的番茄中检测到代谢物种类最多,分别为12、18、15和15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不同处理不同时间的番茄中均检测到,为完全分布类型,其他代谢物为不完全分布类型。FJAT-91单独接种处理能诱导番茄代谢产物棕榈酸消亡,而FJAT-1458单独接种或与菌株FJAT-91混合接种及对照处理的番茄植株该代谢物维持在相当含量,说明该代谢物可能与植株免疫抗病有关。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接种处理诱导番茄植株的代谢谱存在一定的差异,主成分一和主成分二基本上能将其区分开来。

关键词: 番茄 青枯病 青枯雷尔氏菌 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