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澳大利亚与黄淮小麦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比较
《河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21个SSR标记,对16个澳大利亚小麦品种和21个黄淮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澳大利亚小麦品种共检出96个等位位点,平均为4.57个,平均遗传距离0.222 8。黄淮小麦品种共检测到86个等位位点,平均为4.1个,平均遗传距离0.173 1。电泳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澳大利亚小麦和黄淮小麦品种分别有10个和9个相对特异位点,携带相对特异位点的品种分别为6个和7个,75%以上地域来源相同的品种聚于相应的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种综合效益比较
《河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棉花麦后移栽和麦棉套种在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程度、棉花移栽管理用工、棉花产量、小麦产量、小麦机械化管理和用工以及综合效益等方面的差别。与麦棉套种相比,麦后移栽棉由于避开了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适发期,枯萎病、黄萎病显著减轻,未造成明显危害。麦棉套种改为麦后移栽,小麦面积增加40%左右,产量提高36.32%,而且小麦的播种、管理和收获都利于机械化操作,显著提高了管理效率。棉花麦后移栽比麦棉套种的综合效益提高4 795.5元/hm2,因此认为,棉花麦后移栽是适宜长江流域棉区南襄亚区大面积推广的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措施。
关键词: 棉花 麦后移栽 麦棉套种 黄萎病 枯萎病 综合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全蚀病拮抗木霉ZBS6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河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从河南省农科院试验地小麦田土中分离获得12株木霉,通过室内对峙试验,筛选出1株对小麦全蚀病菌拮抗作用较强的木霉菌株ZBS6,室内测定其抑菌率和寄生率分别达到82.5%和80%。并对该拮抗木霉进行了抑菌谱测定,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该木霉菌株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同时利用形态学及分子鉴定相结合方法对木霉菌株ZBS6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ZBS6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其最适培养条件:以葡萄糖为碳源,基质酸碱度(pH)5.0,温度为25℃,光暗交替培养;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但显著促进产孢量。结合形态学特征及rDNA ITS序列聚类分析结果,ZBS6鉴定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