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新品种郑麦9694配粉特性的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小麦新品种郑麦9694与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进行配粉,测定粉质仪参数和馒头加工品质,结果表明,郑麦9694的馒头加工品质较好,随着郑麦9023添加比例的增加,可使馒头的比容、宽高比、内部结构、弹性、韧性、黏性和食味得分显著提高,总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郑麦9023的添加超过一定的比例后,馒头比容、内部结构和弹性得分则又下降了,表面色泽虽然没有变化,但表面结构得分则随着郑麦9023比例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最适宜的配粉比例为70∶30,即在郑麦9694中搭配30%的郑麦9023,其湿面筋含量、粉质仪参数等达到优质馒头粉标准,可显著改善馒头的加工和制作品质。


吡虫啉及其复配剂不同施药方法对油菜蚜虫控制效果
《植物保护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6-2009年,采用拌种和播种沟施药的方法,于河南郑州研究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及吡虫啉.辛硫磷复配剂对油菜蚜虫的全程控制效果。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用吡虫啉有效成分5g/kg种子拌种仅能有效控制苗期油菜蚜虫的危害,防治效果为90.79%~100%,对中后期油菜蚜虫控制效果不明显;用吡虫啉600g/hm2及吡虫啉.辛硫磷复配剂1320g/hm2采用播种沟施药对油菜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82%~94.49%和90.68%~95.34%;试验示范验证防治效果在92%以上,持效期长达7个月以上,可以达到一次用药控制油菜整个生长期蚜虫为害的效果,减少了用药次数,此方法简单易行、保护环境、保护天敌,是一种简化高效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油菜蚜虫可持续控制技术。
关键词: 吡虫啉及其复配剂 拌种和播种沟施药 全生育期 油菜蚜虫 防治效果


施氮量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磷钾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
《棉花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氮0、75、150、225、300和375kg·hm-2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磷、钾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与杂交棉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间均表现显著正相关,増施氮肥促进了杂交棉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但是当施氮量增加到300kg·hm-2后,促进效果不显著。施氮量与各器官干物质、氮、磷、钾的分配比例关系:与叶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棉花生育中期与茎呈负相关,生育后期呈正相关,在棉花生育中期与蕾、花、铃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呈显著负相关。施氮量增到300kg·hm-2后,棉花生育后期干物质和氮磷钾在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明显下降,在茎叶的分配比例明显提高,表现营养生长过旺。氮积累和分配与磷、钾积累和分配间表现很好的正相关,从产量水平看,以每公顷施氮300kg的子棉产量最高,比施氮225kg的增产1.66%,增产不显著。施氮量达375kg·hm-2时,子棉产量比300kg·hm-2的减产3.92%、比225kg·hm-2减产2.23%。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利用率明显下降,而磷和钾的利用率提高。


樱桃番茄新品种樱红2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樱红2号是以台湾樱桃番茄朱蜜为母本,以日本樱桃番茄ココ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经6代系统纯化选育而成的早熟品种。植株无限生长型,果实扁圆球形,大红色,单果质量25g,番茄红素含量51.8mg.kg-1,可溶性糖45.1g.kg-1,总酸5.6g.kg-1,VC426mg.kg-1,口感佳,风味浓,无绿肩,果实硬,耐贮运。高抗TMV,抗根结线虫,对枯萎病、青枯病的田间抗性与对照台湾圣女相当。产量在3000~3500kg.(667m2)-1之间。适合全国大部分地区露地和设施栽培。


北方设施蔬菜种植区地下水硝酸盐来源分析——以山东省惠民县为例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华北平原典型集约化设施蔬菜种植区山东省惠民县为研究对象,分析浅层地下水硝酸盐的含量状况并追溯其来源。【方法】多点采集设施蔬菜种植区土壤、肥料及地下水样品,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识别地下水氮污染的可能来源。【结果】结果表明,蔬菜大棚区浅层地下水硝态氮含量为25.3—279.6mg·L-1,平均为121.6mg·L-1,87%的样品硝态氮含量超过50mg·L-1;较集中分布在50—70mg·L-1和170—190mg·L-1区间,含量最高的点位超标高达27倍;5种蔬菜大棚地下水硝态氮的含量依次为:黄瓜>芹菜-辣椒和辣椒>芹菜-黄瓜和芹菜-番茄。研究区域内土壤的δ15N值在1.96‰—7.38‰之间,化肥(尿素、复混肥等)在0.2‰—0.6‰之间,动物粪便(农家肥、厩肥)在7.3‰—16.87‰之间;地下水样的δ15N值变化在-0.01‰—15.91‰之间,平均为6.75‰±3.15‰,随NO3--N含量减少地下水δ15N值未呈现增加趋势,该研究区域内地下水反硝化作用较弱。【结论】蔬菜棚区内浅层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十分严重,受人为因素干扰很大;硝酸盐主要来源为土壤有机氮,其次为动物粪便。


河南省玉米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玉米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00~2007年河南省玉米生产现状进行分析,玉米单产、总产和种植面积都呈逐年上升态势。推广面积在0.667万hm2以上品种保持在20~30个,6.67万hm2以上品种3~7个。自育品种所占比例逐年升高,推广面积占全省比例越来越大,2007年达77.6%,平均每年增幅14.68万hm2。耐密型品种呈持续上升趋势,稀植大穗型品种则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种质集中在改良Reid、塘四平头和PB系统,占87%。对河南省玉米单产、总产和增产潜力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紫叶加拿大紫荆组织培养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外植体采集时间,不同质量浓度的6-BA、NAA、蔗糖以及不同部位茎段对紫叶加拿大紫荆增殖生长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基本培养基I、BA、NAA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叶加拿大紫荆外植体最佳的采集时期为5月;其增殖培养基为WPM+6-BA 1.5~2.5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增殖系数最高达3.3;带愈伤组织的下部茎段的增殖效果好于不带愈伤组织上部茎段,上部茎段在高质量浓度的6-BA中增殖效果好;基本培养基、IBA质量浓度、NAA质量浓度对生根率有影响,最佳的配比是MS+IBA 5 mg/L+NAA 0.5 mg/L。


国内外油菜种子质量分级标准与生产程序
《种子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油菜籽第一大生产国,油菜籽产量接近全世界总产量的30%,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种业是农业发展和农业安全的基石,标准化种子生产方式和高质量种子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但是中国种子生产发展相对落后于农业经济中其他部门,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种业和落后的种子生产模式面临来自全球的挑战。国际油菜种子生产主要分为3~5级,一般包括:育种家种子、先基础种子、基础种子、注册种子和合格种子,主要优势体现在以育种家种子作为种子繁育的唯一种源、限代繁殖、种源纯度高,不需选择等,具备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质量检测与过程检验并重,同时标准种子生产模式可以从多方面提高效率、节省育繁成本、提高种子质量。本文在国内外油菜种子分级制度、生产程序和质量标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油菜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创新与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建立的构想,为构建新的质量标准体系提供前提,从而对提高中国油菜种业竞争力、有效地服务国内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动物医学进展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从2006年-2009年河南省发生的猪高热综合征的168家规模化猪场456份病料中分离出革兰阴性小杆菌,通过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PCR检测,结果鉴定出25株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结果显示,所分离的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对小鼠均有毒力,对阿齐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敏感。
关键词: 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