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白地霉ch-3低温脂肪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生物技术 》 2007 CSCD
摘要:目的:脂肪酶是世界主要工业用酶制剂之一,用基因工程方法克隆与表达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ch-3菌株的低温脂肪酶基因。方法:用PCR方法从白地霉ch-3的总DNA中扩增得到一种低温脂肪酶基因lip,将PCR产物连接到pBluescriptⅡSK(+)载体上,测序证明正确后再将基因lip插入到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α中,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在毕赤酵母中进行诱导表达。结果:毕赤酵母成功表达了lip基因,其活性为37U/mL。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的脂肪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62kDa,比推测分子量大,lip的表达产物可能被糖基化修饰。初步研究表明:重组脂肪酶最适温度为35℃,在0℃仍可保持66%的相对酶活性,对热敏感。结论:实现了低温脂肪酶在毕赤酵母的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低温酶催化机制和工业化应用打下基础。
不同长绒棉品种的蕾铃脱落规律及影响因素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对南疆6个长绒棉品种新海7号、新海3号、新海14号、新海16号、新海20号和新海21号的蕾铃脱落规律的系统调查研究表明:长绒棉蕾铃脱落率高于50%,落铃率高于落蕾率,品种之间差异明显,新海14号脱落率最高,达到65%以上。蕾铃脱落的峰期出现在7月下旬,而且蕾铃脱落率的变化趋势与7月中下旬最高气温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6个品种不同果枝之间的脱落率变化规律相似,上部果枝蕾铃脱落率高于中下部果枝,主要是因为上部果枝的落蕾率显著的高于中下部果枝,新海16号甚至高出了35个百分点。除了新海3号和新海16号中部结铃数高于两端以外,其余4个品种结铃数皆是下部>中部>上部,即通常指的“中空”现象。从产量上看,蕾铃脱落率高的品种其最终产量偏低,相反蕾铃脱落率低的品种,最终其产量也高,总体来讲新海7号>新海20号>新海3号>新海21号>新海16号>新海14号。


小麦×小黑麦杂种幼胚一步成苗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试验选取小麦×小黑麦杂种F1幼胚作为供试材料,取12~14日龄的幼胚进行了一步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1)杂种幼胚在C17、N6和PM培养基上都能诱导直接成苗,其中以C17为基本培养基,同时添加2,4-D0.5 mg/L和KT 0.5 mg/L配比对一步成苗的效果最好,胚苗率达到了17.38%;(2)葡萄糖在小麦×小黑麦杂种幼胚培养中对幼胚一步萌发成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培养效果优于蔗糖;(3)在培养基中添加1.5 g/L活性炭有利于幼苗的萌发和生长。


新疆干旱荒漠区日光温室高产番茄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对新疆干旱荒漠区日光温室高产番茄生长发育动态进行分析,以便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产番茄生长发育呈典型的"S"型曲线,株高、茎粗、主茎叶片数、单株果穗数表现为定植至定植后18 d缓慢生长,18~39 d快速生长,39 d后又缓慢生长,单株果数的快速增长出现在定植后45~65 d;5个测定指标的日增长量均呈抛物线变化,最大增长量出现的时间差异很大,株高在定植后18~39 d,茎粗在定植后13~18d,主茎叶片数、单株果穗数、单株果数日增长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定植后13、39和45~55 d。说明在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下,植株合理的生长发育动态是取得高产的生理基础。


冬小麦半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近些年阿克苏地区把增加播种量及提高播种量到22 kg/亩作为冬小麦单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对冬小麦单产水平的提高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各地都积极开展半精量播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成效。根据两年来乌什县冬小麦半精量播种试验和生产栽培过程中所摸索、研究、总结出的各项有效措施,结合试验和多次专题调研的结果,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提出大面积冬小麦半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通过选择品种、降低播种量到10~12 kg/亩、基本苗保持在15万~18万株/亩、有效成穗达47万穗/亩、单穗重1.2~1.3 g、优化各项栽培技术措施,实现大面积单产水平达到500 kg/亩的生产目标。


一种改良的Southern印迹杂交方法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在综合前人方法的基础上,改良了一种简捷、灵敏、廉价、效果可靠的Southern印迹杂交方案,使用0.4mol/L NaOH溶液将琼脂糖凝胶上的DNA在变性的同时转移到尼龙膜上,紫外交联固定后用于杂交。预杂交液和杂交液选用Church缓冲系统,该缓冲系统中仅需10 g/L BSA作为封闭剂即可。整个洗膜过程可简化为一种溶液、2~3次洗涤。碱变性及转移后的尼龙膜,也可以用于地高辛(DIG)等非放射性检测系统,并可耐多轮杂交和洗膜。方法可适用于包括高等植物基因组在内的多种生物材料的DNA检测。
关键词: Southern印迹 DNA 杂交 植物基因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