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人工湿地基质对磷的吸附性能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基质磷素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以及基质饱和吸附后磷素解吸实验,研究陶瓷滤料、红泥、水洗砂、炉渣4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的效果,评价其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解吸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在溶液磷(P)浓度为5~150mg.L-1条件下,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陶瓷滤料和红泥两种基质的磷素吸附过程,陶瓷滤料用Langmuir方程比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程度更好,红泥则相反。4种基质对磷素的吸附量顺序依次为红泥>陶瓷滤料>炉渣>水洗砂。从磷素的解吸率来看,4种基质释磷顺序依次为炉渣>水洗砂>陶瓷滤料>红泥,水洗砂和炉渣吸附磷素后的解吸率较高,其他两种基质磷素解吸的比例很低。综合评价,陶瓷滤料更适合作为人工湿地污水除磷的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食品工业科技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现代果蔬储藏、保鲜技术起步于上世纪初。目前,中国水果、蔬菜资源丰富,其中蔬菜年产量约6亿吨,水果年产量约2亿吨,均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中国蔬菜、水果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2%,且其中80%是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目前中国果蔬冷藏运输率为15%,冷链流通率仅为5%;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均达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压二氧化碳对鲜榨西瓜汁杀菌效果和风味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高压二氧化碳对鲜榨西瓜汁的杀菌效果及对风味的影响,采用高压二氧化碳(HPCD)技术对鲜榨西瓜汁进行处理。以95℃、1min热处理西瓜汁作为对照,考察30MPa、60min HPCD处理对西瓜汁中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及典型风味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两种处理西瓜汁在4℃、30d贮藏过程中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95℃、1min热处理的杀菌效果略好于30MPa、60min HPCD处理,采用两种处理西瓜汁的微生物指标均符合《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的要求;并且保质期满足鲜榨西瓜汁的消费要求。30MPa、60min HPCD处理对西瓜汁的典型风味化合物含量影响较小;贮藏过程中风味变化也较小。总体看来,HPCD处理更适合于鲜榨西瓜汁的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市耕作土壤重金属统计分布复杂性特征初步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深入探讨重金属空间分布,用频率分布、双峰拟合和分离的方法研究了北京市耕作土壤重金属Cu、As、Cd、Pb的统计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都呈明显的双峰分布,可以用双高斯密度函数很好地拟合经对数变化的实际测量数据,证明北京市耕作土壤中重金属Cu、As、Cd、Pb都包括2个相对独立的对数正态分布总体。根据拟合频率密度函数求得的重金属Cu、As、Cd、Pb的2个子总体的几何均值分别为:(23.35±6.39)mg/kg和(95.84±38.73)mg/kg、(9.35±2.20)mg/kg和(23.67±6.16)mg/kg、(0.1208±0.0334)mg/kg和(0.3548±0.2344)mg/kg、(20.07±6.07)mg/kg和(82.55±39.33)mg/kg,都表现为明显的低值组和高值组。从统计学的角度,可以解释重金属含量呈双峰分布的原因,但从其空间分布上来看,双峰的成因较为复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地区香草资源调查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草是集观赏、食用、药用及深加工等广泛用途为一体的植物类群,近年来已发展成为新兴的园林绿化植物。为开发利用北京地区的乡土香草资源,在调查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北京地区的香草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香草资源共19科58属78种(2个变种),含属、种数较多的科有唇形科(Labiatae)、菊科(Composi-tae)和伞形花科(Umbelliferae);在生活型上,多年生草本共51种,占总种数的65.38%。对分布区域进行了初步归纳和总结,并探讨了北京香草植物的应用前景,旨在对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尾寒羊BMPR-IB基因Fec~B突变与产羔数和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京郊地区小尾寒羊及小尾寒羊高繁殖力核心群母羊血样,利用PCR-RFLP方法分析2类羊群BMPR-IB基因多态性,并研究BMPR-IB基因不同基因型对小尾寒羊产羔数以及对核心群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京郊小尾寒羊群BMPR-IB基因BB,B+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4,0.56和0.10,高繁殖力核心群BB、B+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7,0.48和0.05;京郊小尾寒羊群BB、B+和++基因型个体平均产羔数分别为2.72,2.16,1.74只,核心群BB、B+和++基因型个体平均产羔数分别为3.20,2.57,2.07只;BMPR-IB不同基因型羔羊90日龄前平均日增质量(ADG)最大,B+型羔羊生长最快,120日龄后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体尺指数研究表明,90日龄前,B+型母羔体长和胸围生长大于体高,生长潜力较大。可见,BMPR-IB基因是影响小尾寒羊产羔数的主效基因,以FecB突变进行标记辅助选择可提高核心群母羊的产羔数,BMPR-IB基因型对羔羊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利用BMPR-IB基因培育小尾寒羊超高繁殖力品系或高繁殖力绵羊新品种以及开展羊肉生产,都是切实可行的。
肥料种类对不同采收期‘黄金梨’糖酸含量和风味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优化肥料类型组合和用量、确定果实品质最佳的采收期,【方法】以5年生‘黄金梨’为材料,应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5种肥料类型对不同采收期‘黄金梨’果实糖、有机酸组分含量和风味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施用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或腐熟动物废弃料可显著提高果实总糖、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降低总酸及苹果酸、酒石酸含量,而施用鸡粪+草炭或堆肥+生物菌肥与单施农家堆肥相比效果不明显。采样期间(9月14日—10月10日),不同肥料类型处理‘黄金梨’果实总糖和果糖、蔗糖、葡萄糖含量及风味指数均先增加后降低,总酸和苹果酸、酒石酸含量则先降低后增加,9月28日采样时总糖及各糖分含量最高,总酸及有机酸组分含量最低,糖酸比和风味指数最大,且以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或腐熟动物废弃料两个处理效果最好。【结论】综合分析,‘黄金梨’施用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或腐熟动物废弃料有利于提高果实内在品质和风味;9月28日左右是北京地区黄金梨果实采收的最适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床不同垫料配比对肉鸡生长性能及鸡舍环境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养殖试验,比较了发酵床不同垫料配比对肉鸡生长性能及鸡舍环境的影响。按照总重量相同原则,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常规垫料(CK)、70%常规垫料+30%玉米秸秆(30%S)、40%常规垫料+60%玉米秸秆(60%S)、10%常规垫料+90%玉米秸秆(90%S)、20%常规垫料+60%玉米秸秆+20%沸石(60%S+20%Z)。结果表明:(1)试验期间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耗料、料肉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处理30%S料肉比最低、死淘数最少;(2)各处理垫料含水率和氨浓度随肉鸡的生长逐渐升高,其中30%S处理含水率比CK降低了12.91%,平均氨浓度比CK降低了7.96%。综合判断,本试验条件下常规垫料和玉米秸秆按30%S混合作垫料饲养肉鸡最为适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具有杀镰孢菌素合成功能基因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生物技术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NCBI数据库中搜索已知多黏类芽孢杆菌基因组中分别编码Fusaricidin合成酶3个NRPS功能区段的核苷酸保守序列,利用Primer5.0软件设计3对引物,对供试的95个细菌菌株进行PCR检测,筛选到1株阳性菌株T99,其3对引物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表明,所得3个功能片段核苷酸序列与多黏类芽孢杆菌SC2和M1的Fusaricidin合成酶基因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99%、97%和99%,说明菌株T99基因组中具有Fusaricidin合成相关功能基因。结合形态特征及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的结果,将菌株T99鉴定为多黏类芽孢杆菌。
关键词: 杀镰孢菌素 合成相关基因 菌株筛选 分类鉴定 多黏类芽孢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理化因素对板栗花雄花序黄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影响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从板栗花雄花序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理化因素对板栗花雄花序黄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光对板栗花雄花序黄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有影响;温度对其影响不明显;在pH3~5的弱酸性条件下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较高,在强酸强碱溶液中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较低;金属离子Na+、K+、Ca2+、Mg2+、Fe3+对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影响不明显,Al3+影响较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