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PAD4基因在植物抗性方面的作用

农业与技术 2017

摘要:PAD4(pHYTOALEXIN DEFICIENT4)编码一个核质蛋白,它的序列与脂肪酶类似。属于水杨酸信号途径的上游基因,其在植物抗病虫以及植物衰老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方综述了PAD4在植物防御昆虫尤其是刺吸式昆虫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PAD4 植物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铺膜播种方式对玉米生长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目的]为了使地膜使用过程中的放苗问题和地膜回收难题得到解决。[方法]以平铺膜侧播种替代传统的开沟铺膜以及膜上打孔种植方式,并进一步探讨这2种不同的铺膜种植方式下对玉米生长环境参数、产量构成因素、产量以及投入产出比的影响。[结果]平铺侧种方式下玉米苗带上的积温和土壤含水量与开沟铺设和膜上打孔种植没有显著差异,完全能起到铺膜所起的增温保湿的作用,几个产量构成因素也均无显著差异,但较对照均有显著差异,产量也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农民使用平铺侧种方式在省工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约1 050元/hm~2,同时由于地膜没有开沟铺设,所以回收问题也迎刃而解。[结论]该研究可为玉米的种植提供指导。

关键词: 玉米 地膜 平铺侧种 放苗 地膜回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业大麻新品种汾麻3号的选育

种子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汾麻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系统选育法选育而成的大麻新品种。2012年、2013年2年参加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12点次平均麻籽产量1 349.7kg/hm~2,比对照晋麻1号(1 190.2kg/hm~2)增产13.4%。该品种2015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六次会议认定,命名为汾麻3号。其主要特征:雌雄异株,株高2~2.5m,茎粗1.5~3cm,分枝高120~160cm,种子千粒重28~30g,叶片肥大、苗期浅绿色,后期深绿色,茎绿色,上下茎杆粗细均匀,分枝多,麻籽产量较高。群体一致性较好,全生育期为110d左右。是适合山西省生态条件的第1个籽用工业大麻品种。

关键词: 大麻 育种 品种 汾麻3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SSR标记定位

山西农业科学 2017

摘要:利用组合不育系SXJLCMS1A×恢复系Z-119-99构建F_2育性分离群体,进行育性的遗传模式分析和恢复基因定位。结果表明,F_1群体全为可育株,F_2群体的可育株与半不育株经卡方测验符合1∶1的分离比例,说明该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符合单基因配子体不育的遗传模式;利用F_2分离群体,采用445对大豆SSR引物对其恢复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和定位,结果发现,该恢复基因与J连锁群的2个标记Satt674和Satt249连锁,距2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8.7,9.6 c M。

关键词: 大豆 基因定位 细胞质雄性不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肥料对苦荞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以晋荞麦6号为研究对象,在等氮等磷量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方案对苦荞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以有机肥和化肥各半量处理最高,达3 866.7 kg/hm~2,比对照增产39.5%;有机肥处理下苦荞麦的蛋白质含量、总黄酮含量最多。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表明,苦荞麦农艺性状中单株粒质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单株粒数和千粒质量。

关键词: 肥料 苦荞麦 产量 品质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枣采后果皮生理变化与转色关系研究

保鲜与加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采后冬枣果皮转色的机制,研究了冬枣采后于(0±0.5)℃冷库贮藏60 d期间,果实呼吸强度、果皮叶绿素含量、PPO活性、POD活性、总酚含量变化及与转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果实呼吸强度平缓上升,果皮色泽逐渐加深,叶绿素被不断降解,PPO和POD活性逐渐增加,总酚含量逐渐下降,说明果皮色泽的变化与其组织氧化作用有关,酚类物质氧化而引起的果皮褐变参与了冬枣果皮色泽的加深。

关键词: 冬枣 果皮 贮藏 生理变化 色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含量γ-氨基丁酸和D-手性肌醇苦荞醋的研制

粮油食品科技 2017

摘要:苦荞麦经发芽萌动,可显著提高籽粒中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将酿醋原料苦荞麦发芽萌动后,采用生料发酵与山西陈醋传统工艺相结合,不经熏培,研制高含量γ-氨基丁酸和D-手性肌醇苦荞醋。结果表明:研制的产品色泽纯正协调,滋味地道醇厚,其中γ-氨基丁酸含量可达到234 mg/100 m L,D-手性肌醇含量达到75.05 mg/100 m L,是市场上现有产品的相对含量3倍和10倍以上,在抗氧化、软化血管、降血糖、调节血脂等方面的生理功效明显增强。

关键词: 萌发 γ-氨基丁酸 D-手性肌醇 苦荞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酒发酵菌类的选育及甲醇、高级醇的控制研究

农学学报 2017

摘要:枣酒是值得推崇的本土特色保健饮品。枣酒的发酵可分为酒精发酵和苹果酸-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得以进行的关键是酵母,苹果酸-乳酸发酵进行的关键是乳酸菌,因而酵母和乳酸菌的选择对枣酒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安全指标甲醇的控制是枣酒生产中的严峻问题,而品质指标高级醇的控制亦为难点。对枣酒生产中酵母与乳酸菌的选育、甲醇与高级醇控制相关研究进行概述,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选育枣酒专用型酵母和乳酸菌,深入挖掘甲醇与高级醇产生机理,并在保证枣酒品质的基础上有效控制甲醇与高级醇含量,为枣酒工艺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枣酒 酵母 乳酸菌 甲醇 高级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行间种植白三叶对桃树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

农技服务 2017

摘要:当开始果木种植的过程中,在行间进行种草栽培,这一方法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果园管理方式。从现有的研究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进行果木种草之后可以有效的改善果园内土壤的物理结构。更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保障土壤内部包含的水分,以此,达到提高果树自身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等多方面的效果。而对于果园本身也有利于微生物、昆虫、植物等群落的组成,能够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态复合系统。

关键词: 分析 行间 光合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敌草快对成熟期胡麻脱水和种子质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为适应机械化收获的需要,以胡麻品种‘晋亚12号’为材料,研究化学催熟剂敌草快对胡麻脱水和胡麻种子质量的影响。在80%的胡麻蒴果变为黄褐色时,进行田间喷施敌草快试验,测定胡麻含水量和发芽率、千粒重、脂肪酸组成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敌草快水剂喷施6天后,胡麻脱水效果显著,植株和籽粒含水量分别为14.2%、4.2%,与对照相比,植株和籽粒含水量分别下降48.36%、39.13%。同时,喷施敌草快对胡麻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胡麻含油率和亚麻酸含量,并显著降低油酸和硬脂酸含量,从而促进胡麻品质的提高。因此,建议加快敌草快在胡麻催熟用途方面的农药登记。

关键词: 胡麻 敌草快 脱水 发芽率 千粒重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