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俊君 1 ; 李云龙 1 ; 李红梅 1 ; 何永吉 1 ; 边俊生 1 ; 仪鑫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 萌发;γ-氨基丁酸;D-手性肌醇;苦荞醋
期刊名称: 粮油食品科技
ISSN: 1007-7561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10-12
摘要: 苦荞麦经发芽萌动,可显著提高籽粒中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将酿醋原料苦荞麦发芽萌动后,采用生料发酵与山西陈醋传统工艺相结合,不经熏培,研制高含量γ-氨基丁酸和D-手性肌醇苦荞醋。结果表明:研制的产品色泽纯正协调,滋味地道醇厚,其中γ-氨基丁酸含量可达到234 mg/100 m L,D-手性肌醇含量达到75.05 mg/100 m L,是市场上现有产品的相对含量3倍和10倍以上,在抗氧化、软化血管、降血糖、调节血脂等方面的生理功效明显增强。
- 相关文献
[1]萌发条件对绿豆芽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研究. 石磊,刘超,周柏玲,孟婷婷. 2019
[2]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荞麦中D-手性肌醇含量的方法. 胡俊君,仪鑫,胡红娟,何永吉,李红梅,宋金翠,李云龙. 2018
[3]苦荞醋燕麦油软胶囊加工性能及贮藏特性研究. 杨春,薛伟,陕方,段亚利,丁卫英. 2009
[4]苦荞醋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 马挺军,陕方,贾昌喜. 2010
[5]苦荞醋及其多糖物质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孙元琳,陕方,李秀玲,孙玉涛. 2011
[6]苦荞醋生料发酵过程中主要功能成分的变化规律. 李云龙,胡俊君,李红梅,陕方,边俊生,孙秋雁. 2011
[7]生料发酵工艺对苦荞保健醋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Bian Junsheng,边俊生,Shan Fang,陕方. 2010
[8]富含γ-氨基丁酸杂粮营养强化米的研制. 韩基明,田志芳,卢健鸣,陕方. 2012
[9]响应面法优化萌发荞麦γ-氨基丁酸含量的工艺. 李云龙,胡俊君,李红梅,陕方,边俊生. 2013
[1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老陈醋中的γ-氨基丁酸. 李云龙,陕方,胡俊君. 2012
[11]富含γ-氨基丁酸的麦胚饮料的研制. 柴美清,徐倩,杨庭,白青云. 2012
[12]发芽黑小麦富集γ-氨基丁酸的培养组分优化. 陈雅芝,罗鑫,姚芙蓉,刘瑞,孙元琳,何永吉. 2021
[13]不同浓度沼液浸种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史向远,周静,王保平,王秀红,李素娟,李欣欣. 2018
[14]干旱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利艳,杨小兰,朱满喜,杨雅舒,王创云. 2020
[15]水分胁迫下壳聚糖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刘化涛,黄明镜,黄学芳,韩彦龙,张伟. 2016
[16]优化高压电场处理对谷子种子萌发期内源激素的影响. 陈建中,胡建芳,杜慧玲,王慧杰,王英师. 2016
[17]稀土化合物对玉米幼苗生理过程的影响. 唐连顺,张淑媛. 1993
[18]复配浸种对干旱胁迫下谷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裴帅帅,王玉国,尹美强,原向阳,黄明镜,温银元,赵娟. 2013
[19]赤霉素对大白菜花粉体外萌发的影响研究. 兰创业,逯保德,赵美华. 2009
[20]盐胁迫对高粱种子萌发及芽期生长的影响. 范娜,白文斌,曹昌林,彭之东,史丽娟,张建华,李光,郭瑞峰,江佰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电解水对荞麦芽酚酸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瑞;于章龙;孙元琳;王慧;李云龙;周素梅
关键词:电解水;荞麦芽;发芽;酚酸;抗氧化能力
-
高静水压和热处理对荞麦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作者:周一鸣;杜丽娜;李云龙;周小理;陈智东
关键词:高静水压处理;热处理;荞麦蛋白;功能性质
-
黑小麦芽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及其抗氧化能力研究
作者:刘瑞;于章龙;孙元琳;何永吉;周素梅;张慧林
关键词:黑小麦芽;抗氧化;总酚;DPPH;ABTS
-
苦荞-小麦混合粉面团特性及其鲜湿面条的研制
作者:周小理;马思佳;朱思怡;姜玥;李云龙;周一鸣
关键词:苦荞;鲜湿面条;流变学特性;加工品质;质构特性
-
杂豆主食化研究进展
作者:杜亚军;李红梅;李云龙
关键词:杂豆;营养特性;加工特性;加工工艺;主食化产品
-
发芽黑小麦富集γ-氨基丁酸的培养组分优化
作者:陈雅芝;罗鑫;姚芙蓉;刘瑞;孙元琳;何永吉
关键词:黑小麦;发芽;γ-氨基丁酸;响应面优化
-
5种不同品种苦荞的易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作者:李云龙;赵琳;何永吉;程哲;吕慧卿;李红梅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质联用(GC-MS);苦荞;易挥发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