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甘蓝型油菜BnADH3基因的克隆及转BnADH3拟南芥的耐淹性

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T-PCR技术从甘蓝型油菜耐淹品系WR-4中克隆获得Bn ADH3基因,其完整开放阅读框为1137 bp。该基因编码379个氨基酸,与甘蓝Bo ADH3基因和拟南芥At ADH3基因高度同源,同源性分别达到96%和91%。利用定量RT-PCR检测Bn ADH3基因在油菜耐淹系WR-4和不耐淹系WR-24中的表达表明,在淹水处理下该基因表达受到一定的诱导,淹水处理6 h后表达开始上调,说明Bn ADH3基因在油菜耐淹机制中发挥作用;将其转化到模式生物拟南芥中,采用幼苗淹水3 d后去水处理,测定表明转基因株系叶片和根系中乙醇脱氢酶活性均高于野生型;生长4周和6周的拟南芥植株淹水3 d后的表型显示,Bn ADH3的表达可增强拟南芥对淹水胁迫的耐性,处理的T2代转基因幼苗大部分恢复,但野生型幼苗枯死;调查表明,淹水5 d后野生型植株的存活率为26.7%,转基因株系ADH33和ADH44的存活率分别为80.0%和66.7%。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基因Bn ADH3 转基因拟南芥 淹水胁迫 耐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溶质桃果实的软化与乙烯合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园艺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八成熟Stonyhard型桃‘霞脆’和‘有名白桃’、软溶质桃‘银花露’、硬溶质桃‘湖景蜜露’、不溶质桃‘金童6号’的果实为试材,研究了25℃和4℃贮藏条件下果实软化及乙烯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种贮藏温度下,Stonyhard型桃‘有名白桃’和‘霞脆’果实释放极少量乙烯;25℃常温条件下,Stonyhard型桃果实硬度保持较高水平,但4℃低温诱导了‘有名白桃’果实软化。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软溶质、硬溶质和不溶质桃的PpACS1基因均具有高表达丰度,而Stonyhard型‘霞脆’和‘有名白桃’的表达水平极低;两种贮藏温度下,5个桃品种果实在整个贮藏期间均未检测到PpACS2和PpACS3基因的表达。此外,低温诱导了PpACO1基因在Stonyhard型桃‘霞脆’和‘有名白桃’中的表达,‘有名白桃’果实endo-PG基因受低温刺激表达也上调。说明不同肉质类型的桃贮藏期间果实软化与乙烯的生物合成关系密切,不同温度下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调控果实软化进程。

关键词: 乙烯 生物合成途径 软化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猪发酵床垫料有机肥对辣椒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土壤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环保压力的日益增加和农户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发酵床养猪技术逐渐被农户接受,但是发酵床熟化垫料再利用相对较难,限制了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推广。本研究将两种发酵床熟化垫料分别进行高温堆肥处理,熟化垫料总养分(氮、磷、钾)含量均超过50 g/kg,重金属和粪大肠杆菌含量均未超标,蛔虫卵死亡率95%以上,符合商品有机肥标准。作物试验表明,在等氮量施用条件下,发酵床熟化垫料有机肥施用后辣椒产量与化肥和常规有机肥处理相当,并能提高辣椒品质,改善土壤肥力。PCR-DGGE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可大致分为3种类型,对照(CK)和化肥(CF)处理群落结构相似,为第一类;常规猪粪有机肥(POF)为第二类;两种发酵床熟化垫料有机肥(FOF和ROF)群落结构相似,为第三类。施肥处理能明显改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施用有机肥(POF、FOF、ROF)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改变的效果比化肥(CF)大;不同来源的有机肥(POF和FOF、ROF)对土壤中微生物区系改变方向不一样,来源接近的有机肥(FOF和ROF)对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变方向接近。

关键词: 发酵床养猪 有机肥 辣椒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l胁迫对黄秋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个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下种子萌发期发芽表现及其幼苗期生理特征。结果表明:萌发期超级五角耐盐性最强,Y116耐盐性中等,扬大K5、南平黄秋葵、台湾五福、黄羊角、Y112、红五角耐盐性较差。幼苗期随盐胁迫的加重,丙二醛(MDA)含量、N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步增加,K+含量逐渐减少,K+/Na+比值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不同材料变化幅度不同。MDA、K+含量、K+/Na+比值等指标较好地反映了材料间的耐盐性,可以作为黄秋葵幼苗期耐盐评价的鉴定指标,SOD和POD酶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参考指标。

关键词: 黄秋葵 NaCl胁迫 种子 萌发 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调包装对刀豆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刀豆最适宜气调包装气体组分,在(20±1)℃和相对湿度80%~90%条件下,以盒中充空气为对照1(CK1)及盒中充空气后盒侧打孔为对照2(CK2),研究了9组气体组分(O2+CO2,N2为平衡气)处理对刀豆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组及对照组相比,气体组分为1%~4%O2+1%CO2处理的刀豆感官品质最好,其有效地抑制了刀豆粗纤维和丙二醛含量增加,维持了刀豆叶绿素、VC、可溶性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并抑制了刀豆多酚氧化酶活性上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但其对维持刀豆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效果与部分处理组之间差异不大,且得出9组处理之间刀豆的质量损失率差异不显著。在此基础上,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处理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最适宜刀豆贮藏的气体组分为1%~4%O2+1%CO2。

关键词: 刀豆 气调包装 贮藏品质 抗氧化酶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粘质沙雷氏菌S-JS1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致病力的温度效应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粘质沙雷氏菌S-JS1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致病力的温度效应,采用饲毒法测定了该菌在不同使用温度和培养温度下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在22~31℃的使用温度范围内,粘质沙雷氏菌S-JS1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致病力呈正温度系数,但在31~34℃,对甜菜夜蛾的致病力下降,呈负温度系数。对于22~34℃的培养温度,28℃培养的粘质沙雷氏菌SJS1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致病力最高。因此,在一定的培养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该菌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致病力与温度先呈正相关,到达最佳致病力温度后再呈负相关。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 致病力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素内酯基因BAS1根系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烟草的遗传转化

生物技术通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使油菜素内酯基因BAS1在根系特异表达。首先构建含有根系启动子Tob RB7的根系表达载体p CAMBIA2301-RB7-rbc。再将获得的油菜素内酯失活基因BAS1与其整合,得到BAS1基因的根系特异表达载体p CAMBIA2301-RB7-BAS1-rbc,通过农杆菌侵染转入烟草。经PCR和RT-PCR验证,目的基因BAS1已成功转入烟草,并在根系表达,转基因植株中根系油菜素内酯受体激酶基因BRI1的表达受到影响。

关键词: BAS1基因 根系表达载体构建 转基因植株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_4植物PEPC酶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和双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ase)是高等植物尤其是C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关键酶,利用PEPC基因提高C3植物的光合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利用来源于玉米PEPCase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筛选克隆,得到3株能稳定分泌抗PEPCase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并制备腹水型单抗。利用其中一株杂交瘤细胞4E5的小鼠腹水单抗和PEPCase的兔源多抗,建立检测PEPCase的多抗一待检样品一单抗模式的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条件经过优化后分别为:兔源多抗以1:3 200稀释,单抗4E5以1:800稀释,整个操作过程仅需要5个小时(不含包被和封闭时间),本方法能够长期保存。利用建立的双夹心ELISA检测方法检测验证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在经PCR分子检测后证实携带PEPC基因的305株样品中,有237株为阳性单株,阳性率为77.7%,符合率较高。实验表明,本研究能够为育种上快速筛选转PEPC基因作物提供了一种更加简单、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C4植物 PEPCase 单克隆抗体 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黑条矮缩病水稻品种资源的筛选与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水稻黑条矮缩病严重影响我国水稻生产,培育高抗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迫在眉睫。获得抗性好的水稻资源是育种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对保存的2000份水稻地方品种连续2年设置2个试验点的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初步筛选出连续2年没有发病的资源38份。对这38份中农艺性状较好的6份粳稻资源进行人工室内接虫鉴定,获得高抗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资源1份。与感病对照相比,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在抗病品种体内的表达量下降71.5倍,表明抗病品种对RBSDV在体内的复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育种和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奠定了材料基础。

关键词: 水稻 黑条矮缩病 资源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池凤眼莲种养水域水体理化指标24小时变化规律

环境工程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滇池水域选择3个实验点,分别是外草海、老干鱼塘和龙门村,构建围栏控制性种养凤眼莲,用于吸收富集水体氮磷。于凤眼莲旺盛生长期内(2010年8月),每隔3小时监测种养区与对照区水体理化指标,包括气温、水温、p H、溶解氧(DO)、总氮(TN)、氨氮(NH+4-N)、硝氮(NO-3-N)、总磷(TP)和磷酸根(PO3-4-P),分析24 h内水体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昼夜变化使得3个实验点水体p H和DO白天高于夜晚。由于气泡浮力机制影响,龙门村水体Chl-a浓度在中午12:00达到最高,在日落后21:00又出现一个高值;(2)外草海种养区NO-3-N浓度与TN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NH+4-N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推测是因为凤眼莲可以促进富营养化水体的硝化、反硝化、硝化-反硝化反应的耦合过程。老干鱼塘水体由于p H过高,使得水体NH+4-N浓度明显高于NO-3-N浓度;(3)昼夜变化对水体氮、磷浓度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在野外大水面种养相对小面积的凤眼莲,种养水域内部的氮磷浓度均高于相对较远的对照水域;规模化种养凤眼莲方可有效降低整个水体的氮磷浓度。

关键词: 滇池 凤眼莲 理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