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热辅助下的在线甲基衍生化-气相色谱法分析银杏叶中的银杏酸
《色谱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热辅助下的在线甲基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中的银杏酸。银杏叶样品与衍生化试剂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25%甲醇溶液)同时进样,在300℃的进样口瞬间生成了银杏酸甲基衍生物,银杏叶中6种银杏酸得到很好的分离。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银杏酸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系数均大于0.9966,最低检出限范围为0.8~2.8mg/kg。银杏叶中主要的烷基酚类物质为银杏酸C13∶0,C15∶1和C17∶1,它们的含量(用质量分数表示)分别为11.0%,36.7%和42.8%,3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4%(n=3)。银杏叶样品中总银杏酸的含量为4.0~10.9mg/g。该方法无需繁琐费时的衍生化和纯化等前处理步骤,不失为银杏叶中银杏酸测定的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在线甲基衍生化 四甲基氢氧化铵 银杏酸 烷基酚 银杏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线艺建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简报)
《亚热带植物科学 》 2008 CSCD
摘要:以线艺建兰茎尖、腋芽为外植体,接种在1/2MS+6-BA3.0mg/L+NAA0.3mg/L培养基上形成原球茎,原球茎在1/2MS+6-BA0.1mg/L+NAA1.0mg/L培养基上可大量增殖,并伸长生长形成丛生型根状茎;根状茎在MS+6-BA2.0mg/L+PP3331.0mg/L+NAA0.5mg/L培养基上可分化成小苗,分化率达46.3%;小苗在MS+IBA1.0mg/L+GA0.5mg/L+香蕉泥100g/L的培养基上生根壮苗,生根率达1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鸽副粘病毒分离株的毒力及免疫原性
《浙江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病/死鸽中分离到1株病毒,血清学鉴定该分离病毒为禽Ⅰ型副粘病毒(PPMV);该病毒经毒力测定结果显示,PPMV的毒力与鸡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的毒力相似,为自然弱毒株;对该分离株F基因裂解位点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PMV F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为112G-R-Q-G-R-L117,属于弱毒株的特征性序列。将该株病毒制备成灭活疫苗,分别免疫鸽、鸡,结果都能诱导鸽、鸡体产生较高水平的HI抗体;分别以鸡新城疫标准强毒株F48E9、本组分离于鸡的野毒株CPMV(MDT 45.4 h,ICPI 1.85,IVPI 2.42)和分离于鹅的野毒株GPMV(MDT 59 h,ICPI 1.88,IVPI 2.39)攻击免疫鸡群,免疫鸡群可得到保护,而非免疫鸡群被攻击后全部致死。结果表明,用该分离毒制成的油乳剂灭活苗对鸡安全,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可抵抗鸡新城疫、鹅副粘病毒的攻击。用HI方法检测该株病毒与La Sota株之间的交叉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La Sota株与PPMV两毒株间的抗原性差异较小。
关键词: 禽Ⅰ型副粘病毒 毒力 HI抗体 免疫原性 交叉血凝抑制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鱼油对肥育猪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肥育猪饲料中添加鱼油生产富含DHA(docosahexaenoic acid),EPA(eicosapentaenoic acid)的猪肉。结果表明:在肥育猪饲料中添加2.5%鱼油,可以极显著提高脂肪、肌肉中的DHA,EPA含量。100 g肌肉中EPA对照组为4.7 mg,鱼油组为30.4 mg,是对照组的6.5倍;DHA对照组为13.5 mg,鱼油组为53.8 mg,是对照组的4倍,证明在饲料中添加鱼油生产富含DHA,EPA的猪肉可行。在肥育猪饲料中添加鱼油对猪生产性能、肉质均没有影响。
关键词: 猪 猪肉 鱼油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二十碳五烯酸(EP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出口食用甲鱼中有害元素As、Hg的同时测定
《分析试验室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同时测定出口食用甲鱼中As、Hg残留量的方法,并对HG-AFS工作参数及条件进行了优化和选择。As检出限为0.056μg/L,Hg检出限为0.0071μg/L;相对标准偏差As为0.4%(n=11,ρAs=20μg/L),Hg为0.7%(n=11,ρHg=10μg/L);回收率范围为92%~99%。本法已用于出口食用水生活甲鱼中As、Hg残留量的检测。
关键词: 微波消解HG-AFS 出口食用水生活甲鱼 As、Hg残留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粳稻与日本粳稻品种间遗传差异的SSR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424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SSR引物中筛选出44对用于12份日本粳稻和12份浙江粳稻的多态分析,44对引物多态性筛选结果表明,19对引物在12份日本粳稻间有多态,15对引物在浙江粳稻间有多态,44对引物对两个地区品种的多态检出率分别为43.2%和34.1%。品种间引物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日本粳稻和浙江粳稻的品种(系)内平均多态检出率分别为50.5%和38.7%。UPGMA聚类分析表明,日本粳稻间相似系数在0.5以上,且分为两大类;而浙江粳稻相似系数也在0.5以上且为同一大类。说明浙江粳稻间的遗传差异与日本粳稻间的差异相仿或低于日本粳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四通道丝网印刷碳电极的禽流感(H_5N_1)抗体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制
《传感技术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制快速检测禽流感(H5N1)抗体的四通道丝网印刷碳电极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采用循环伏安法表征免疫电极和监测酶促反应,利用还原电流的变化率来测定禽流感抗体。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设定判定标准如下:K<20%为阴性;20% 关键词:
电流型免疫传感器
快速检测禽流感(H_5N_1)抗体
循环伏安法
四通道丝网印刷碳电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泥蚶对重金属铜、铅、镉的生物富集动力学
《水产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泥蚶为实验生物,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其对三种重金属(Cu、Pb、Cd)的生物富集实验,通过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泥蚶体内重金属污染物的动态监测和对富集与排出过程监测结果的非线性拟合,得到了泥蚶富集重金属的吸收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生物学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参数。对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泥蚶对重金属Cu、Pb、Cd的生物富集数据符合双箱模型,由该模型得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拟合结果得到Cu、Pb、Cd动力学参数,K1为7.318~29.928;K2为0.0064~0.0176;BCF为457.3~3303.6;B1/2为39.4~108.3。比较结果得出:吸收速率常数K1及生物富集因子BCF均随着外部水体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泥蚶对Cu、Pb、Cd的富集能力依次是Pb>Cd>Cu;三种重金属在泥蚶体内的生物学半衰期B1/2依次是Pb>Cd>Cu;理论平衡状态下生物体内金属含量CAmax随着外部水体中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认为泥蚶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如实地反映了水环境的污染状况和水域近期的污染过程,从而可以考虑把泥蚶作为浙江沿海及其它泥蚶分布海域重金属Cu、Pb、Cd污染的指示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瓜对重金属As,Pb,Cd,Hg的吸收及其积累规律
《浙江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重金属砷(As)、铅(Pb)、镉(Cd)、汞(Hg)对南瓜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株高下降,茎叶鲜重和产量的降低。随着重金属处理浓度的增加,在植株各器官中重金属的含量随之提高,但在南瓜果实中积累的重金属量均低于国家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GB18406.1-2001)。重金属不同处理在南瓜各部位的积累规律是根>叶>茎>果。不同重金属在南瓜各部位积累的比例不同,其中Cd在根中积累比例最小为39.2%,在茎、叶、果实中相对较高;As,Pb,Hg在根中含量比例高达80%左右,果实中含量比例最低不到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组NP蛋白抗原检测SIV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浙江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纯化的H9N2亚型猪流感可溶重组NP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猪流感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ELISA的最佳工作条件是:抗原包被浓度为12.5μg/mL,37℃1 h,4℃过夜;血清稀释度为1∶40;酶标SPA稀释度为1∶10 000,37℃温育40 min,底物显色37℃15 min。经重复性试验、交叉试验、竞争抑制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利用TG-ROC软件确定了自制ELISA(NP-ELISA)酶标板的临界值为0.20,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5.83%和91.43%。与美国IDEXX试剂盒相比较,符合率为94.00%,无显著性差异。用已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临床血清样本356份,总阳性率为35.4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