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创新上海失地农民制度安排的基本思路
《上海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反映了目前上海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并作出了基本判断。在分析了失地农民制度安排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提出了创新上海失地农民制度安排的基本思路。


HPLC法测定果实中花色素苷含量
《上海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建立了果实中花色素苷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ODS-C18柱(250 nm×4.6 nm),流动相A:1.6%甲酸水溶液;B:1.6%甲酸甲醇溶液,梯度洗脱为0~5 min,85%A+15%B;5~10 min,80%A+20%B;10~30 min,72%A+28%B;30~36 min,40%A+60%B;36~48 min,100%B。检测波长510 nm,流速为1 mL/min。2种花色素苷在0.00104~0.0104 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出限为0.02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5%和99.25%,平均标准偏差为1.98%和2.50%,并测定了大石早生李和藤稔葡萄中花色素苷含量。


设施栽培番茄软腐病的鉴别、发生和防治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根据田间发生症状和病原观察,初步鉴别认为引起番茄萎蔫的病害为番茄软腐病(Erwinia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设施栽培番茄软腐病多发于番茄植株茎部,呈灰褐色条斑、湿腐,病部维管束无损,严重的髓部腐烂,有异味,病茎上端萎蔫,植株枯死。病原菌体呈短秆状,Φ1.3~1.8μm×0.6~0.9μm,周生鞭毛6根,明显有别于细菌性番茄髓部坏死病、番茄青枯病和番茄溃疡病等。上海地区,温室番茄秋季定植,11月下旬初发病,翌年1月上、中旬和4~5月病势发生迅速,直至7月拉秧。该病在农事操作、整枝打杈、扎蔓和生长过程中的生理开裂等引起的伤口处易发生侵染。加强农业栽培生态管理措施,必要时选用药剂涂抹、喷雾或浇灌等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不同温度下斜纹夜蛾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流行病模型及模拟
《应用生态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温度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流行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29℃以上时,感病幼虫大多在2~3d开始死亡,4~5d达到高峰.随着温度的升高,感病幼虫病死率增加,病死速度加快.在试验温度范围内,未发现该病毒的热抑制温度,但感病幼虫死亡速率存在恒定温区,在29~35℃之间.感病幼虫的每日病死率可用互补重对数模型较好地拟合,累计病死时间分布可用Gompertz模型拟合,生物物理模型经改进后可很好地描述幼虫病死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于模拟分析不同温度下的幼虫病死时间分布和幼虫病死速率.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流行病 生物物理模型 互补重对数模型 Gompertz模型 温度


6个甘蓝自交系的3个主要营养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采用P(P+1)/2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6个甘蓝自交系的3个主要营养品质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控制。同一品质性状不同亲本的GCA差异很大,同一自交系不同品质性状的GCA也有差异,在6个自交系中Vc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是P6亲本;还原糖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为是P1;P6粗纤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低。同一性状不同组合和同一组合各性状的SCA效应值均有较大差异。试验中Vc含量的特殊配合力较好的有P1×P2、P3×P4、P4×P5;还原糖含量特殊配合力较好的有P1×P6、P3×P5;而对于要求降低粗纤维含量的育种要求,选择P1×P4较为适合。


温湿度对番茄刺皮瘿螨实验种群的影响
《昆虫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同一湿度(53 %RH)不同温度(14℃、17℃、20℃、23℃、26℃、29℃、32℃、35℃)及同一温度(26℃)不同湿度(30 %RH、53 %RH、75.5 %RH、85 %RH、92.5 %RH、100 %RH)组合条件下,测定了温湿度对番茄刺皮瘿螨Aculopslycopersici(Massee)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湿度对该螨存活率有明显影响,以23℃(53 %RH)和75.5 %RH(26℃)条件下最高,分别为89.9 %和87.1 %;其发育历期较短,在14 ~35℃和30 %~100 %RH范围内,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随湿度升高而延长;番茄刺皮瘿螨的发育起点温度较高,卵、若螨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51、9.02和9.15℃。完成一代需要105.56日.度。温湿度对番茄刺皮瘿螨的繁殖力有明显影响,产卵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随湿度升高而延长;产卵量在26℃(53 %RH)和53 %RH(26℃)下最高,每头雌虫产卵分别为44.3粒和42.2粒;26℃(53 %RH)和53 %RH(26℃)条件下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最高,分别为0.2645和0.2669。结果表明,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为温度26 ~29℃、相对湿度53 %~75 %。
关键词: 番茄刺皮瘿螨 发育历期 繁殖力 发育起点温度 内禀增长率


温室网纹甜瓜叶面积与光合生产模拟模型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温室温光条件与甜瓜单株叶面积的关系,建立了甜瓜叶面积指数(LAI)模型,结合已有的光合作用驱动的作物生长模型,建立了适合我国种植技术的甜瓜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利用不同基质、品种和播期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模型较用比叶面积和叶干重的SLA法及用积温与叶面积的函数的GDD法更能准确地模拟温室甜瓜的LAI和植株总干重。LAI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和回归估计标准误(RMSE)分别为0.867和0.404,植株总干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2和RMSE分别为0.887和645 kg.hm-2。用本模型模拟LAI的精度分别比SLA法和GDD法提高78%和40%;模拟植株总干重的精度分别比SLA法和GDD法提高57%和36%。本模型不仅改善了甜瓜叶面积和干物质生产的模拟精度,而且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


外源一氧化氮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理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NO对NaCl胁迫下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幼苗的生长和叶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在100mmol·L-1NaCl胁迫下,研究了0.05~0.8mmol·L-1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0.1mmol·L-1SNP处理缓解NaCl胁迫伤害的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番茄幼苗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保护酶SOD、POD、CAT、APX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了MDA和O2.-含量。【结论】外源NO缓解番茄幼苗NaCl胁迫具有剂量效应,以0.1mmol·L-1SNP的效果最好,从而增强植株的耐盐性。
关键词: 一氧化氮 NaCl胁迫 保护酶活性 氧化损伤 番茄


外源一氧化氮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氧化损伤的保护效应
《江苏农业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0.05 mmol/L、0.10 mmol/L和0.80 mmol/L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100 mmol/LNaC l胁迫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 ill.)幼苗叶片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 l胁迫处理8 h和24 h时,与100 mmol/L NaC l单独处理相比,0.05 mmol/L和0.10 mmol/L SNP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番茄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以及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和活性氧(O2.-)含量,而0.10 mmol/L SNP处理的效果比0.05 mmol/L处理的效果更好,0.80 mmol/L SNP处理的效果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外源SNP处理缓解番茄幼苗NaC l胁迫具有剂量效应,0.10 mmol/L SNP处理能显著提高番茄幼苗叶片的抗氧化能力,而且效果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