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外源NO诱导下MAPK基因在采后柑橘果实抗绿霉病中的表达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一氧化氮(NO)是植物逆境响应的重要信号分子,能够诱导激活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的活性。为了分析外源NO诱导下MAPK基因在采后柑橘果实抗绿霉病中的表达情况,以埃及糖橙(Citrus Sinensis)果实为材料,使用硝普钠(SNP)溶液处理果实,统计接种柑橘绿霉病菌后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面积,荧光定量PCR检测果实中MAP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外源NO能够降低试验期间柑橘果实绿霉病的发病率;果皮中MAPK基因的表达受外源NO诱导;CsMAP1、CsMAP15和CsMAP13-like基因在NO处理1 h即受诱导表达,CsMAP、CsMAP9、CsMAP9-like、CsMAP13-like、CsMAP19-like和CsMAP20-like在NO处理4 h达到表达高峰,CsMAP4-like、CsMAP7和CsMAPNTF3在NO处理12 h达到表达高峰,CsMAP1、CsMAP15、CsMAPMMK1和CsMAPMMK2分别在NO处理4 h和12 h有两个表达高峰。说明外源NO提高了柑橘果实对绿霉病的抗性,果皮中MAPK基因的诱导表达可能在抗病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MAPKs基因 抗病反应 一氧化氮 绿霉病菌 柑橘果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年份普洱茶体外降糖降脂作用及其物质基础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体外活性评价方法研究陈年普洱熟茶和生茶的抗氧化、降糖降脂作用,感官审评各茶样的品质,分析普洱茶的活性物质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同一贮存年份的普洱生茶较熟茶具有更高的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活性。熟茶组不同贮存时间茶样间的抗氧化、降血脂功效差异不大,降血糖活性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生茶组不同贮存时间茶样间的抗氧化、降血糖功效差异不大,降血脂活性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升高,说明普洱茶的降血糖作用可能与多酚类、茶褐素密切相关,其降血脂作用可能与茶多酚、茶色素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普洱茶的苦涩味越来越低,陈香和醇厚甜润的滋味品质也越来越突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遗传图谱与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辣椒是全球种植最为普遍的蔬菜作物之一,其遗传育种学得到广泛的研究。随着上世纪80年代DNA分子技术应用到植物遗传研究,辣椒分子生物学得到快速发展。自1984年报道辣椒第一张遗传图谱以来,已经累计发表了51张辣椒分子连锁遗传图谱。从构图群体来分,27张为种内图谱,19张为种间图谱,5张为整合图谱;从功能来分,20张图谱为基础参考图谱,17张图谱用于辣椒抗病性、抗虫性定位,14张图谱用于定位辣椒果实、植株、花期及不育性等农艺性状。总计有17种分子标记用于图谱构建,13个形态学相关基因、9个抗病基因及6个抗虫基因被定位。本综述将近30多年来有关辣椒分子遗传图谱、基因定位的具体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目的是为辣椒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条茶连续加工生产线的揉捻工艺研究
《广东茶业 》 2018
摘要:红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主流产品,约占世界茶叶贸易量的75%,我国作为世界产茶第一大国和红茶发源地,红茶生产承担着艰巨的历史重任~([1])。我国虽然是茶叶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是红茶产区大都是茶企规模小、茶农人均产值低,茶园投资投工少,良种化率低、机械化率低~([2])。为提高红条茶的机械化生产水平,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联合研发了红条茶连续化清洁化生产线~([3.4.5]),并在英德基地装配使用,本文通过生产线与单机生产中的工艺对比,提出一个适合生产线加工的工艺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小绿叶蝉危害对金萱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金萱为材料,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HS-SPME-GC/MS),研究茶小绿叶蝉危害对金萱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萱鲜叶和红茶挥发性成分以醇类为主,且醇类中92%以上是萜醇。茶小绿叶蝉危害鲜叶后,萜醇含量降低,脂肪醇、芳香醇、萜酮、脂肪酮、酯类和烃类增加;红茶挥发性成分中萜醇、脂肪醇、萜酮、脂肪酮、烃类和酸类含量降低,酯类增加。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鲜叶与红茶挥发性成分轮廓不同,萜醇和酯类是区分不同危害程度鲜叶及其红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鲜叶特征成分以萜醇(β-芳樟醇、橙花醇、顺-氧化芳樟醇Ⅱ、顺-氧化芳樟醇Ⅰ、香叶醇)为主;茶小绿叶蝉危害后,萜醇减少,醛类(β-环柠檬醛、3,7-二甲基-2,6-二辛烯醛、苯甲醛)增加。不同危害程度鲜叶加工的红茶其特征性的酯类和萜醇挥发性成分各不相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间歇真空微波干燥动力学研究
《食品与机械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龙眼原料受热不均匀和微波干燥速率过快与局部过焦的问题,采用间歇微波与变功率微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龙眼真空微波干燥,从功率密度、真空度、装载量三方面分析龙眼果肉在真空微波干燥过程中水分比及干燥速率的变化,并建立薄层拟合模型;以颜色、总酚含量、复水性为考察指标,建立功率密度、真空度、装载量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最佳龙眼间歇真空微波干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龙眼间歇真空微波干燥有效扩散系数随着微波功率密度增加、真空度升高以及装载量减少呈上升趋势;7种数学模型中Two-term model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功率密度12 W/g,真空度90kPa,装载量100g为龙眼间歇真空微波干燥的最佳干燥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典型稻田系统磷素径流流失特征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8
摘要:选择位于广东省增城、清远和高州地区的3个稻田试验点,于2008—2012年对稻田磷径流损失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稻田径流事件主要发生在早稻季。常规施肥模式下稻田总磷径流浓度为0.02~1.56 mg·L~(-1),11%~18%的径流样品总磷浓度超过地表水Ⅴ类水标准(0.4 mg·L~(-1)),施磷后14 d内降雨易导致稻田不同形态磷浓度出现峰值,具有一定环境污染风险。施磷不同程度增加稻田可溶性总磷径流负荷,对颗粒磷和总磷流失负荷无规律性影响。稻田磷径流负荷时空变化较大,常规施肥条件下可溶性总磷、颗粒磷、总磷年径流负荷分别为0.63~4.05、0.33~2.91、1.10~6.68 kg·hm~(-2)。本地区稻田磷流失系数为0.06%~6.81%,可溶性总磷是稻田磷径流流失主要形态。施肥量和降雨、径流量是影响本地区稻田磷径流损失的主要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中国集体经济 》 2018
摘要:实验室中潜在各种不安全因素,危害种类繁多。文章根据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检查中发现的化学品安全和废弃物处置管理等问题,对照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色农业产业助力秭归县域创新发展
《中国农村科技 》 2018
摘要:近年来,秭归县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努力突破传统农业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为农民增收、振兴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特别是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农业休闲旅游,以及加强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秭归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三峡库区移民大县。全县辖12个乡镇2427平方公里,拥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除草剂防除南方砂糖橘园杂草及其安全性快速评价
《杂草学报 》 2018
摘要:评价草铵膦、丙炔氟草胺及其混剂对砂糖橘园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600 g a. i./hm~2200 g/L草铵膦水剂、675 g a. i./hm~245%丙炔氟草胺悬浮剂及396 g a. i./hm~266%氟草·草铵膦可湿性粉剂喷施14 d后,对砂糖橘园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鲜质量防效均在95%以上,因此值得在南方砂糖橘园推广使用,尤其是混剂能改善对阔叶类杂草的防效。进一步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3种药剂低于正常使用剂量喷雾对砂糖橘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砂糖橘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危害程度表现为66%氟草·草铵膦可湿性粉剂> 45%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200 g/L草铵膦水剂。因此,3种试验药剂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药液飘移至果树上。
关键词: 草铵膦 丙炔氟草胺 砂糖橘 阔叶杂草 禾本科杂草 叶绿素荧光参数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