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浅谈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应用
《知识经济 》 2018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现代企业为了顺应经济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由于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现代企业中财务预算管理还存在些许不足,需要对其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本文对我国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方法进行浅析,主要为提升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部分意见及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惠州地方特色茶的品质分析及发展建议
《广东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概述惠州地方特色茶的生产历史、主要产茶县(区)及茶叶生产现状,并采集惠州地方特色茶代表性绿茶、红茶、紫芽茶及代用茶(甜茶、辣木茶)样品,测定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结果显示,惠州客家炒青绿茶含茶多酚21.27%~42.28%、氨基酸1.66%~5.48%、咖啡碱1.80%~3.57%、可溶性糖2.57%~5.75%,水浸出物含量38.22%~53.53%,酚氨比4.96~18.28,其中紫芽茶含花青素1.11%~1.50%(为非紫芽茶的1.69倍),其生化品质特点与广东梅州、河源等地的客家炒青绿茶相近;新近开发的惠州红茶生化品质符合红茶标准,有待进一步发展;甜茶、辣木茶内含物丰富,具有一定保健功效,且多酚、咖啡碱含量低,开发营养功能产品前景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葫芦覆盖对南方冬种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控效果及其产量的影响
《杂草学报 》 2018
摘要:为有效控制水葫芦的泛滥,于2016年、2017年连续2年以鲜水葫芦作为覆盖材料进行冬种马铃薯覆盖栽培田间试验,观测其对马铃薯出苗率、产量的影响及对田间杂草的防控效果。2年试验结果一致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水葫芦覆盖能有效抑制田间杂草生长,并且可提高马铃薯的出苗率、总产量和大薯率。水葫芦不同覆盖量的控草效果及增产效应由大到小为120 t/hm2> 90 t/hm2> 60 t/hm2,其中水葫芦覆盖量120 t/hm2处理后60 d,对总草株防效达92. 4%~96. 8%。水葫芦覆盖量120 t/hm2处理的马铃薯总产量与稻草覆盖、农膜覆盖处理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因此,水葫芦是南方冬季马铃薯覆盖栽培的适用覆盖材料,适宜用量为90~120 t/hm2。将水葫芦防控与冬季马铃薯覆盖栽培对接,有望带来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保无人机喷施草铵膦在叶菜田清园灭茬中的效果
《杂草学报 》 2018
摘要:为明确植保无人机喷施草铵膦在叶菜田清园灭茬中的应用前景,以200 g/L草铵膦水剂作为试验药剂,对P20 2018款植保无人机雾滴沉积分布与飘移情况进行研究,并比较不同施药方式及喷液量处理对叶菜残茬及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当P20 2018款植保无人机飞行速度为3 m/s、高度为1. 5 m(距植物冠层)、喷液量为15. 0~22. 5 L/hm~2时,药剂处理区雾滴沉积总密度可达44. 8~60. 7个/cm~2,在飞行边界2. 5、5. 0 m处雾滴密度分别为3. 0~4. 3、1. 0~1. 4个/cm~2;当草铵膦有效成分用量为750~1 500 g a. i./hm~2时,施药后14 d植保无人机对杂草和叶菜残茬总体株防效达94. 2%~97. 3%,鲜质量防效达95. 8%~98. 4%。同等施药剂量下,不同施药方式或不同喷液量处理对杂草或叶菜残茬的防效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草铵膦 叶菜 杂草 清园灭茬 雾滴沉积分布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花粉的离体萌发和生活力保存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8
摘要:茄子是广泛栽培的蔬菜,花粉的离体萌发和生活力保存技术对杂交育种有重要意义。以2个茄子杂交一代组合的父母本为材料,开展了茄子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成分筛选,不同保存温度对花粉活力和授粉结实效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5%、10%和15%3个蔗糖浓度中,茄子花粉在5%的培养基上萌发最好,赤霉素对干燥保存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适宜的培养基成分是:0.5%琼脂+5%蔗糖+0.01%H3BO3+0.01%GA3;适宜培养时间为:新鲜花粉2 h,干燥低温保存的花粉4 h。低温(4℃)干燥有利于保持花粉活力,但时间长,适宜的干燥方式是室温(25~30℃)干燥花药4 h。茄子新鲜花粉活力随着分枝的增多有下降趋势,第2和第3次分枝上的花粉活力最强,第5次分枝上的花粉活力显著下降,第2和第3次分枝上的开花前1天的蕾期花粉平均萌发率在65%以上。以萌发率10%作为茄子花粉有效活力的下限,如取萌发率较高的第2、3次分枝上的花粉干燥保存,室温保存1 d,4℃保存5~10 d,-80℃保存368 d,花粉仍有活力,平均授粉坐果率在70%以上;以保存0~20 d的数据统计,不同保存温度之间和不同保存时间之间的平均单果结实率差异不显著,平均单果种子实粒数,-80℃的与新鲜花粉的差异不大,但比4℃的增加87.3%,差异极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贮藏时间对单丛茶成分及其抑制脂肪酶、α-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同一品种、不同贮藏时间(1996年、2006年、2016年)的单丛茶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对比其成分的基础上,对其体外抑制脂肪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生物活性进行研究,为单丛茶的深度开发和高值化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1996年和2006年单丛茶的茶多酚、儿茶素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低于2016年荼样,水浸出物、可溶性总糖、没食子酸和茶黄素含量均高于2016年茶样;1996年单丛茶提取物对脂肪酶活性的抑制率最高,为43.01%;2016年单丛茶提取物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最高,为94.48%.不同贮藏时间下的单丛茶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导致其品质、功效等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法协同微波提取桑椹多糖工艺优化的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桑椹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其中的多糖物质与桑椹抗衰老、降血糖及护肝等生物活性密切相关。以桑椹为原料,建立酶法协同微波提取桑椹多糖的最佳工艺。通过单因素分析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以桑椹多糖提取率为指标,考察酶的种类、酶液添加量、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等因素对其提取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酶法协同微波提取桑椹多糖的最佳工艺为:纤维素酶添加量9 m L(1 000 U/m L),微波时间54 s,微波功率600 W,在此条件下桑椹多糖的提取率为3.01%。
关键词: 桑椹多糖 酶法水解 微波提取 响应面分析 工艺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地区大豆栽培生产情况及潜力品种推荐
《长江蔬菜 》 2018
摘要:近几年来,国内大豆一直依赖进口,生产发展停滞不前,原因有很多,如栽培技术不成熟、人均耕地面积少、大豆产业化水平低、大豆种质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等,都限制了国内大豆的生产发展。为了提高单产,保证稳产,需要推广应用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选种、种子处理、播种、壮苗、施肥、管水、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收割等。针对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并推荐了适合在华南地区种植的、具优质潜力的春大豆、夏大豆和毛豆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品种大叶密合抗青枯病相关QTL的检测
《中国烟草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烟草青枯病抗性遗传基础薄弱、抗源单一,使烟叶生产面临巨大风险。寻找新抗源,增加抗性基因是烟草抗青枯病育种的当务之急。大叶密合为新近发现的一个兼具品质和抗性的烟草地方品种,为了深入研究其抗性遗传基础,本研究以大叶密合(抗)×长脖黄(感)的F_2(152个单株)为作图群体,构建包含287个SSR位点的遗传连锁图谱,全长2691.7 c M,平均图距10.23 c M。随后通过田间病圃对亲本、F_1和F_2进行抗性鉴定,并对抗青枯病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结果共检测到6个QTL,位于第7、8、9、15和22连锁群,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9.2%~15.0%。比较分析发现大叶密合的抗性基因不同于已发现的抗源。本研究结果为烟草青枯病新抗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