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茯苓菌落褐变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7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茯苓菌落褐变的相关基因,为进一步验证茯苓菌丝褐变相关基因及探讨其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对茯苓正常与褐变菌丝体共4个样品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并与茯苓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进行各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量分析。【结果】共鉴定到12 383个转录本,发掘新基因1 017个,其中260个得到功能注释;发现正常菌落与3个不同程度褐变菌落有336个共同差异基因。【结论】茯苓菌落褐变的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系列差异表达基因,部分基因的表达量倍数差异达到数百倍甚至上千倍,它们的相关功能值得进行深入分析。


不同供钾水平对茶树幼苗鲜叶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茶叶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10月龄扦插"瑞香"茶苗[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cv.Ruixiang]为试验材料,通过沙培试验,设5个钾(K)浓度(0、100、400、800、2 000μmol·L~(-1)),每周施钾肥3次,处理26周后,研究不同钾浓度对茶苗叶片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供钾浓度分别为0、100μmol·L~(-1)时,茶树成熟叶片钾含量分别为5.26、5.91 mg·g-1,此时茶树处于缺钾状态,缺钾降低了茶树根、茎叶的生物量,增加了根冠比,显著降低叶片氮(N)和磷(P)的含量;叶片钾含量与氮、磷含量均呈正的线性相关(YN=1.045X+11.906 5,R2=0.816 7;YP=0.307 5X-0.570 6,R2=0.914 6);缺钾显著降低了茶树叶片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和EGCG含量,相反却显著增加了叶片的茶多酚含量、儿茶素总量、酚氨比,以及叶片EGC和EC含量;叶片精氨酸、茶氨酸、谷氨酸等在缺钾时显著降低,与正常供钾浓度(2 000μmol·L~(-1))的叶片相比分别下降了86.96%、72.46%、40.43%;香气成分GC-MS分析表明,缺钾叶片醇类、醛类和酯类芳香物质含量降低,香气物质种类减少,缺钾对茶树叶片香气品质的提高具有消极的影响。


福建省山羊病例中主要蠕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福建畜牧兽医 》 2017
摘要:为了解福建省山羊蠕虫病的流行情况,对来自福建省各地送检的308只山羊所检出的蠕虫按照不同日龄、不同月份以及不同饲养模式进行分类统计。6月龄内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6~12月龄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肝片吸虫、同盘吸虫和食道口线虫;12~18月龄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肝片吸虫、同盘吸虫和食道口线虫;18月龄以上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同盘吸虫、肝片吸虫、食道口线虫和阔盘吸虫。一年四季均可感染,下半年感染率略高于上半年。舍内饲养的山羊蠕虫感染率较低;山上放牧的山羊易感染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和阔盘吸虫;在荒田或河边放牧的山羊易感染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和同盘吸虫。羊群在不同阶段、不同季节、不同饲养模式条件下,蠕虫的感染情况有所不同。调查结果为福建省山羊蠕虫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不同磷素水平对番茄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磷素水平对番茄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设置4个(0、0.165、0.660、3.300 mmol/L H2PO4-)不同溶度的磷素水平,采用水培的方法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缺磷、低磷、高磷都会影响番茄生物量的积累;缺磷使番茄叶片POD、MDA、相对电导率显著提高,植株矮小、瘦弱,叶小且叶色变成紫红色,出现明显的磷素缺乏症状;随着磷供给的增加,番茄根茎叶的磷含量不断增加,低磷使磷素向地上部的转移比例增加,高磷增加了磷在根中的累积;低磷显著影响番茄对K、Ca的吸收;高磷影响K、Ca、Mg向地上部运转。


不同类型果蔗品种资源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34份果蔗资源依蔗茎颜色分类研究氨基酸等具保健功能在内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3种类型果蔗纤维份含量为7.52%~9.88%,蔗糖分为12.95%~14.55%,出汁率为70.05%~72.23%;其中紫色果蔗纤维分较低,单茎重较重,蔗糖分适中,品质性状良好。三类果蔗的氨基酸总量为349.963~455.965 mg/hg,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量的16.153%~18.536%,紫色果蔗氨基酸总量最高,且其药效氨基酸分别比黄绿果蔗、绿色果蔗高12.8%、20.8%,γ-氨基丁酸亦分别比黄绿果蔗、绿色果蔗高9.94%、5.49%,精氨酸含量比黄绿果蔗、绿色果蔗高4.01%、6.05%。3种类型果蔗铁含量相当,而紫色果蔗钙含量最高,黄绿果蔗锌含量最高。


秋石斛原球茎液体增殖培养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秋石斛‘三亚阳光’幼芽茎尖诱导形成的原球茎为增殖培养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方式及正交设计法研究基本培养基、噻重氮苯基脲(TDZ)、椰汁和白糖4种因素对秋石斛原球茎增殖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各因子的最佳水平,建立秋石斛‘三亚阳光’原球茎液体增殖培养技术。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秋石斛原球茎增殖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基本培养基>TDZ>白糖>椰汁;筛选出秋石斛PLB适宜增殖培养基配方为改良HM2+TDZ 0.5mg·L~(-1)+NAA 0.1mg·L~(-1)+椰子汁20.0mL·L~(-1)+白糖30.0g·L~(-1),增殖培养35d平均增殖系数达6.65。


周宁县茶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中国茶叶 》 2017
摘要:周宁县地处福建东北部,洞宫山脉南端、鹫峰山脉东北麓,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最高峰龙冈头海拔1506m,最低点街头亭海拔65m,县域平均海拔800米,居福建省之冠。周宁县雨量充沛,常年云雾缭绕,海拔落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气候温和,具备高山云雾出好茶的独特条件,是闽东茶叶主产区,全国重点产茶县之一。周宁历史名茶"官司云雾茶"曾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奖,与"坦洋工夫""福鼎白茶""白琳工夫"齐名。一直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