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复盐胁迫对结缕草(Zoysia Willd.)生理和生长的影响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盐生植物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和非盐生植物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为材料,研究了0.5%复盐胁迫对其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总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叶片相对含水量以及相对生长率和坪用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过程中2种结缕草的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加;相对生长率、坪用质量、SOD活性、可溶性总糖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2种结缕草相比较,盐胁迫过程中沟叶结缕草能保持较大的SOD和CAT酶活性,积累较多的渗透调节物质,保持较好的细胞膜完整性和持水能力,从而表现出较大的相对生长率和坪用质量,这也可能是沟叶结缕草更耐盐的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潮土肥力特征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托黄潮土35年长期定位试验,以2种土壤物理肥力指标、8种土壤化学肥力指标和5种土壤生物肥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最后将各主成分得分系统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肥力指标影响显著.施用有机肥处理(M、MN、MNP、MNPK)与NPK处理相比,土壤容重显著降低,而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微生物生物量和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增加;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原15个土壤指标降维,提取出2个主成分,反映了原信息量的85.5%,且无原变量丢失.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微生物生物量、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在第1主成分上有较高因子负荷,全钾和p H在第2主成分上有较高因子负荷;以2个主成分得分为新指标进行聚类,得到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潮土的培肥效果排序为MNPK>MNP>M、MN>NPK>N、NP>CK.可见施用有机肥对黄潮土培肥效果更显著,以有机肥配施氮磷钾化肥方式效果最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壳聚糖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壳聚糖对水稻幼苗抗低温能力的影响,以水稻品种淮稻11为对象,在水稻2叶期以0%、0.1%、0.3%、0.5%的壳聚糖浓度在低温下来处理水稻幼苗,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对水稻幼苗体内可溶性糖、脯氨酸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壳聚糖后遇到低温时,与对照相比,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增加苗体内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减少丙二醛的含量,增强水稻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说明,在水稻苗期喷施壳聚糖可以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冷能力,减轻或避免低温对水稻秧苗的危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的遗传规律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甘蓝型白花油菜材料和甘蓝型黄花油菜材料为基础材料,研究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白花性状对黄花性状是由1对不完全显性的WW基因控制的,白花基因型为WW,黄花基因型为ww,杂交F1代的基因型为Ww,花色表现为乳白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调节物质对水稻耐低温能力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提高水稻后期耐低温能力的调节物质,以淮稻5号为试验材料,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研究壳聚糖、水杨酸、脱落酸、聚乙二醇等物质对水稻耐低温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使水稻倒二叶的叶绿素含量和SOD、POD酶活性下降,脯氨酸、MDA含量增加,且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水稻倒二叶中活性物质含量或活性受影响程度越大;喷施壳聚糖、水杨酸、脱落酸和聚乙二醇均能提高低温胁迫下水稻倒二叶中叶绿素含量和SOD、POD酶活性,降低脯氨酸、MDA含量,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质量,且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水杨酸、聚乙二醇处理提高水稻倒二叶中酶活性和水稻结实率、千粒质量的效果更好。说明,在低温胁迫下可以通过提前喷施水杨酸、聚乙二醇等调节物质来增加水稻体内耐低温能力的活性物质的含量或活性,提高水稻的耐低温能力,减轻低温胁迫对水稻叶片的伤害,降低低温胁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互作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探索江苏盐城地区玉米适宜的群体种植结构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套使用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玉米的株高、穗位高,降低玉米倒伏率和空秆率。对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也有影响。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情况下,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密度与穗长、行粒数、千粒质量呈负相关,与秃尖呈正相关。高密度处理下,密度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玉米产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密度为6.75万株/hm~2时,玉米籽粒产量最高。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科研单位档案制度建设的探索——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档案与建设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江苏省档"十三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苏档发[2016]59号)和《关于印发"大档案建设工程"等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档发[2017]9号)中均对各级档案单位提出了加强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以推动档案工作沿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为了解科研单位档案制度建设情况,笔者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档案管理规定进行梳理,了解该单位档案制度建设现状,发现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为进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