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加快角色转变,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
《世界农业 》 2019 CSSCI
摘要: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联合国3大机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和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仍然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以20国集团(G2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非洲联盟为代表的区域和多边体系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美国仍致力于提升其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中国已从被动参与者向主动建设者转变、从粮食受援国向粮食援助国转变、从净引资国向净投资国转变,其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持续上升。面对全球粮食安全的新形势、新目标,中国要进一步加快角色转变,更加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加大对外农业合作与援助,提高欠发达国家的粮食供给能力;加强研究和人才培养,提升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能力。


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因素——基于Probit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
《经济经纬 》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以2014—2016年山西省2568家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Probit选择模型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结构、企业经营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率显著高于集体控股企业和私人控股企业,企业规模、企业资产和企业利润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风险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负向影响。企业流动性风险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率,而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进入选择 Probit模型 山西省


引致成本视角下不同规模农户施药行为差异的再思考
《农业技术经济 》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农药施用是关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规模分化下,农户施药行为出现明显差异.已有研究从农户专业认知、风险厌恶、劳动力缺失等方面对化学资本投入的影响进行探讨,但忽略了要素之间的成本派生(引致)关系.本文基于引致成本视角,将施药派生的劳动力与机械成本从总成本中剥离出来,利用江苏318户稻农调研数据,实证剖析了不同规模农户施药行为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施药引致成本高低差异下的不同约束效应,是小农户施药次数与亩均农药支出明显高于规模户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认为应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施药行为标准,加强构建适宜小农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有效引导小农主动加入服务体系,规范施药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政府补贴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改革 》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培育家庭农场,需要关注政府补贴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利用全国1501个种植业家庭农场监测数据,使用处理效应模型(TEM)并结合WLS回归,分析政府补贴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能够显著提高家庭农场净收益和家庭农场人均净收益,但也会促使家庭农场主过度扩大土地面积并推动土地租金上涨,造成家庭农场亩均净收益下降。具体而言,获得政府补贴可以让家庭农场净收益、家庭农场人均净收益分别提高8.12%和9.59%,但是会让家庭农场亩均净收益减少468.87元,每亩土地租金增加291.07元。为了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政府应扩大家庭农场补贴覆盖面,调整补贴思路,完善补贴政策。


超高温预处理对猪粪堆肥过程碳氮素转化与损失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以猪粪、砻糠为原料,利用自行设计的超高温预处理装置,开展了为期56d的模拟堆肥试验,比较了超高温预处理好氧堆肥(HPC)和常规高温好氧堆肥(CK)过程中碳、氮素转化及损失.结果表明,CK有机质最大降解度(42.58%)比HPC堆体(49.29%)小,但降解速率常数(0.1d~(-1))高于HPC(0.07d~(-1)),两种堆肥工艺碳素降解率差异不显著.HPC堆体NH_4~+-N、TN质量分数平均比CK高143.9%、11.2%,而NO_3~--N质量分数则比CK低58.8%.HPC堆肥后期胡敏酸含量及腐殖质聚合程度分别比CK高45.2%~56.8%、59.1%~65.3%.在预处理阶段以及后续堆肥阶段,HPC、CK有机碳损失率分别为48%、51%,氮损失率分别为18%、27%.说明超高温预处理不仅有利于堆肥过程的保氮,而且促进富里酸向胡敏酸的转化,提高了堆肥产品腐殖化水平.


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参与式管理的满意度效应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 》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在顾客满意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农户满意度理论模型,分析参与式管理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并运用江苏省五县531个农户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农户参与式管理带来的农户满意度效应。研究发现,无论在项目层面还是阶段层面,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参与式管理均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满意度提升效应;农户认知对农户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建议日后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促进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参与式管理的应用与发展;同时着力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发布和公开制度,加强对农村公共事务信息的宣传,提升农户整体认知水平,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点整理效果。


乡村振兴战略下双创农民培育提升策略研究——基于江苏省X市农民双创情况统计和442位双创农民的问卷调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实现乡村振兴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鼓励和引导农民双创是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江苏省X市7个涉农县区、92个乡镇、523个村农民双创情况普查以及对农民双创载体(包括农民创新创业园、乡镇工业集中区等)和农民双创公共服务机构的数据统计的分析表明,普遍存在着双创农民自身竞争能力薄弱、双创融资难、培训效果有限、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成为阻碍农民双创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需要着力抓好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核心的金融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培训质量等工作。


福建省农民合作社融资渠道研究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应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福建省农民合作社融资渠道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对于传统正规金融渠道融资,信用评级、享受过金融政策扶持、负责人身份属性数量、合作社公开财务信息和负责人所能联系得到的金融机构人员数量,是影响显著的因素;对于非正规金融渠道,理事会成员数、提供服务数量、受过财政金融政策扶持、领办人/理事长年龄、政府人员数量变量显著。为提高合作社资金可得性建议:提高合作社盈余资金留存比例,提高财务信息公开频率,加强合作社与金融机构和相关政策部门交流,敦促金融市场提高对农民合作社的服务能力。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统计与信息论坛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层面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分别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弱工具变量更不敏感的有限信息最大释然法(LIML)及差分矩估计方法(GMM),对影响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是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影响要素,这一结论与当前的异质性贸易理论关于生产率是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农业领域的对外合作不存在生产率悖论;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尚未产生滞后影响,前期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当期的对外直接投资没有产生带动作用;产业规模优势、政府的参与程度和政策支持是影响农业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企业产业集聚对农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没有产生积极作用.据此,从企业层面和政府视角提出了具体应对政策与建议.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统计与信息论坛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层面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分别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弱工具变量更不敏感的有限信息最大释然法(LIML)及差分矩估计方法(GMM),对影响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是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影响要素,这一结论与当前的异质性贸易理论关于生产率是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农业领域的对外合作不存在生产率悖论;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尚未产生滞后影响,前期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当期的对外直接投资没有产生带动作用;产业规模优势、政府的参与程度和政策支持是影响农业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企业产业集聚对农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没有产生积极作用。据此,从企业层面和政府视角提出了具体应对政策与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