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贵州石漠化地区不同澳洲坚果品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综合评价

中国南方果树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评价不同澳洲坚果品种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差异,为澳洲坚果园管理及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以贵州省石漠化地区澳洲坚果园13个品种为试材,分别测定其成熟叶片氮、磷、钾、钙、镁5种大中量元素及铁、锰、铜、锌、硼5种微量元素含量,并基于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值分析、聚类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矿质元素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3个澳洲坚果品种叶片中供试10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之间存在差异,钙或氮>钾>磷或镁,锰>铁>硼或锌>铜。主成分分析将10个矿质元素分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2.227%;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3个品种叶片的矿质营养水平划分为3类,其中,NY2和NY12,即南亚2号和南亚12号的矿质营养元素最丰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磷、钾、钙是澳洲坚果叶片中关键性的大中量元素,而锰、铜、锌则是重要的微量元素,可以作为石漠化地区澳洲坚果叶片矿质营养元素丰缺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石漠化地区 矿质元素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鱼共作模式下优质稻品种适应性分析

农技服务 2025

摘要:稻鱼共作模式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进而降低水产养殖的水体污染,是落实“双减”政策和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丰富稻鱼共作模式的优质稻品种资源,充分发挥优质稻新品种在稻鱼产业中重要作用,筛选出适宜稻鱼共作模式的优质稻品种资源,进行7个优质稻品种的种植试验,比较其稻米的外观与加工品质及产量。结果表明:香两优619、G优325、筑香19、香两优贵福占产量分别为602.53 kg/667m2、601.67 kg/667m2、600.77 kg/667m2、598.47 kg/667m2,产量位居前列,同时其稻米品质较佳,适宜在稻鱼共作模式的优质稻生产中推广应用,可提升稻鱼共作模式的稻米产品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稻鱼共作 水稻品种 米质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和氮素代谢对外源硝态氮供应水平的响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低温胁迫下适宜黄瓜生长的外源硝态氮浓度,为非生物胁迫下黄瓜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方法]在Hoagland营养液配方的基础上调节硝态氮(NO3--N)浓度,形成4个新配方,其NO3--N浓度依次为0 (NO)、6 mmol/L (N6)、12 mmol/L (N12)和24 mmol/L (N24)。以4叶1心的黄瓜种苗(品种为‘新泰密刺’)为供试材料,移栽至处理营养液中,在昼/夜温度为15℃/10℃(低温)的人工气候室中生长4天,然后收获并分为根部和地上部样品,测定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植株干重、氮代谢酶及抗氧化酶活性和硝态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低温胁迫下,黄瓜根和叶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谷氨酸合成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GS-1、GS-2表达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在N24处理时达到最大值,而黄瓜植株干重、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N6处理时达到最大值;黄瓜根中硝态氮吸收转运基因(NRT1s)、硝态氮还原基因(NRs、NiR)与谷氨酸合成酶基因(GOGA Ts)的表达量均在N24处理时达到最大值,与根部硝态氮含量的变化一致;而叶部GOGAT-1-1、GOGAT-1-2、GOGAT-2-1和GOGAT-2-2的表达量在N6处理时达到最大值;低温条件下,N6、N12和N24处理的黄瓜根和叶中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N0,变化规律与其他指标相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6处理下黄瓜幼苗响应低温胁迫的总评分最高。[结论]低温胁迫且外源NO3--N较低时,黄瓜通过上调叶部NRT1.2、RT1.3、NRT1.9和NRT1.0的表达促进NO3--N向叶部的转运,并提升氮代谢酶活性促进对氮的转化和利用,以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维持植株的生长,适应低温胁迫;而低温复合外源高浓度NO3--N时,黄瓜显著上调根部NRT1s (NRT1.5、NRT1.8)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加根对外界NO3--N的吸收量,但是高酶活性加快植株代谢,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较低的外源NO3--N浓度(6 mmol/L)更有利于抵御低温胁迫。

关键词: 低温胁迫 硝态氮 氮代谢酶活性 氮代谢基因表达 抗氧化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南方锈病抗性相关遗传区段定位与候选基因预测

玉米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抗、感自交系QB7866和QB5725为亲本构建的132份F2∶3家系和包含142份温热玉米自交系组成的关联群体为材料,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和包含6万个SNP标记的MaizeSNP50芯片,分别对F2∶3家系和关联群体进行基因型鉴定,对这两套群体的南方锈病抗性进行评价.结合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规模化鉴定控制玉米南方锈病抗性的遗传区段,并对相关候选基因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共鉴定到13个玉米南方锈病抗性相关QTL,其中,贡献率大于10%的QTL两个.GWAS分析共检测到100个玉米南方锈病抗性相关QTNs.一致性分析发现3个一致性遗传区段.候选基因预测发现,这些区段内存在4个候选基因,可作为下一步精细定位的靶标.

关键词: 玉米 南方锈病 连锁分析 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60Co-γ辐射的玉米自交系T32改良与表型多样性分析

种子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骨干自交系T32为受体材料,利用20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对1 500粒种子进行辐射处理,评价968个辐射后代的10个农艺性状,并分析相关的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主成分和类群划分等。结果表明,辐射后代的10个农艺性状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其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62~2.09,其中行粒数最高,穗行数最低;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4.86%~34.45%,平均值为11.74%,其中行粒数变异最丰富,粒长变异最小;百粒重与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粒长、粒宽极显著正相关。类群划分结果显示,所有辐射后代被划分为四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包含698份,占参试材料的90.77%;第Ⅱ类群包含14份,占总材料1.82%;第Ⅲ类群包含53份,占总材料6.89%;第Ⅳ类群包含4份,占总材料0.52%。主成分分析显示,3个主成分因子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8.82%,PCⅠ贡献率为38.56%,特征向量值为3.86;PCⅡ贡献率为16.11%,特征向量值为1.61;PCⅢ贡献率14.16%,特征向量值为1.41。综合得分F值分析发现,辐射后代中,共筛选出10份综合性状优于T32的材料,表现出穗位较低、穗长长、行数多和百粒重大等优势。利用60Co-γ辐射诱变技术可为玉米骨干自交系改良提供帮助,创制的10份新种质资源可作为T32衍生材料利用。

关键词: 骨干玉米自交系 辐射诱变 表型性状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针颗粒特征图谱及质量相关性研究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中兽药马针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2种活性成分含量,并进行特征图谱研究,为市售中兽药马针颗粒的质量评估提供参考依据。色谱条件: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 mm×250.0 mm,5μm),检测波长215 nm,以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为流动相,等度洗脱15 min,流速0.7 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10μL。结果显示,在方法学考察中,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7、0.999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18%、100.00%,RSD分别为0.56%、1.10%;建立的马针颗粒特征图谱共确定了3个特征峰,相似度为0.818~1.000。本试验建立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结果可靠,适用于马针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的含量测定,建立的特征图谱适用于马针颗粒的质量评估。

关键词: 马针颗粒 盐酸药根碱 盐酸小檗碱 特征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个苹果砧木无融合生殖特性评价

中国南方果树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以“平邑甜茶”“湖北海棠”“青砧1号”“青砧2号”“丽江山荆子”“毛山荆子109”“毛山荆子1012”以及“西府海棠”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去雄套袋、切除柱头、套袋自交和自然授粉4种处理,测定无融合生殖着果率、结籽率、种子千粒质量以及果实性状,评价不同苹果砧木的无融合生殖能力。结果表明:“西府海棠”在去雄套袋和切除柱头2种无融合处理后均不能正常着果、结籽,其余7个砧木品种着果率在4.05%~93.28%之间,结籽率在12.37%~64.92%之间。综合分析表明,“西府海棠”不具备无融合生殖能力,其余7个砧木资源均属于兼性无融合生殖。其中“平邑甜茶”的无融合生殖着果率为65.15%~86.81%,无融合生殖处理后的结籽率为64.92%~62.90%,无融合生殖能力最强。

关键词: 苹果砧木 无融合生殖 无融合生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玛瑙红樱桃胚败育果实和正常发育果实外观形态比较

中国果树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胚败育对玛瑙红樱桃果实外观形态的影响,以不同发育时期玛瑙红樱桃胚败育果实和正常发育果实为试材,通过石蜡切片法观察统计其胚败育率,测定各时期果实平均单果重、果柄长度、果柄粗度、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以及果皮色度L*、a*、b*值等,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玛瑙红樱桃果实的胚进入快速生长期后开始大规模败育,至成熟期败育率在75%以上;正常发育果实和胚败育果实生长发育趋势基本一致,成熟期胚败育果实平均单果重低于正常发育果实,果柄与正常发育果实相比稍长且较细;快速生长期和成熟期胚败育果实L*值和a*值均低于正常发育果实,转色期胚败育果实b*值稍低于正常发育果实;其他时期各指标无明显差异。综上,玛瑙红樱桃胚败育果实与正常发育果实的外观形态没有明显差异,测定某一果实的外观形态指标不能判断其是否胚败育。

关键词: 玛瑙红樱桃 胚败育 果实 外观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品种育71-1叶片长度与桑果品质性状指标变化的回归分析

中国蚕业 2025

摘要:为探讨桑树叶片性状影响桑果品质性状指标变化的因素,2022—2023年以育71-1桑树品种为试材,在桑果成熟季节调查桑树叶片长度及桑果品质性状指标,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研究了桑果品质性状指标变化对桑树叶片长度的反应。(1)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桑树叶片长度与桑果质量和桑果宽横径等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桑果纵径、桑果厚横径和桑果种子数量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桑树叶片长度与桑果质量之间存在的差异极显著(P<0.01),与桑果宽横径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P<0.05)。(3)拟合桑树叶片长度与桑果性状指标之间形成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比较结果表明,除与桑果柄直径之间不能确定外,其它均符合二次曲线回归方程。桑树叶片长度与桑果质量、桑果纵径、桑果宽横径、桑果厚横径、桑果汁含糖量和桑果种子数量等性状指标之间存在的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桑树品种育71-1随着叶片长度的增大,桑果质量增加的幅度最大,其次是桑果纵径、桑果宽横径、桑果厚横径和桑果种子数量等指标增加的幅度,而其它指标增加的幅度均较小。

关键词: 桑树 育71-1 桑果 单果质量 质量 性状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贵州韭菜红酸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中国酿造 2025

摘要:该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红酸汤和韭菜红酸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韭菜红酸汤样品的细菌菌群相对丰度高于红酸汤样品,多样性低于红酸汤样品;真菌菌群则相反。两种红酸汤样品的微生物群落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相对丰度上。从红酸汤样品中共注释到8个细菌门、4个真菌门,从韭菜红酸汤样品中共注释到18个细菌门、3个真菌门,优势细菌门(相对丰度>1%)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菌门(Cyanobacteria),优势真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从红酸汤样品中共注释到43个细菌属、25个真菌属,从韭菜红酸汤样品中共注释到103个细菌属、18个真菌属,优势细菌属(相对丰度>1%)均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迟缓乳杆菌属(Lentilactobacill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小坂菌属(Kosakonia)、乳酪杆菌属(Lacticaseibacillus)、Lactiplantibacillus;优势真菌属均为酵母属(Saccharomyces)、糙缘腺革菌属(Amphinema)、毕赤酵母属(Pichia)、Ascomycota_gen_Incertae_sedis、Tetracladium、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红酸汤 韭菜红酸汤 微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