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叶面肥对稻茬蚕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蚕豆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了6种不同叶面肥对稻茬蚕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赤·吲乙·芸苔(T1)、生根粉(T2)、含氨基酸水溶肥(T4)、含腐殖酸水溶肥(T5)、糖醇螯合硅肥(T6)处理的蚕豆株高均显著增加;T1、复硝酚钠(T3)、T4、T5处理的蚕豆始荚高显著增加;T1处理的蚕豆大分枝节数显著增加;T2、T4、T5处理的蚕豆籽粒显著增大,T5处理的蚕豆籽粒百粒重显著提高13.39%。从产量上看,T5处理的稻茬蚕豆荚和籽粒产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63.96%和58.97%。从品质指标来看,T4处理的蚕豆籽粒蛋白质含量较CK显著增加8.33%;T2处理的籽粒脂肪含量较CK显著增加15.73%。合理喷施适宜的叶面肥有助于提高稻茬蚕豆产量和部分品质指标,可在稻茬蚕豆栽培技术中应用。


牛冠状病毒S1蛋白的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畜牧兽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一种检测牛冠状病毒(BCoV)的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BCoV的S1蛋白,并作为包被抗原,建立BCoV的S1蛋白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S1蛋白大小约100 ku,可表达于昆虫High5细胞培养基上清,经Western blot鉴定S1蛋白抗原性良好;经反应条件优化,确定抗原包被浓度为0.125μg·mL-1,血清稀释度为1∶200;采用1%明胶,于37℃封闭3 h;血清样品于37℃孵育30 min;酶标二抗的稀释度1∶25 000,37℃孵育45 min; 37℃避光显色13 min;临界值为0.297;经检验,该方法特异性良好;批间及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当临界值为OD450 nm为0.297时,若以IFA为标准,ELISA的敏感性为96.88%(31/32),特异性为87.50%(7/8),与IFA具有很强的一致性(κ=0.844,P<0.01);若以中和试验为标准,ELISA的敏感性为100.00%(31/31),特异性为88.89%(8/9),与血清中和试验具有很强的一致性(κ=0.925,P<0.01)。采用该方法对303份牛血清进行检测,BCoV阳性率为74.91%。由此说明,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BCoV的血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并可以应用于替代中和试验检测BCoV免疫后抗体水平。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S1蛋白 间接ELISA


微酸性电解水对采后香葱抑菌特性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对香葱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分析低温((4±1)℃)贮藏条件下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 mg/L和300 mg/L)SAEW浸泡处理5 min后香葱采后抑菌特性及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较对照和其他质量浓度(100 mg/L和300 mg/L)SAEW处理相比,200 mg/L SAEW浸泡处理更好地维持了采后香葱的外观品质并抑制了其菌落总数的增长。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200 mg/L SAEW浸泡处理可有效抑制香葱中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的增加,减缓叶绿素、VC、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减少有害物质总游离氨基酸、丙二醛和亚硝酸盐的积累。综上,200 mg/L SAEW浸泡处理不仅能有效抑制低温贮藏期间香葱中菌落总数的增长,而且可有效延缓该过程中香葱营养品质的流失,从而提高香葱的保鲜效果。因此,SAEW可作为一种维持采后香葱贮藏品质,延缓其衰老进程的有效杀菌、保鲜措施。


化肥减施配施土壤调理剂对草莓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苏丘陵地区大棚草莓为对象开展大田试验,研究化肥减施配施土壤调理剂对草莓果实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本试验设置5个处理,为不施化肥对照(CK)、常规量施化肥处理(F100)、化肥减施 50%处理(F50)、化肥减施50%同时配施硅钙镁土壤调理剂处理(F50S1),化肥减施 50%同时配施骨粉处理(F50S2).试验结果表明,与F100处理相比,不施化肥对照(CK)和F50处理草莓单株叶片数和头茬果单果质量显著减少(P<0.05),幼苗期土壤电导率、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显著降低(P<0.05).与F100处理相比,F50S1处理草莓幼苗期土壤pH值显著提高,缓解了土壤酸化对草莓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使株高和叶面积、现蕾率显著提高(P<0.05).F50S2 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以及叶片全氮含量和头茬果单果质量与F100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二茬果二级果果实硬度比F100处理显著提高了27.03%(P<0.05),F50S2处理能够显著延长草莓果实的货架期.综上所述,在过量施肥土壤中应适量减施化肥同时配施土壤调理剂,可以有效维持土壤养分供应,促进草莓生长发育,提高果实品质.


西瓜坐果区域夜间增温对果实细胞发育及糖分积累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迁丽4号”西瓜为试材,通过观察果实细胞发育、分析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动态变化,以及调查成熟期产量和品质等指标,解析坐果区域夜间温度调控对西瓜果实细胞发育及糖分积累的影响,以期为设施西瓜的温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坐果区域夜间增温处理对果实细胞尺寸、糖分积累和品质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坐果前中期,夜间增温处理显著增加了果肉细胞尺寸,增幅为18%。在坐果前期,夜间增温显著提高了西瓜果实中葡萄糖含量,增幅为12%。在坐果中后期,夜间增温显著提高了果实中的果糖和蔗糖含量,增幅分别为4%和8%。该研究还发现夜间增温使中心果肉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分别提高了24%和14%,使近皮果肉的酸性转化酶(AI)活性降低了8%。成熟期,夜间增温处理的纵径、横径、边糖含量、单瓜质量及667 m2产量均大于未增温处理,但差异并不显著,增温处理显著增加了果实的中心糖含量。综合来看,西瓜坐果区域夜间增温可以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西瓜品质和产量的提升均有益处。


水稻冷害成灾机制与调控机理研究进展及展望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低温冷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研究冷害的调控,对水稻优质高产育种和调优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水稻冷害的基本特征、生理机制以及耐冷性基因取得的成果,从细胞结构、农艺和生理性状、分子机制等角度总结了低温胁迫对水稻伤害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水稻冷害的调控机理并提出缓解冷害的调控措施,包括选育耐低温品种、喷施外源植物激素、选择适宜播期和合理施肥等,主要阐述了褪黑素、亚精胺、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对水稻冷害的调控作用,即通过促进内源激素合成、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分子信号转导等途径在水稻耐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较早的播期可以有效避开灌浆结实期低温危害的风险,合理施肥能够提高籽粒产量,并对未来水稻低温冷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加强水稻耐冷性评价体系标准的一致性,深入研究水稻耐冷的代谢调控网络,从形态建成、酶、激素、源库协调等相关机制出发多方面解析其生理机制,同时配套栽培调控措施,可为水稻耐冷品种选育和栽培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不同热解温度稻壳生物炭对羊粪堆肥腐熟度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化羊粪堆肥腐熟度与温室气体减排协同的技术工艺参数,以2种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稻壳生物炭为堆肥辅料,与羊粪、食用菌渣混合,进行了43 d的堆肥试验。设置了3个处理,羊粪与食用菌渣质量比9∶1混合体作为预备物料,在预备物料上分别添加450、650℃热解的稻壳生物炭(占预备物料质量百分比15%)为BC450、BC650处理,在预备物料上添加未热解炭化的稻壳(与稻壳生物炭同等体积)为CK处理。监测了堆肥温度、腐熟度指标(NH4+-N/NO3--N、EC值、种子发芽指数)、温室气体(CH4、CO2、N2O)排放的变化动态,分析了不同热解温度稻壳生物炭对堆肥腐熟度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果。结果表明:添加450、650℃热解的稻壳生物炭,缩短了堆肥体NH4+-N/NO3--N、T值、EC值及种子发芽指数达到腐熟度推荐值的所需时间,与CK处理相比,BC450、BC650处理的腐熟周期分别缩短了15.0%、32.5%;羊粪堆置43 d后,BC450、BC650处理的综合温室效应较CK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6.56%、24.36%,且BC650处理综合温室效应比BC450处理显著降低了19.05%(P<0.05);添加稻壳生物炭对羊粪堆肥腐熟度及温室气体减排具有协同促进作用,建议优选650℃制备的稻壳生物炭。


姜黄素介导的光动力杀菌对产气荚膜梭菌的作用机制
《食品工业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非热技术对食源性致病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控制,本文以姜黄素为光敏剂,探究姜黄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作用机制。首先研究了不同姜黄素浓度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杀菌效果,随后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姜黄素处理后细胞形态,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胞外大分子的泄漏分析细胞膜的完整性,通过测定细胞内ROS含量分析姜黄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氧化损伤。结果表明,姜黄素介导的光动力杀菌对产气荚膜梭菌具有显著(P<0.05)的杀菌效果,当姜黄素浓度为20μmol/L,作用10 min时,产气荚膜梭菌被完全杀死。姜黄素通过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导致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受损,最后细胞膜破裂,内容物溶出进而导致细胞裂解死亡。本研究为低温肉制品中光动力杀菌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姜黄素 光动力杀菌 产气荚膜梭菌 抑菌机制 氧化应激


杜鹃花新品种‘香妃玉’
《园艺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妃玉’是由‘玉麒麟’和‘火花’人工杂交选育获得的杜鹃花新品种。多季开花,花冠宽漏斗形,花冠中上部裂片具深色斑点,花色淡粉(Red Purple Group 65C),花冠直径7.5~8.0 cm。株型紧凑,适宜棚室盆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