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沼液不同施用量对水芹生长发育与田面水氮素排放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沼液不同施用量对水芹生长发育与田面水氮素排放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沼液量与化肥配比,为化肥减量和沼液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宜兴实心芹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施肥(CK)、常规施肥(N0)、沼液 50%替代化肥(N50)和沼液 100%替代化肥(N100)对水芹生长发育、田面水总氮和铵态氮浓度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处理水芹的生长状况、营养品质、田面水的总氮和铵态氮浓度及氮素利用率不同.沼液 50%替代化肥处理可显著提高水芹茎鲜重、叶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株高,分别为 46.68 g/Pot、16.20 g/Pot、64.23 g/Pot和 49.53 cm;增加茎部和叶部的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 0.21 mg/g FW、0.03 mg/g FW、2.61 mg/100g FW和 2.02 mg/g FW、0.31 mg/g FW、28.08 mg/100g FW;硝酸盐含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显著降低 30.52%和 48.77%;同时降低了水芹田面水总氮和铵态氮浓度,经 2次追肥后分别在 11d和 23d达峰值,为 113.14 mg/L和 38.49 mg/L;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均达最大,分别为53.53 kg/kg和12.37 kg/kg.[结论]采用沼液50%替代化肥施用有利于促进水芹生长,提高营养品质,同时降低由降雨等引发的氮素排放风险,可在水芹种植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水芹 沼液 氮肥 偏生产力 农学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用菊花产业概况及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是菊花的原产地,自古以来就有饮用菊花茶的习俗。当前茶菊市场发展迅速,茶菊品种多样,种植地广泛。虽然各茶菊品种、生长特性不尽相同,但普遍均有连作障碍,这对当地菊花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小的影响。该研究整理了全国茶用菊花种植概况,分析菊花连作障碍的原因为土壤微环境的改变,包括菊花化感自毒物质作用、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变化;并提出通过选育优良品种、改良耕作模式两大方面缓解菊花连作障碍,旨在更好地促进茶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茶用菊花 连作障碍 防治措施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空冷冻干燥不同升温程序对蓝莓干燥特性及品质影响

核农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不同真空冷冻干燥(FD)程序中的温度设定影响果蔬干制品的感官和营养品质.为获得蓝莓FD较优程序,本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探究蓝莓热力学特性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变化,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水分分布及含量变化,以收缩率、花青素含量和质构品质为指标,探究5种FD不同升温程序对蓝莓脆干燥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蓝莓共晶点、共熔点和Tg无显著变化;随着蓝莓含水率的降低,其Tg升高,蓝莓中的自由水先转换为不易流动水,随后不易流动水转换为自由水和结合水.FD不同程序设定下,蓝莓脆粒的收缩率、色泽、感官和营养品质变化显著(P<0.05).程序2干燥后蓝莓脆粒的收缩率最小,程序1干燥后蓝莓脆粒的脆性最大,程序5干燥后蓝莓硬度最大;程序4干燥后蓝莓△E值最大,程序1干燥后蓝莓脆粒的维生素C(Vc)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较高.综合考虑,确定较优FD程序为程序2:0℃(2 h)→5℃(2 h)→10℃(2 h)→20℃(2 h)→30℃(2 h)→40℃(2 h)→50℃(12 h).本研究结果为蓝莓脆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蓝莓 真空冷冻干燥 超声 共晶点 升温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冠腐病抗病性快速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贵州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花生冠腐病抗病性快速鉴定方法,为抗冠腐病花生品种筛选、抗病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萌发期花生种作为接种材料,在无菌培养皿中进行接种,设置冠腐病孢子悬浮液不同接种浓度(6×10~5个/mL、8×10~5个/mL、1×10~6个/mL、2×10~6个/mL、4×10~6个/mL)及时间(3 d、4 d、5 d、6 d、7 d)试验,筛选最优接种条件,对徐花甜30、驻花18号、周科花18等10~4个花生品种(系)进行冠腐病抗病性鉴定,验证其有效性并进行抗病种质资源筛选。【结果】当冠腐病孢子悬浮液接种浓度为2×10~6个/mL、培养时间为5 d时,各品种(系)间感染情况差异明显,能有效鉴定不同品种(系)的抗性差异。利用该方法对104个花生品种(系)进行冠腐病抗病性鉴定,能有效区分不同品种(系)的抗性差异,并筛选出12个抗病品种(系)、40个中抗品种(系)、38个感病品种(系)和14个高感品种(系)。【结论】在萌发期建立的花生冠腐病抗病性快速鉴定方法能够快速有效鉴定不同花生品种(系)对冠腐病的抗性水平。

关键词: 花生 冠腐病 抗病性 快速鉴定 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轮状病毒G1P[7]株分离鉴定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畜牧与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旨在明确猪场腹泻原因并分离猪轮状病毒(PoRV).采集腹泻猪粪便,经RT-PCR检测为阳性的样品接种于单层细胞,通过细胞病变(CPE)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来检测病毒增殖;RT-PCR扩增VP4 和VP7 基因并测序以确定G/P基因型,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VP4 和VP7 基因的遗传进化特征;传代病毒灭活后制苗接种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测定中和抗体,并经Western blot和IFA鉴定其特异性.结果: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传染性胃肠炎(TGE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伪狂犬病毒(P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均为阴性,只有PoRV为阳性;过滤粪便样接种单层MA104 细胞,连续传5 代均可观察到以细胞圆缩、最后瓦解脱落为特征的CPE,IFA检测到PoRV的特异性荧光,表明病毒分离成功,命名为JSNJ2019;分离株连续传代,病毒滴度逐步升高,介于105~106.5 TCID50/mL;分离株JSNJ2019 为G1P[7]基因型;3 次免疫后家兔血清的中和抗体滴度最高可达 211,Western blot出现特异性条带且IFA荧光亮而特异.本研究成功分离PoRV JSNJ2019(G1P[7])且免疫原性良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强,为研究PoRV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猪轮状病毒 分离鉴定 基因型 免疫原性,多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HJ-1星和GF-1号影像融合特征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基于国产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HJ-1/CCD)影像大范围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的精度,以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为研究区域,对冬小麦拔节期30 m×30 m的HJ-1/CCD多光谱影像和2 m×2 m的高分1号卫星全色影像(GF-1/PMS)进行融合与面向对象分类研究.将GF-1/PMS全色影像进行8、16和24 m重采样,得到4种空间分辨率(含2 m)的全色影像,分别与HJ-1/CCD多光谱影像利用光谱锐化法(Gram-Schmidt,GS)进行融合.通过对融合影像进行质量评价,选择适合研究区冬小麦种植田块格局的适宜尺度影像.将HJ-1/CCD多光谱影像重采样,得到与适宜尺度融合影像相同尺度的影像,在两景影像中分别选取包含光谱、纹理信息的训练融合影像样本(samples of fused image,SFI)和重采样影像样本(samples of resampling image,SRI),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适宜尺度融合影像(fused image,FI)和重采样影像(resampling image,RI)进行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结果表明,16 m×16 m融合影像的效果优于2 m×2 m、8 m×8 m和24 m×24 m 融合影像,其均值、标准差、平均梯度和相关系数分别为161.15、83.01、4.55和0.97.面向对象分类后,SFI对重采样影像RI16m分类的总体精度为92.22%,Kappa系数为0.90.SFI对融合影像FI16m分类的总体精度为94.44%,Kappa系数为0.93.SRI对重采样影像RI16m分类的总体精度为84.44%,Kappa系数为0.80.SFI对融合影像FI16m分类效果最好,说明基于融合影像和融合影像提取样本(SFI)结合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能准确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另外,重采样影像和融合影像提取样本(SFI)相结合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也可较好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为利用国产中空间分辨率HJ-1/CCD卫星和高分1号卫星融合影像有效提取大区域冬小麦种植面积信息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HJ-1/CCD卫星影像 GF-1/PMS卫星影像 冬小麦种植面积 特征提取 影像融合 面向对象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沿江地区菜地土壤肥力评价及环境风险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菜地土壤集约化利用程度高,容易出现养分不平衡和过量积累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摸清江苏沿江地区菜地土壤的肥力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度函数相结合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分析江苏沿江地区露地和设施菜地土壤的养分状况,并进行环境排放风险分析。结果表明,露地菜地土壤的有机质、硝态氮含量明显低于设施菜地土壤。与露地土壤相比,设施菜地土壤的电导率、氮磷养分含量均明显提高,其中有19.31%达到超高盐度水平,次生盐渍化严重,同时全氮、全磷平均含量为2.32、1.61 g/kg,均存在过量累积现象。菜地土壤的综合肥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有46.88%的露地土壤综合肥力偏低,有机质、速效氮是其限制因子。设施菜地土壤有很高的氮磷流失风险,露地土壤存在磷素流失风险。据此,江苏沿江地区露地蔬菜土壤应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使用缓释氮肥;设施土壤应减少氮磷肥施用。江苏沿江地区设施菜地土壤的综合肥力良好,主要问题是设施土壤盐渍化以及土壤氮磷养分过量累积;露地土壤的有机质、速效氮含量偏低且有酸化趋势。环境风险分析表明,江苏沿江地区的设施蔬菜土壤比露地土壤更容易发生氮磷流失风险,露地土壤容易发生磷素流失风险。

关键词: 设施与露地蔬菜 模糊数学 土壤养分 土壤综合肥力评价 环境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拿大科技“超级集群”计划建设及启示

科技管理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结合加拿大近年经济形势、研发投入、政策支撑等方面,分析加拿大提出"超级集群"计划的背景,同时介绍"超级集群"遴选过程,分析组建构成,调研近年来数字技术超级集群、蛋白质产业超级集群、下一代制造业超级集群、人工智能驱动的供应链超级集群、海洋超级集群5个超级集群建设运行成效.作为加拿大政府从国家层面设计的科技战略,加拿大政府重视产学研结合与多学科融合,通过超级集群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对我国创新科研组织方式具有较强借鉴意义,据此可以从强化战略目标、聚焦投入领域,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各主体协同创新,加强政策引导支持、营造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升我国科研管理水平.

关键词: 加拿大 科技 超级集群 科研组织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面源污染排放的时空演进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2000~2020年数据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粮食主产省化肥面源污染排放时空特征,保障粮食安全,验证化肥零增长行动计划是否有效,文章基于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2000~2020年的数据,运用化肥流失系数法、标准差椭圆法、LMDI分解法分析了粮食主产省化肥面源污染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省在考察期内农业化肥面源污染总量和强度均呈现倒U型的变化趋势,且在2015年化肥面源污染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为376.72万t, 2020年粮食主产省实现化肥零增长的目标。2)化肥面源污染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较高水平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苏鲁地区及周边省份,同时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聚集特征。3)粮食主产省的化肥面源污染排放总量重心由山东省济南市转移至山东省泰安市,热点区域呈向东北扩张趋势,而面源污染强度重心一直维持在山东省泰安市,面源污染总量和强度均呈西南-东北方向集聚。4)种植规模的扩大、产出效应均加剧了化肥面源污染程度。所以,应平衡经济效益和面源污染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绿色种植技术,采取因地制宜、联防联控的防治策略。

关键词: 粮食主产省 面源污染 时空演进 驱动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EDV感染导致宿主脂质代谢变化

中国兽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感染后宿主的脂质代谢变化,将PEDV感染仔猪及Vero细胞后,收集血液、肠道及细胞样本,并通过血液生化分析、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宿主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含量,通过qPCR检测宿主脂代谢相关酶的基因转录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显示:PEDV感染显著提升了宿主总脂质水平,且显著促进了仔猪肠道及Vero细胞脂肪酸和胆固醇代谢相关酶的表达。综上,PEDV感染导致宿主总脂质水平上升,仔猪肠道及Vero细胞脂质代谢重塑,脂代谢基因变化,该研究结果表明,脂代谢相关基因可作为影响PEDV复制的关键靶点,为后续其防控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脂质 脂肪酸 胆固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