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联合用药对奶牛源乳房链球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体外阿米卡星(AK)与头孢噻呋(EFT)、红霉素(E)以及马波沙星(MBF)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奶牛乳房链球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的影响,试验对临床采集的奶样进行乳房链球菌的分离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棋盘法测定AK、EFT、E、MBF单用及联用后对分离的乳房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判断药物联用后的相互作用;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单用及联用后对乳房链球菌的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计算选择指数SI(MPC/MIC),判定能否缩小MSW,筛选出最佳联合用药方案。结果表明:分离得到7株乳房链球菌,单用时,AK、EFT、E、MBF对分离的7株乳房链球菌的MIC分别为8~64、0.5~8、0.125~16、1~16μg/mL;联用后,AK与EFT、E、MBF的FIC指数分别为0.5~1、0.312 5~0.75、0.312 5~0.75。单用时,AK、EFT、E、MBF对分离的7株乳房链球菌的MPC分别为128~512、64~512、16~256、64~512μg/mL;AK与EFT、E、MBF联用后,SI分别为原来的50%~100%、25%~100%、12.5%~100%。说明AK与其他三种药物联用后,对乳房链球菌均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且AK与其他三种药物联用后均可以缩小MSW,其中AK与MBF联用后效果较为明显。
关键词: 乳房链球菌 联合用药 耐药突变选择窗 最小抑菌浓度 防突变浓度


不同品种冰草农艺性状变异程度及对干草产量的主成分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5个冰草品种各农艺性状的变异及对干草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方法,以蒙农杂种冰草、中间冰草、蒙农1号蒙古冰草、细茎冰草、扁穗冰草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各冰草的株高、叶长、叶宽、茎粗、穗长、穗宽、小穗长、茎叶比、干草产量指标,并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中间冰草叶长、叶宽、茎粗、小穗长、株高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冰草(P<0.05).全年干草产量蒙农杂种冰草最高,为11 839.98 kg/hm~2;中间冰草次之,为10 817.35 kg/hm~2,与蒙农杂种冰草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细茎冰草最低,为8 622.04 kg/hm~2.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3.69%~19.79%,各性状变异程度表现为叶宽>茎粗>穗宽>叶长>小穗长>穗长>茎叶比>株高.各农艺性状与干草产量的相关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叶长>茎粗>小穗长>叶宽>株高>穗长>穗宽>茎叶比.对影响冰草干草产量的8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共提取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7.86%,参试的5个冰草品种主成分综合得分由大到小为中间冰草>蒙农杂种冰草>细茎冰草>蒙农1号蒙古冰草>扁穗冰草.说明5个冰草品种各农艺性状存在着丰富的变异,主成分分析评价中间冰草表现最好,蒙农杂种冰草次之,扁穗冰草最差.


雏鹅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现代畜牧科技 》 2020
摘要:雏鹅沙门氏菌病也叫做雏鹅副伤寒,是由于感染沙门氏菌而发生的一类慢性或者急性疾病的总称.沙门氏菌既可侵害家禽、家畜,还可经由污染的蛋、肉、奶等畜产品导致人感染,是世界上公认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于该病既会严重损害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还会危害畜产品食品安全,影响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养殖场(户)要重视沙门氏菌病的防控意识.现概述雏鹅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关键词: 雏鹅 沙门氏菌病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实验室诊断 疫情处理 免疫预防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草莓匍匐茎生长调控作用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促进草莓产业发展,以章姬草莓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草莓匍匐茎数量、成活子苗数、鲜重及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草莓匍匐茎数量及成活子苗数等具有显著影响,且浓度为1.5mg·L-1 6-BA+0.03mg·L-1 BRs效果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减少匍匐茎的发生数量、缩短匍匐茎的长度及果实性状具有显著影响,且浓度为60mg·L-1 CCC+150mg·L-1 B9效果最佳。


长期秸秆配施化肥对土壤养分及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0年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系统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暗棕壤土壤碳氮磷含量和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探讨长期施用秸秆条件下土壤肥力演变规律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单施化肥(NP)、秸秆配施化肥(S+NP)、秸秆配施1/2化肥(S+1/2NP)、秸秆配施1/4化肥(S+1/4NP),其中秸秆为隔年麦秸还田,用量为3 000 kg/hm2,化肥N、P用量为N 150 kg/hm2、P2O5 150 kg/hm2.结果表明:1)与NP处理相比,秸秆配施化肥处理(S+NP)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效磷含量;秸秆还田条件下,S+1/2NP和S+1/4NP处理0~20 cm土壤中碳氮磷含量均低于S+NP处理,而对于20~40、40~60 cm土层养分含量差异表现不一致.2)不同施肥处理对春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著的影响,各施肥处理综合表现为:S+NP>NP>S+1/2NP>S+1/4NP,即以S+NP处理春小麦产量最高;不同施肥处理对春小麦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延伸率和拉伸面积等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综合分析各处理,结果表明:S+NP处理(即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N 150 kg/hm2、P2O5 150 kg/hm2)相对其他处理,其保障小麦产量和提升(或维持)土壤肥力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 长期秸秆还田 暗棕壤 土壤养分 小麦产量 籽粒品质


土壤消毒结合微生物菌剂防控茄子黄萎病及对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田间微区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土壤消毒结合微生物菌剂方法对连作茄子黄萎病防控和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消毒结合枯草芽孢杆菌处理(BB)显著降低了根际真菌Ace、Chao和Shannon指数,分别比连作茄子处理(CK)降低了23.29%、19.78%和42.71%,黄萎病病原菌数量与病情指数分别比CK处理降低97.2%和51.6%.茄子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黄萎病病原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性.根际土壤主要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百分比在各处理中均大于50%.BB处理显著增加了接合菌门(Zygomycota)的相对丰度,比CK处理增加了73.3%,但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33.6%和61.1%;与对照处理(CK)和化学农药消毒(CF)相比,BB处理和土壤消毒处理(BF)毛壳菌(unclassified_f_Chaetomiaceae)和被孢酶属(Mortierella)等有益菌相对丰度增加,镰刀菌属(Fusarium)和马杜拉分枝菌属(Madurella)等病土传病原菌的相对丰度降低.土壤消毒并配施枯草芽孢杆菌改变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使茄子黄萎病得到有效防控.


黑龙江高纬寒地苜蓿产业现状与前景展望
《草学 》 2020
摘要:紫花苜蓿因其优质、高产和广适应性,被誉为"牧草之王"。黑龙江地处我国最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苜蓿生产基地。黑龙江苜蓿产业不断发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黑龙江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就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