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晚熟高产水稻新品种吉品关东107(系选)

作物品种资源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吉品关东107(系选)是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于1986年从中国农科院引入的日本品种关东107中系选育成。株高90厘米左右,分蘖力强,单株有效穗数10.2个,叶片绿色,茎秆坚韧,抗倒伏,主穗平均113.1粒,结实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优质稻米生产与对策

吉林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水稻生产现状,气候条件,测评吉林省主推品种的品质后得出:1.吉林省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优质稻米生产所需要的光、温、水要求。2.吉林省目前推广品种的品质部分指标达国家颁布优质二级标准,综合评价为中质标准。3.栽培技术水平的高低对稻米品质影响显著,不良环境条件下稻米商品品质下降明显。4.粗糙的稻米加工造成碎米增多,市场竞争力低,同时指出:加快发展优质稻米生产第一,培育优质稻米品质。第二,改善目前生产上的不良环境,推广先进技术。第三,提高稻米加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 优质稻米 品种 气候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韩国的养鸡业

中国家禽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1991年4月7日.初次到南朝鲜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探亲访问,对南朝鲜的畜牧业有了初步了解和调查,下面仅就南朝鲜的养鸡业作一介绍. 一、养鸡业发展沿革最近15年,南朝鲜养鸡业发展很快,户数逐年减少,规模却逐年扩大.养鸡生产规模的演变过程如表1所示。 1930年至1940年期间,由于“8.15”解放和“6.25”战争的爆发,鸡数大大减少.1960年战争结束后,饲养数增加到1200万只,户数为130万户,户均饲养9只左右.1965-1970年.随禽产品消费的增加,鸡的数量急剧增加到2300万只.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不同海拔高度及播种期对大豆子粒化学成份组成的影响——Ⅱ.大豆子粒脂肪酸组成

大豆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在贵州省地理纬度相近海拔高度不同的4个地点,分4个播期,进行了海拔高度与播种期对大豆子粒中5种脂肪酸含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对各种脂肪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5种脂肪酸中,棕榈酸(16:0)和油酸(18:1)含量随试验地点海拔高度增加而下降;亚油酸(18:2)和亚麻酸(18:3)则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增加;硬脂酸(18:0)虽不同海拔高度的地点间存在有显著差异,但未表现出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趋势。本试验所设的1/4—16/5(日/月)的4个播期对脂肪酸含量影响甚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服大豆种间杂种蔓生、小粒等不良性状技术的初步研究

大豆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利用结荚习性不同的3个栽培大豆(G.max)作母本,以株高不同的2个野生大豆(G.soja)和2个半野生大豆(G.gracilis)作父本配制的12个杂交组合和8个回交组合,研究克服种间杂种蔓生、小粒等不良性状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选用植株较矮、主茎较粗、百粒重较大的有限、亚有限性栽培种作母本;选用植株较矮、百粒重较大的野生种作父本将有利于克服种间杂种蔓生、小粒等不良性状;野生亲本的选择似乎更为重要。从克服种间杂种蔓生、小粒等不良性状来看,选用半野生大豆作亲本更为有效。只有从直立、半直立植株的后代中才有可能分离出稳定的直立型材料。百粒重的遗传进度较小,对其进行选择似乎效果不明显。在F_3代进行选择性回交可以大幅度提高其后代直立、半直立型植株的分离频率和百粒重。只要亲本选配适当,仅需一次回交即可克服种间杂种蔓生、小粒的不良性状。我们从一次选择性回交的后代中已获得栽培型、百粒重20克以上,产量较高的优良品系。

关键词: 栽培大豆 野生大豆 半野生大豆 种间杂交 回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黑米龙锦1号

作物品种资源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吉林黑米龙锦1号是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于1991年育成的粳型黑香粘,属中华黑米的新类型。其杂交组合为龙睛4号/链锦。龙锦1号株高100厘米,分蘖力较强,平均穗粒数90,千粒重20克,生育期140天,光温反应迟钝。颖壳暗黄色、无芒,糙米乌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穗腐病研究进展

吉林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穗腐病是世界性严重病害。据报道世界上引起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达数十种,串珠镰刀苗(Fusarium mouiliforme)是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优势病原菌。该病的发生与品种、气候条件、果穗着生状态,鸟及昆虫的取食等有关。在抗性鉴定中,牙签接种、注射接种和喷雾接种是目前最常用的按种方法,寄主与病原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关系,抗性属核遗传,附加基因效应明显,为不完全显性。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目前唯一有效可行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 玉米穗腐病 病原菌 接种 抗性鉴定 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土肥力和肥料效益定位监测研究 第三报 施肥及种植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黑土开垦种植后,土壤肥力呈下降趋势。单施化肥能提高作物产量,但土壤孔隙性、结构性较差。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有机质呈增加趋势,有利于土壤物理环境的改善。玉米与大豆、牧草、绿肥等轮作、间作也有利于物理性状的改善。

关键词: 施肥 种植方式 土壤物理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亲本杂交方式对后代的遗传变异及品系产量表现的影响 Ⅰ.单交与双交的比较研究

作物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85—1990年用两套亲本的单、双交组合为材料,比较后代表现及选择效果,以明确双交是否较单交更优越。结果表明:单、双交组合F_2代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的平均表现、标准差及变异系数无大差异。双交组合多数性状的变异幅度处在两个单交组合之间。除第二套组合双交的主茎节数同时显著少于两个单交外,其余性状均未能同时达到显著水平。按相同育种目标入选的高世代品系在生育期、抗倒伏、抗病性方面,双交均可获得与单交相似的选择效果。两个单交组合与相应的双交组合的F_4、F_5品系平均产量、20%高产品系平均产量、前二名高产品系平均产量的差异未能达到显著水平。看来,对产量进行选择,双交并不比单交更优越。

关键词: 大豆 单交 双交 变异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杀雄剂2号”对水稻的化学杀雄效果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化学“杀雄剂2号”对水稻进行了不同药液浓度、不同品种(系)和不同叶枕距条件下的杀雄试验。结果表明:(1)“杀雄剂2号”对籼稻、粳稻及其中间类型的杀雄效果相近,适合化杀的品种范围广泛。(2)“杀雄剂2号”对水稻施药的有效期较长。(3)在当地生产条件下,施用0.05%浓度的药液对水稻可达到最佳的杀雄效果。

关键词: 水稻 化学杀雄 有效结实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