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树干液流技术对杨树冠层吸收臭氧特征的分析1)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树干液流的技术方法,在自然状态下对杨树( Populus spp.)臭氧吸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其变化范围为25.5~175.0μg· m-3;臭氧吸收速率( FO3)和臭氧吸收导度( GO3)日变化均为单峰型;FO3均值为(78.22±39.45)nmol· m-2· s-1,GO3均值为(127.60±64.35)mmol· m-2· s-1;环境因子水汽压亏缺(D)、太阳辐射(Rs)和风速对FO3和GO3的响应,导致臭氧吸收通量相对较高,D对更高的GO3和FO3更敏感,随着D增加臭氧吸收减少,Rs在达到50 W· m-2时GO3和FO3也有所降低;臭氧质量浓度抑制树木蒸腾,影响液流密度的变化;臭氧质量浓度超过临界水平引起树木相应的响应,杨树AOT40为72.02 mg· m-3· h-1,远超过对树木危害的臭氧质量浓度的临界水平10.71 mg· m-3· h-1,说明了杨树的高臭氧风险,树干液流技术适用于计算植物的臭氧吸收量。


丛枝菌根真菌对辣椒疫霉病害防治的初步研究
《北方园艺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大椒品种"国禧109"为试材,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丛枝菌根真菌G.mosseae和G.intraradices 2个菌种的各5个菌株对辣椒疫霉病害的防治效应。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的多数菌种能够抑制大椒苗疫霉病的发生,对疫霉病的相对防治效果为37.0%~75.0%。不同菌种或菌株之间的防治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异,G.mosseae菌种的防治效果要强于G.intraradices菌种,其中GM5菌株防治效果达到了75.0%,G.intraradices菌种仅有1个菌株GI7的防治效果达到了50.0%。G.mosseae菌种具有防治辣椒疫霉病害的应用潜力。


利用SSR标记正确判断小麦杂交种中的杂株
《科技导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正确判断杂交种中混有的杂株,是准确鉴定小麦杂交种种子纯度的前提。在分析180份杂交组合的基础上,以"京麦1100"为例,提出了利用SSR标记正确判断小麦杂交种中杂株的方法:1)筛选双亲间有多态性的引物不少于5对;2)利用该引物检测亲本及杂交种的基因型,并按照杂交种基因型记录原则记录每个个体的基因型;3)正确判断真实杂交种基因型:不论亲本是否存在非纯合位点现象,只要某个体同时具备父母本的基因型,均视为真实杂交种的基因型;4)判断杂株:当某个体在多个SSR位点上与真实杂交种基因型不同时,判断为杂株。


蛋重、蛋形和蛋色对北京油鸡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
《中国家禽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测定了44~48周龄北京油鸡的蛋重、蛋形指数和蛋壳颜色,并分析其对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北京油鸡蛋重、蛋形指数和蛋色均较一致;蛋重对孵化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但是随着蛋重的增加孵化性能有增加的趋势;蛋形指数对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显著(P<0.05),蛋形指数0.75~0.80的种蛋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蛋壳颜色对北京油鸡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均无影响(P>0.05)。本研究结果为北京油鸡的选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与紫色大白菜花青苷合成相关的基因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色大白菜含有花青素,是大白菜球色育种的选育目标之一。花青素常结合一个或多个糖苷形成花青苷。花青苷是黄酮类次生代谢产物,能引起植物的叶片、薹叶和根茎等呈现紫色、红色和蓝色等颜色。花青素是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吸引昆虫传粉、抵御紫外线伤害等生理功能和抗氧化衰老、抗癌等保健功能。目前,紫色大白菜可追述到的来源主要有4种:紫红色芥菜、紫色小白菜、紫菜薹和紫红色芜菁。近年来,紫色大白菜新品种因其色泽艳丽、风味独特和花青苷等日益受到消费者喜爱。与大白菜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等内容是重要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全面综述了大白菜紫色基因的来源、遗传特性、染色体定位、克隆、功能分析及与花青苷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等有关内容,为进一步开展控制不同来源的紫色大白菜花青苷合成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白菜(Brassica.rapa L.ssp.pekinensis) 紫色叶片 花青苷 基因


解淀粉芽胞杆菌MH71摇瓶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黑龙江省漠河多年永冻土层采集的冻土样品中分离的拮抗菌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H71,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无菌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菌株MH71的最佳产抗菌物质培养基及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运用Minitab软件,通过Box-Benhnken试验及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菌株产抗菌物质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和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MH71产抗菌物质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36.6 g/L、牛肉膏3.2 g/L、Na Cl 1.33 g/L、葡萄糖14 g/L、蛋白胨7 g/L、Mg SO40.4 g/L、K2HPO4 0.8 g/L、Ca CO3 8 g/L。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起始p H 7.0、接种量3%、装液量100 m L/500 m L、发酵时间为72 h。在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菌株MH71的活菌数达到了2.1×109 CFU/m L,芽孢数为1.2×109 CFU/m L,同时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能力较优化前提高了37.4%。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 番茄灰霉病菌 抗菌活性物质 发酵条件优化


寿光市冬暖式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山东省寿光市是中国蔬菜之乡,作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寿光在设施蔬菜的品种和技术上一直走在全国市场的前列,也因此成为国外蔬菜品种进军中国市场的"桥头堡"。番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又是一种水果替代品。因其营养丰富口味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我国是番茄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并且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目前采用冬暖式蔬菜大棚栽培番茄,是寿光市主要的番茄生产方式。提高番茄栽培技


鸡传染性鼻炎(三价)和新城疫二联灭活疫苗的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age A型、B型、C型副鸡禽杆菌和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研制鸡传染性鼻炎(三价)和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用3个批次疫苗进行单剂量(0.5mL/次)3次接种和大剂量(2.0mL)单次接种的安全性试验、SPF鸡的免疫效力试验、商品鸡的免疫持续期试验和疫苗的保存期试验。结果表明,3批疫苗对试验鸡安全无副作用;免疫接种SPF鸡只30d后对A、B、C型副鸡禽杆菌攻毒的保护率≥80%,用20μL/只疫苗免疫接种SPF鸡21d后新城疫的平均HI抗体>24;商品鸡42日龄首免,110日龄二免,二免后9个月对A、B、C型副鸡禽杆菌攻毒的保护率≥70%,对新城疫病毒强毒100%保护;用4℃~8℃保存12个月和15个月的3批疫苗进行了SPF鸡的近期免疫效力试验,结果对A、B、C型副鸡禽杆菌攻毒的保护率≥70%,用20μL/只疫苗免疫SPF鸡,免疫接种后21d新城疫病毒的平均HI抗体>24,对新城疫病毒强毒的攻毒保护率>70%。说明研制的疫苗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