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不同贮藏温度对草莓呼吸强度及品质的影响

制冷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0℃、5℃、10℃、15℃、20℃、25℃、30℃)对草莓呼吸强度、感官评价、失重率、硬度、相对电导率、糖酸比、维生素C和色差的影响。研究表明:贮藏温度越高,草莓呼吸越旺盛,货架寿命越短,草莓30℃条件下的呼吸强度是0℃条件下的13.97倍;草莓在0℃、5℃、10℃、15℃、20℃、25℃、30℃条件下贮藏的商品寿命分别为9 d、7 d、6 d、5 d、3d、2 d、8 h。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草莓的失重率、相对电导率和呼吸强度迅速升高,而草莓的感官评价、硬度、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L*、hue值逐渐降低;贮藏在0℃的草莓品质保持最好,贮藏9 d后的感官评价、失重率、硬度、相对电导率、糖酸比、Vc含量、L*和hue值分别为5.4、3.18%、11.13 N、39.05%、12.48、22.01 mg/100 g、37.84、32.81。

关键词: 果蔬贮藏与加工 草莓 贮藏温度 呼吸强度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壳聚糖复合乙氧基喹啉处理对贮藏早红考密斯梨抗氧化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明壳聚糖复合乙氧基喹啉处理对梨贮藏期间抗氧化性和品质的影响。以‘早红考密斯’梨为试材,研究了壳聚糖复合乙氧基喹啉处理对梨贮藏期间自由基清除能力、抗氧化酶、抗氧化物质、品质和黑皮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乙氧基喹啉处理抑制了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使黑皮病发生率降低了69.9%。该处理提高了果实的抗氧化能力,贮藏120d时,处理果的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分别比对照高8.4%和2.2%。壳聚糖复合乙氧基喹啉处理也诱导了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保持了较高的总酚、花青素、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综上所述,壳聚糖复合乙氧基喹啉处理明显保持了‘早红考密斯’梨的抗氧化能力和采后品质,并显著抑制了果实病害。

关键词: ‘早红考密斯’梨 壳聚糖 乙氧基喹啉 抗氧化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产地差异对可溶性固形物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影响的研究

分析化学 2015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更好地利用近红外光谱预测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产地差异对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的影响,以4种不同产地的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x-y共生距离的样本划分方法分别对不同产地的苹果选取代表性样本作为校正集,利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建立和比较单一产地和混合产地下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并结合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和连续投影算法(SPA)对苹果可溶性固形物的建模变量进行筛选。相比单一产地和其它混合产地模型,混合所有4种苹果产地的校正集样本建立的模型取得了最好的预测结果,另外,结合CARS-SPA筛选的16个特征波长,模型得到了进一步简化,其预测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78和0.441°Brix。结果表明,利用多个产地的苹果样本建立的混合模型,结合有效特征波长,可提高对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预测精度,减小产地差异对可溶性固形物近红外光谱检测的影响。

关键词: 苹果 产地 近红外光谱 可溶性固形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幼树部分根域有机肥改良对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梨幼树有机肥改良的最佳方法,以2a生分根盆栽梨幼树为材料,研究1/4、2/4根域用10%、20%、30%有机肥改良对新梢和主干生长、叶片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良1/4根域时,随有机肥水平增加新梢、主干生长与叶片生理特性指标均先增加后减小,20%有机肥处理新梢与主干生长量最大,分别达44.9cm和1.50cm;改良2/4根域时,随有机肥水平增加各生长与生理特性指标逐渐降低。10%有机肥水平下,随改良根域增加各生长与生理特性指标增大,而20%、30%有机肥水平下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因此,有机肥水平较低、改良根域过少时(1/4根域用10%有机肥),对树体生长与叶片生理特性指标的促进作用有限,而有机肥水平较高或改良根域过多时(1/4根域用30%有机肥,1/4、2/4根域用20%有机肥),新梢和主干生长并不随有机肥水平或改良根域增加而线性提高。综合分析,1/4根域用20%有机肥或2/4根域用10%有机肥对梨幼树根域改良效果最好。

关键词: 根域 有机肥 生长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生菌发酵全价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益生菌发酵全价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抗生素饲料为对照实施饲养试验。将76头仔猪设置3个区组,区组内设立对照组和试验组,即有抗饲料组和无抗发酵饲料组。区组Ⅰ24头仔猪,体质量10 kg;区组Ⅱ24头仔猪,体质量15 kg;区组Ⅲ28头仔猪,体质量15 kg。结果表明:区组Ⅰ、区组Ⅱ和区组Ⅲ的对照组和试验组平均日增质量分别为286.3和283.2、415.5和428.7及421.9和441.8 g/d;料重比分别为2.02和2.10、2.03和2.06及1.99和1.99;病死率分别为16.7%和8.3%、8.3%和0及21.4%和0。结果表明,益生菌发酵全价饲料与抗生素饲料在日增质量和料重比表现为同等水平,但有降低病死率的趋势。

关键词: 益生菌 发酵全价饲料 饲用抗生素 仔猪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过硫酸盐氧化法预测焦化厂土壤中PAHs的生物有效性

环境科学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过硫酸盐氧化法测定了北京市某焦化厂表层土壤中16种PAHs的生物有效性,并分析了过硫酸盐氧化前、后SOM(土壤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及其结构组成,以研究过硫酸盐氧化法预测焦化厂土壤中PAHs生物有效性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7个供试土壤样品中w(∑PAHs)(16种PAHs质量分数之和)为10.80~249.00 mg/kg,并以HPAHs(高分子量PAHs)为主,不同环数PAHs的质量分数与w(SOM)均呈正相关,二者关系符合对数方程(R2为0.653~0.798).2依据过硫酸盐氧化前、后土壤中w(PAHs)的变化得到PAHs的生物有效性,其中,2~3环PAHs的生物有效性平均值为0.46,略高于4环PAHs(0.22)和5~6环PAHs(0.28),较高w(SOM)及HPAHs均易引起焦化厂土壤中PAHs生物有效性的下降.3过硫酸盐氧化前不同环数PAHs的质量分数与氧化后PAHs的残留量呈显著正相关(R2为0.991~0.994),故可利用过硫酸盐氧化前的w(PAHs)预测土壤中PAHs的生物有效性.4与过硫酸盐氧化前相比,氧化后土壤中w(SOM)平均下降23.0%,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1 448 cm-1处吸收峰表征的脂肪碳可能是被氧化去除的软质碳的主要组分,氧化后SOM中的芳香碳相对吸光度增幅为0.88%~11.62%,可引起SOM的缩合程度加剧、憎水性增强.因此,过硫酸盐氧化法能够作为测定焦化厂土壤中PAHs生物有效性的快速方法,可利用过硫酸盐氧化前的w(PAHs)预测土壤中PAHs的生物有效性.

关键词: 过硫酸盐 PAHs 生物有效性 SOM(土壤有机质) 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白皮松新害虫——品穴星坑小蠹及其防治策略

昆虫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描述了北京白皮松上一种新的重要蛀干害虫——品穴星坑小蠹Pityogenes scitus Blandford,它分布于我国西藏、尼泊尔、印度和巴基斯坦,寄主植物为雪松、乔松、西藏白皮松和西藏长叶松。在北京品穴星坑小蠹为害白皮松,成虫入侵生长不良的白皮松主干或枝条,大量小蠹的为害可致白皮松死亡;品穴星坑小蠹也可入侵健康的白皮松,但小蠹死亡率很高。本文提供了品穴星坑小蠹的鉴别特征,附有识别特征图,并依据生物学特性提出防治策略,重点在于植物检疫和提高白皮松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 品穴星坑小蠹 白皮松 形态特征 鉴别特征 防治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蜂蜜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类农药残留

色谱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联用快速检测蜂蜜中六六六(BHC)和滴滴涕(DDT)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使用三氯甲烷为萃取剂,通过涡旋、离心使分析物富集到微量三氯甲烷中,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实验对影响DLLME萃取效率的因素,如萃取剂种类和体积、分散剂种类和体积、萃取时间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方法的基质效应和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由于基质效应,8种六六六和滴滴涕类农药都出现信号增强现象。8种六六六和滴滴涕类农药在2~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1~0.998,方法富集倍数为74~96;当试样的加标水平为20、50和100μg/kg时,8种六六六和滴滴涕类农药的回收率为61.0%~100.1%,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2.2%~19.5%。8种六六六和滴滴涕类农药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20μg/kg,最小检出量皆为1.0 ng。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适用于蜂蜜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类农药的残留检测。

关键词: 分散液液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六六六 滴滴涕 蜂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蔬菜种业创新趋势分析

中国蔬菜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未来中国蔬菜种植面积将稳定略增,进一步向优势产区聚集将是产业变革的发展方向;由于资源紧缺、环境恶化与安全质量要求的提高,土地流转与人口转移政策,劳动力紧缺与人工成本提高,轻简省工栽培技术的需求,"互联网+"以及外来资本与新兴企业形态的进入等一系列变革,将改变种植业的生产方式与供应模式。蔬菜种植业新一轮的变革注定带来种业从组织到商业模式的变革,主要表现为:种业将成为国家农业基础性与战略性产业,提高种业企业创新能力与竞争力将是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在白灵菇菌种提纯复壮中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在白灵菇菌株提纯复壮中的应用,用退化的白灵菇菌株白10进行原生质体单核化,得到121个原生质体单核菌丝,通过平板对峙试验,选取2个菌落中间有突起的部位转接至新PDA平板,镜检保留有锁状联合的菌株,最后得到1株菌丝洁白、浓密的菌株,命名为自交45×49。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度、生物量、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活性对复壮菌株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自交45×49菌株与白10菌株在液体PDB培养基中培养10 d后的菌丝生物量分别为1.58、0.90 mg/m L;一级种与二级种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未达0.01显著水平;自交45×49菌株的漆酶活性比白10强43.47%。由此证明原生质体单核技术在白灵菇菌株的提纯复壮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菌种退化 白灵菇 原生质体单核化 提纯复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