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对秸秆施入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蚯蚓能够通过自身生命活动和对土著土壤生物的调控作用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为探索蚯蚓影响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机理,在混入水稻秸秆的灭菌/未灭菌土壤中接种蚯蚓(Eisenia fetida),以不接种蚯蚓的处理为对照,比较30 d微宇宙培养后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接种蚯蚓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CO2累积排放量,但仅在灭菌土壤中存在显著性差异。接种蚯蚓对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影响则因土壤是否灭菌而异。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分析显示,在灭菌土壤中接种蚯蚓获得了更多的末端片段(TRFs),而在未灭菌土壤中蚯蚓的存在并未明显改变TRFs的数量,且接种蚯蚓与无蚯蚓的处理共享了近50%的TRFs。冗余分析(RDA)显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因蚯蚓是否存在而不同,但仅在灭菌土壤中接种蚯蚓的处理同时与LOC、DOC、MBC和CO2累积排放量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认为,在该实验的灭菌土壤中,来源于蚯蚓肠道的微生物可能通过快速繁殖并成为优势种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但这一作用在未灭菌土壤中则有可能因为土壤土著微生物的竞争作用而被削弱。

关键词: 蚯蚓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碳 土壤灭菌 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香蕉园杂草小飞蓬对百草枯的抗药性

农药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海南香蕉园主要杂草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对百草枯的抗药性水平。[方法]利用温室生物测定法测定海南省昌江、白沙、乐东、澄迈、五指山和陵水小飞蓬种群对百草枯的抗药性,并研究1 200 g a.i./hm2百草枯茎叶喷雾处理后不同小飞蓬种群SOD和POD活性。[结果]抗药性水平最高的为白沙香蕉园小飞蓬种群,相对抗药倍数(IR)达到了17.81,抑制中剂量ED50达11 588.06 ga.i./hm2;其次为乐东小飞蓬种群,IR达到11.47,ED50达7 460.51 g a.i./hm2。白沙小飞蓬SOD活性最高,为6.88 U/g FW,陵水对照种群的活性最低,二者相差10倍;昌江和白沙的小飞蓬种群POD活性显著高于五指山、乐东和陵水,但与澄迈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海南省部分香蕉园小飞蓬对百草枯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应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小飞蓬种群抗药性的发生。

关键词: 小飞蓬 百草枯 抗药性 SOD PO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与遮荫处理对3个春胡萝卜品种春化与生长发育的影响

种子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低温与遮荫对3个春胡萝卜杂交种的春化与生长发育影响,并对不同品种耐低温与不同发育时期遮荫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处理下,3个品种耐低温抗抽薹能力顺序是红芯90>红芯95>早春红冠。生长前期不同遮荫处理对3个胡萝卜品种的叶色、株高、根长、单根质量、产量产生了显著影响,能使叶色变浅,株高显著增加,肉质根长度缩短,单根重量减少并降低产量,根的收尾率有所增加;生长中期不同遮荫处理对3个胡萝卜品种的株高、根长和收尾率没有显著影响,但使3个胡萝卜品种的单根质量和产量显著降低,遮光度增加影响作用加强。生长后期不同遮荫处理对3个胡萝卜品种的株高、根长没有显著影响,对单根质量、产量和收尾率有显著影响,胡萝卜的单根质量、产量和收尾率都随着遮光度增加显著减少,遮光越重影响越显著。

关键词: 春胡萝卜 低温 遮荫 春化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碱对畜禽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中国畜牧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甜菜碱及其盐酸盐,是一种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作为甲基供体参与体内蛋氨酸循环。近期研究发现,甜菜碱主要通过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增加繁殖相关激素含量等途径提高畜禽的繁殖性能,也具有调控能量代谢、抗应激的作用。作者就甜菜碱对畜禽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甜菜碱 畜禽 甲基 繁殖性能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预冷方式对豇豆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豇豆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预冷方式(0℃冰水预冷、4℃冷水预冷及4℃冷库预冷)对豇豆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冷处理可有效维持豇豆的感官品质、延缓营养物质含量的下降,其中,冷水预冷对豇豆的保鲜效果最佳,减缓了豇豆感官品质的下降,抑制了失重率、乙烯释放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

关键词: 豇豆 冰水预冷 冷水预冷 乙烯 叶绿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科甜系列水果型优质玉米品种选育及应用

作物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甜玉米育种起步较晚,与国外水平相比,我国甜玉米产业发展还存在品种类型单一、品质差、加工专用型品种缺乏等问题。针对甜玉米尤其是水果型甜玉米生产及市场发展中的问题,近十年通过引进200多份国外和国内优良种质资源,并进行种质创新和优化杂优模式,按照"高、大、严"选系原则,选育出20余个骨干自交系;组配选育出京科甜115、京科甜116、京科甜183、京科甜158、京科甜2000、京科甜168、京科甜189等京科甜系列水果型玉米品种,口感甜脆、商品性明显提高,同时具有抗性强、产量高的特点。京科甜系列品种已分别通过国家和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水果型甜玉米 选育 杂优模式 京科甜系列品种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感官品质评价及其与营养成分含量的关系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大白菜品质的综合评价体系,以28个白菜品种或自交系为试材,进行了生食和熟食品尝鉴定以及营养品质测定,对影响感官品质的主观感受(品尝)和客观因素(营养成分含量)进行了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感官品质回归方程:yr(生食综合品质)=0.310 3+0.254 0x1(多汁度)+0.176 2x2(甜度)+0.221 6x3(脆度)+0.319 9x4(鲜味),yc(熟食综合品质)=0.204 4+0.250 9x5(渣量)+0.246 9x6(甜度)+0.182 5x7(绵软度)+0.323 1x8(鲜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感官评价指标中,甜度和多汁度的总通径系数分别为0.445 3和0.427 6,是对大白菜生食综合品质影响最大的2个指标,而鲜味次之,脆度影响最小;甜度对熟食综合品质的总通径系数为0.515 2,对熟食综合品质影响最大,其次是渣量,鲜味和绵软度影响较小。进一步分析了营养成分含量对感官品质的影响,获得了回归方程:yr=-32.192 0+0.389 3xw(含水量)+1.169 8xs(可溶性糖含量),yc=7.497 1+0.732 6xs-5.668 8xa(有机酸含量)-2.176 3xf(粗纤维含量)。而可溶性糖含量标准化回归系数在2个方程中分别为0.580 7和0.333 2,均为最高,表明其对感官品质影响最大。

关键词: 大白菜 感官品质 营养成分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畜牧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试验通过CIAV基因组保守区域设计1对扩增片段大小为180bp的特异性引物,构建pGM-T-CIAV重组质粒,制备阳性标准品,建立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并进行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CIAV的Ct阈值与标准品浓度在5.33×108至5.33×103拷贝/μ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斜率为-3.443,产物Tm值在86℃左右。该方法与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禽白血病病毒(ALV)J亚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基因组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为5.33拷贝/μL,比普通PCR高1 000倍,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3%。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CIAV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实现对鸡传染性贫血病的早期诊断及感染程度的定量分析的检测。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Ⅰ 定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与禽白血病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多重PCR技术,建立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AV)、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禽白血病病毒禽(ALV)A、C、D亚群的基因芯检测方法。根据NCBI收录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与禽白血病病毒(ALV)A、C、D亚群参考毒株的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扩增引物及探针,将下游引物进行Cy3荧光标记,制备基因芯片;分别提取几种病毒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后与探针进行杂交,荧光检测仪扫描并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制备的芯片能够同时检测CIAV、REV与ALV A、C、D亚群,该方法对病毒的最低检测限为106copies/m L,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NDV、MDV和IBDV均无交叉反应,可快速鉴别ALV、REV、CIAV。为今后在临床应用中快速鉴别诊断CIAV、REV与ALV A、C、D亚群提供了可行性。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 禽白血病病毒 基因芯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γ-氨基丁酸对Ca(NO_3)_2胁迫下甜瓜幼苗耐性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Ca(NO3)2胁迫下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效应,为科学合理地应用GABA、提高其综合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盐敏感的甜瓜品种"一品天下208"为试验材料,采用1/2山崎甜瓜营养液水培法,设营养液内含80mmol/L Ca(NO3)2胁迫条件下每天叶面喷施0,10,25,50和75mmol/L GABA及胁迫前48h预先叶面喷施25和50mmol/L GABA 7个处理,以营养液栽培为对照(CK),比较各处理对甜瓜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Ca(NO3)2胁迫下,甜瓜叶片光合色素、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幼苗叶面积、干鲜质量、根体积、根表面积、总根长、根尖数和可溶性蛋白(Pr)含量显著降低,甜瓜幼苗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Ca(NO3)2胁迫下,甜瓜叶片光合色素、Pro和MDA含量随着外源GABA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并且在50mmol/L时达到最小值;Pr含量随外源喷施GABA浓度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在50mmol/L时达到最大值;外源喷施50mmol/L GABA处理与单纯Ca(NO3)2处理相比,可明显增加幼苗叶面积、干鲜质量、根体积、根表面积、总根长和根尖数,缓解Ca(NO3)2胁迫对甜瓜幼苗生长的抑制。另外,相同GABA浓度相比,Ca(NO3)2胁迫后喷施较胁迫前预喷施效果好。【结论】叶面喷施50mmol/L GABA有利于提高幼苗对Ca(NO3)2盐胁迫逆境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Ca(NO3)2胁迫 甜瓜 生长指标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