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两种供氮水平下水稻生长后期相关性状的QTL定位(英文)

遗传学报 2006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特青为母本与Lemont杂交,然后用特青为轮回亲本回交,建立特青背景下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在正常和低氮条件下分别在生长后期对株高(PH)、单株穗数(PN)、叶绿素含量(CC)、地上部干物重(SDW)和单株籽粒产量(YD)等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共检测到31个QTL。其中在正常供氮水平下控制PH、PN、CC、SDW和YD的QTL 数目均为 3 个;在低氮水平下检测到 5、4、5 和 2 个影响 PH、PN、CC 和 SDW 的 QTL,在低氮水平下没有检测到控制YD的位点。大部分QTL集中在第2、3、7、11和12染色体上,影响不同性状或在两种供氮水平下影响同一性状的QTL 在染色体上成串或成簇分布。其中 RM30-RM439、RM18-RM478、RM309-RM270、RM235-RM17 等区域同时检测到控制两个以上性状的 QTL,表现出明显的一因多效现象。推测仅在低氮水平下检测到的 QTL 可能跟水稻对低氮胁迫耐性有一定的关联。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数量性状座位(QTL)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 基因定位

不同温度下斜纹夜蛾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流行病模型及模拟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温度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流行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29℃以上时,感病幼虫大多在2~3d开始死亡,4~5d达到高峰.随着温度的升高,感病幼虫病死率增加,病死速度加快.在试验温度范围内,未发现该病毒的热抑制温度,但感病幼虫死亡速率存在恒定温区,在29~35℃之间.感病幼虫的每日病死率可用互补重对数模型较好地拟合,累计病死时间分布可用Gompertz模型拟合,生物物理模型经改进后可很好地描述幼虫病死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于模拟分析不同温度下的幼虫病死时间分布和幼虫病死速率.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流行病 生物物理模型 互补重对数模型 Gompertz模型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湿度对番茄刺皮瘿螨实验种群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同一湿度(53 %RH)不同温度(14℃、17℃、20℃、23℃、26℃、29℃、32℃、35℃)及同一温度(26℃)不同湿度(30 %RH、53 %RH、75.5 %RH、85 %RH、92.5 %RH、100 %RH)组合条件下,测定了温湿度对番茄刺皮瘿螨Aculopslycopersici(Massee)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湿度对该螨存活率有明显影响,以23℃(53 %RH)和75.5 %RH(26℃)条件下最高,分别为89.9 %和87.1 %;其发育历期较短,在14 ~35℃和30 %~100 %RH范围内,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随湿度升高而延长;番茄刺皮瘿螨的发育起点温度较高,卵、若螨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51、9.02和9.15℃。完成一代需要105.56日.度。温湿度对番茄刺皮瘿螨的繁殖力有明显影响,产卵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随湿度升高而延长;产卵量在26℃(53 %RH)和53 %RH(26℃)下最高,每头雌虫产卵分别为44.3粒和42.2粒;26℃(53 %RH)和53 %RH(26℃)条件下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最高,分别为0.2645和0.2669。结果表明,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为温度26 ~29℃、相对湿度53 %~75 %。

关键词: 番茄刺皮瘿螨 发育历期 繁殖力 发育起点温度 内禀增长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网纹甜瓜叶面积与光合生产模拟模型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温室温光条件与甜瓜单株叶面积的关系,建立了甜瓜叶面积指数(LAI)模型,结合已有的光合作用驱动的作物生长模型,建立了适合我国种植技术的甜瓜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利用不同基质、品种和播期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模型较用比叶面积和叶干重的SLA法及用积温与叶面积的函数的GDD法更能准确地模拟温室甜瓜的LAI和植株总干重。LAI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和回归估计标准误(RMSE)分别为0.867和0.404,植株总干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2和RMSE分别为0.887和645 kg.hm-2。用本模型模拟LAI的精度分别比SLA法和GDD法提高78%和40%;模拟植株总干重的精度分别比SLA法和GDD法提高57%和36%。本模型不仅改善了甜瓜叶面积和干物质生产的模拟精度,而且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光合生产 干物质积累 模拟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一氧化氮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理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NO对NaCl胁迫下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幼苗的生长和叶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在100mmol·L-1NaCl胁迫下,研究了0.05~0.8mmol·L-1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0.1mmol·L-1SNP处理缓解NaCl胁迫伤害的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番茄幼苗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保护酶SOD、POD、CAT、APX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了MDA和O2.-含量。【结论】外源NO缓解番茄幼苗NaCl胁迫具有剂量效应,以0.1mmol·L-1SNP的效果最好,从而增强植株的耐盐性。

关键词: 一氧化氮 NaCl胁迫 保护酶活性 氧化损伤 番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一氧化氮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氧化损伤的保护效应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0.05 mmol/L、0.10 mmol/L和0.80 mmol/L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100 mmol/LNaC l胁迫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 ill.)幼苗叶片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 l胁迫处理8 h和24 h时,与100 mmol/L NaC l单独处理相比,0.05 mmol/L和0.10 mmol/L SNP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番茄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以及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和活性氧(O2.-)含量,而0.10 mmol/L SNP处理的效果比0.05 mmol/L处理的效果更好,0.80 mmol/L SNP处理的效果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外源SNP处理缓解番茄幼苗NaC l胁迫具有剂量效应,0.10 mmol/L SNP处理能显著提高番茄幼苗叶片的抗氧化能力,而且效果最好。

关键词: 一氧化氮 NaCl胁迫 番茄 氧化损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花药离体诱变及铝胁迫下的培养反应

核农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份大麦品系的离体麦穗经辐照处理后 ,其花药在铝胁迫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在铝胁迫培养基上进行分化。试验结果表明 ,离体麦穗辐照处理显著降低花药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而后的绿苗分化率 ,诱导培养基中的较高铝浓度胁迫降低愈伤组织诱导率 ,分化培养基中的铝胁迫降低绿苗分化率。辐照处理后花药在铝胁迫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并在铝胁迫培养基上分化形成绿苗。

关键词: 大麦 花药 60Co辐照 铝胁迫 绿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S1S2S)基因在转基因苹果中表达

果树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了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基因PRS-S1S2S的表达载体pYF9616,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首次将该基因导入苹果品种红爱佳中,得到了抗卡那霉素的GUS阳性转化植株。随机取3株GUS染色阳性的转基因苹果植株经PCR扩增及RT-PCR检测证实该基因已整合入转基因苹果的基因组,并在转录水平得到了表达,ELISA检测证明在苹果植株中正确表达了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基因。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PRS-S1S2S基因 转基因苹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梯度下水稻CT,LWP和SF的相关及其QTL定位研究

科学通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抗旱鉴定大棚内同时实现水、旱2种处理,测定了水稻珍汕97B和旱稻IRAT109杂交F9代重组自交系群体(195个株系)的冠层温度(canopytemperature,CT)、叶水势(leafwaterpotential,LWP)和结实率(spikeletfertility,SF).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冠层温度与结实率呈极显著负相关(?0.2867);叶水势与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0.1696);冠层温度与叶水势呈极显著负相关(?0.2740),说明在干旱条件下保持较低冠层温度及较高叶水势的材料抗旱性较强.利用QTLMapper共检测到44个主效QTL和45对显著的互作位点与冠层温度、叶水势和结实率的表达有关.在水、旱条件下,主效QTL对CT,LWP和SF的联合贡献率分别为87.85%,15.06%,79.46%和72.61%,87.68%,33.29%;互作位点对CT,LWP和SF的联合贡献率分别为55.69%,47.16%,48.15%和53.44%,57.94%,54.62%.与已有的抗旱QTL定位结果比较,发现有19个主效QTL与已定位的抗旱QTL位于相同的或紧密相连的染色体区段.

关键词: 耐旱 冠层温度 叶水势 结实率 主效QTL 上位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Zn~(2+)胁迫及恢复下番茄幼苗根系中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变化(英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温室水培试验,研究1.0×10-4mol/LZn2+胁迫及解除胁迫对番茄(Lycopersicom esculentum Mill.)幼苗根系中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胁迫条件下,番茄根系丙二醛(MDA)和蛋白质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C1.15.1.1),过氧化氢酶(CAT,EC1.11.1.6)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EC1.11.1.9)活性上升,而过氧化物酶(POD,EC1.11.1.7)活性下降;AsA-GSH循环代谢受影响;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EC1.11.1.11)活性在胁迫d1、d3上升,随后下降,而谷胱甘肽还原酶(GR,EC1.6.4.2)活性在胁迫1~5d时下降,随后上升;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上升.解除胁迫后,根系中MDA和蛋白质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接近对照;POD和APX活性增加,而SOD、CAT和GR活性及GSH含量先升高,随后减少;GPX活性和AsA含量却降低;恢复后根系中抗氧化物水平仍然高于对照.依据实验结果,文中讨论了胁迫及恢复过程中植物AsA-GSH循环代谢的作用.图3参16

关键词: 番茄(Lycopersicom esculentum Mill.) Zn2+ 丙二醛 抗氧化系统 AsA-GSHcycle循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