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肥技术对茶树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田间发生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施肥技术对茶树主要病虫害田间发生量的影响,2010年贵州茶树病虫防控课题组在贵阳春秋实业有限公司基地,采用不同肥源、不同施肥方式与不同施肥量等措施进行了田间小区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茶饼病5月份以根灌沼液肥500kg/667m2的处理最为明显,田间未发现病斑,相对防效为100%,9月份以根灌沼液肥2000kg/667m2的处理田间发生量最低,相对防效为71.68%;茶炭疽病5月份以根灌沼液肥1500kg/667m2的处理田间发生量最低,相对防效为79.72%,9月份以根灌沼液肥500kg/667m2的处理田间发生量最低,田间发生量的影响最明显相对防效为71.09%;沟施沼液肥2000kg/667m2的处理对茶棍蓟马田间发生量的影响最明显,相对防效为45.38%,沟施沼液肥1000kg/667m2的处理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发生量的影响最明显,相对防效为61.67%;施肥技术均有助于天敌蜘蛛的增长,其中以根灌沼液肥1000kg/667m2的处理效果最明显,达9头/m2。
关键词: 茶饼病 茶炭疽病 茶棍蓟马 茶假眼小绿叶蝉 蜘蛛 沼液肥 根灌 沟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环境下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差值QTL分析
《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本实验室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和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重组自交系GH06×P174(SWU-1)和GH06×中油821(SWU-2)群体在2个环境中含油量差值的QTL。以SWU-1群体在2个环境中检测到2个含油量差值QTL,分别位于2个不同的连锁群,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0.31%~12.45%;以SWU-2群体在2个环境中检测到3个含油量差值QTL,分别位于2个不同的连锁群,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60%~10.58%。分析结果表明,含油量受环境影响较大,差值的变异幅度达到0~18.66个百分点,变异系数达到58.24%,说明在油菜的油脂合成中,存在对环境敏感和钝感的基因。含油量差值QTL与2个环境中分别检测到的含油量QTL没有明显的连锁关系,初步分析说明对环境敏感或钝感的基因与油脂合成基因不是同一个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霉生防菌T150对烟草主要土传真菌病害的防治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150木霉生防菌(Trichoderma harzianum)对烟草根腐病等主要土传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对烟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确其施菌剂量及方法,于2006—2009年在毕节松林和林口烟草种植基地进行了小区和大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100~200g/667m2(移栽沾根)+1 000倍(团棵期灌根)或300~1 000倍孢子液分别在移栽和团棵期灌根,在同一田块连年施用均能有效控制根腐病和黑胫病的发生,平均防效76%以上。经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检测中心对烟叶品质检测分析,对烟叶质量无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菊苣航天诱变新品系叶片旱生结构的比较研究
《中国草地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5个菊苣空间诱变新品系叶片进行解剖,选取9项抗旱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各品系进行两两多重比较,得到各指标的灵敏度,以下表皮气孔密度和气孔长度、维管束厚度、叶片厚度4个指标为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菊苣新品系叶片的抗旱性解剖结构除表皮厚外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各指标的灵敏度大小依次为:下表皮气孔密度>下表皮气孔长度>上表皮气孔长度>上表皮气孔密度>维管束>叶片厚度、叶脉厚度>下、上表皮厚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个菊苣新品系可聚为3个级别:其中PA-95、PA-96、PA-11、PA-93、PA-49、PA-20、PA-82、PA-42具有较好的抗旱性结构;PA-36、PA-31、PA-57、PA-186、PA-54、PA-26抗旱性结构中等;PA-43的抗旱性结构较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