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砧木嫁接对西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豫园砧木王(Citrullus lanatus var.citroides cv.Yuyuanzhenmu)、超丰F1(Lagenaria sicer-aria cv.Chaofeng F1)、新土佐(Cucurbita maxima×C.moschata,Sintozwa)3个西瓜砧木嫁接对西瓜(Cit-rullus lanatus var.lanatus)生长发育、根系的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砧木西瓜嫁接苗与自根苗相比,根系发达,茎叶生长旺盛,且有增产作用。其中豫园砧木王和新土佐砧木的嫁接效果最好,其能明显增强嫁接苗的长势,可分别使西瓜增产21.4%和25.0%。因此,建议选择豫园砧木王和新土佐嫁接西瓜为好,以达到丰产的目的。

关键词: 西瓜 砧木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农科院花生研究的进展与成就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在追溯河南花生生产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从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介绍了河南省农科院在花生上取得的突出成绩,特别是在早熟、高油花生选育及远缘杂交技术的研究与利用方面成效显著。迄今,河南省农科院已育成花生品种20个,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18项。

关键词: 河南 花生 品种选育 远缘杂交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视频轨迹分析技术在昆虫行为学研究中的应用

植物保护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行为是昆虫生物学功能的体现,评估昆虫行为学效果是昆虫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昆虫行为学研究主要以直接观察和手工记录为主,存在定性武断和耗时费力等诸多问题。现代视频记录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昆虫行为学的发展。本文综述了昆虫视频轨迹分析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在昆虫飞行行为、雌雄关系、运动模式和捕食行为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视频记录技术 昆虫行为 飞行 交配

O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功能鉴定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具有免疫原性的FMDV VP1蛋白,以O型FMDV重组质粒PMD18T-VP1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O型FMDVVP1基因片段,将此基因片段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命名为pET-VP1,经PCR和测序鉴定后,用IPTG诱导表达,收集诱导的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在分子量约为45 ku处有1条明显的蛋白条带,且能被口蹄疫阳性血清识别,表达产物通过包涵体纯化后用透析法复性;ELISA检测结果显示,所复性的蛋白具有较高的活性。结果表明,FMDV VP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为开发诊断制剂和疫苗的研制打下基础。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1基因 原核表达 蛋白复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Igλ轻链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在COS7细胞膜上的定位表达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鸡B细胞膜免疫球蛋白(mIg)的功能,深入了解鸡免疫系统抗体基因的特点,从鸡法氏囊B细胞cDNA中扩增出Igλ轻链基因,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该基因cDNA全长873bp,编码含226个氨基酸的Igλ轻链,N-端21个氨基酸构成轻链信号肽,随后是2个Ig样结构域。运用融合PCR的方法将该基因与牛IgG Fc受体γRⅡ跨膜区序列嵌合形成重组跨膜分子,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λR2T,转染COS7细胞,荧光抗体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到重组鸡Igλ轻链在细胞膜上的表达。所扩增的鸡Igλ轻链基因以及构建表达于细胞膜上的重组鸡Igλ轻链跨膜分子,为研究鸡免疫系统中的抗体轻链基因,探索Igλ轻链和B细胞膜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奠定技术基础。

关键词: 鸡Igλ轻链 重组跨膜分子 COS7细胞 膜定位表达 牛IgGFc受体γR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料作物脂肪酸基因工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从脂肪酸生物合成关键酶的研究、遗传转化方法、植株再生及转化体筛选技术等方面概括了近年来主要油料作物脂肪酸基因工程研究新进展,并结合目前主要农作物转基因研究现状和商品化转基因作物的推广状况讨论了油料作物基因工程研究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油料作物 脂肪酸 转基因 营养价值 加工用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白粉病抗病新基因PmHNK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周98165对河南省当前流行白粉菌生理小种具有较好的抗性,并且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明确其抗白粉病基因及遗传特性,筛选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抗白粉病育种提供抗源和理论支撑。【方法】将周98165与中国春杂交、自交、测交,对双亲及其杂交后代进行苗期鉴定,用小麦白粉病菌08B1进行遗传分析,利用SSR、EST-SSR技术对双亲及抗感池进行筛选和电泳分析,并结合中国春缺四体材料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周98165对3个白粉菌高毒力小种抗性良好,其抗病性受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将该基因暂命名为PmHNK。筛选了与PmHNK连锁的5个微卫星标记,在遗传图谱上的顺序为Xbarc77、Xgwm547、Xwmc326、Xgwm299、PmHNK、Xgwm108,Xgwm299和Xgwm108分别为PmHNK两侧距离最近的标记,图距分别为4.2cM、5.6cM,最远标记Xbarc77与PmHNK图距为10.6cM,并将PmHNK定位于3BL。【结论】抗病鉴定、遗传分析结合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PmHNK是一个白粉病抗病新基因。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微卫星标记 周98165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gNO_3在小麦幼胚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小麦幼胚体细胞再生频率,以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豫麦49号、豫麦18号和兰考906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AgNO3对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培养特性和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间、不同AgNO3浓度间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绿点率和草酸盐氧化酶活性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基因型间以豫麦18最高、兰考906最低;不同AgNO3浓度间以MS培养基上附加2.5~5.0 mg/L处理较高。不同浓度Ag-NO3条件下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与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相关系数为0.920,达0.01显著水平。可见,在小麦幼胚组织培养过程中可以加入Ag+提高再生频率。

关键词: 小麦 银离子 胚性愈伤组织 培养特性 草酸盐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防治介体昆虫控制玉米粗缩病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粗缩病,采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防治介体昆虫的方法控制玉米粗缩病。结果表明:利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有效成分)2.1~2.8 g拌1 kg种子,对玉米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73.90%~83.98%,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效果喇叭口期为85.35%~87.05%,收获期为72.15%~73.18%;用吡虫啉(有效成分)2.8~3.5 g拌1 kg种子对玉米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60.42%~83.18%,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效果喇叭口期为84.10%~87.61%,收获期为72.35%~74.34%;与空白对照相比小区产量增加了36.38%~38.06%。而且拌种对种子无害,各药剂拌种处理的种子出苗率在90%以上,与不拌种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噻虫嗪 吡虫啉 拌种 灰飞虱 玉米粗缩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