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热风干燥温度对青椒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青椒进行热风干燥试验,研究55,60,65,70℃干燥温度下青椒的干燥特性,对所得制品外观和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温度越高干燥速度越快,水分活度(aw)下降越快。70℃条件下的样品与其他3个温度相比,虽叶绿素残留率、Vc残留率、复水比都较高,但其硬度和韧性较大。而55℃干燥时,干燥时间过长,增加了干燥成本。因此,从制品外观和营养品质综合考虑,60℃较适于干燥青椒产品。


不同植物对污水净化效果研究
《北方园艺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菖蒲、鸢尾、芦苇、香蒲等4种植物为试材,比较了4种植物在不同时期对污水中NH4+-N和全磷(total phosphorus,TP)的净化效果,分析了植物不同部位试验前后生物量及氮磷含量的变化,探讨了影响植物净化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植物在快速生长时期的净化效率高于稳定时期的净化效率。4种植物对污水中NH4+-N的最大去除率表现为香蒲>鸢尾>菖蒲>芦苇,去除率分别为98.3%、98.2%、97.7%、96.8%,对污水中TP的最大去除率表现为香蒲>菖蒲>鸢尾>芦苇,去除率分别为96.7%、96.4%、95.9%、95.2%。植物对污水中NH4+-N和TP的去除率与植物地下部的生物量有关,地下部生物量大植物吸收的氮磷多,植物的去除率高。


集约化养鸡场舍内细菌气溶胶群落结构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评价禽舍内生物气溶胶的危害提供基础数据,对笼养和网上养殖两种方式下,集约化养殖鸡舍内细菌气溶胶的浓度进行检测,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对空气中全部细菌的群落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笼养舍内细菌气溶胶浓度和生物多样性均高于网上养殖,相同养殖方式下,生物多样性随着鸡龄的增加而呈现减小趋势;鸡舍空气环境中优势细菌主要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笼养和网上养殖舍内细菌气溶胶的优势菌属分别为Enterobacter和Escherichia。
关键词: 集约化养鸡场 笼养 网上养殖 细菌气溶胶 群落结构


科技创新条件平台建设实践探索与经验探析
《科学管理研究 》 2015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北京农科院科技创新条件平台作为重要的自主创新基地,汇集了多个不同级别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结了"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条件平台建设在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方面的建设成效,从创新布局、资源共享、稳定支持、绩效考评、人才培养、创新环境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建设经验,为其他科研院所推动科技创新条件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对SPF雏鸡的免疫效果
《动物医学进展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和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SPF雏鸡,免疫后9d观察法氏囊病变,免疫后14、21、28d对各组鸡采血测定IBDV中和抗体,21d及28d时用强毒攻击,计算各组疫苗保护率。结果表明,免疫后9d免疫复合物疫苗组鸡法囊正常,活疫苗组鸡法氏囊全部明显萎缩;免疫后14、21、28d,免疫复合物疫苗组鸡IBDV中和抗体分别为2.9±0.99、8.1±0.88和10.6±1.78,活疫苗组IBDV中和抗体分别为3.3±1.14、8.3±1.16和9.2±1.23,免疫后21d及28d疫苗免疫组均100%保护。试验证明免疫复合物疫苗比活疫苗更为安全,免疫复合物疫苗免疫SPF雏鸡产生比活苗更高的IBDV中和抗体,保护率达100%。


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生成高时空分辨率数据的方法对比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 2015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生成高时空分辨率数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目前常用的3种时空融合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即基于时序数据(STIFM)、基于混合像元分解(STDFM)和增强型自适应遥感图像(ESTATFM)的时空融合方法.以盈科灌区为例,由多时相的MODIS数据提取地物的时间变化信息,结合初期的ASTER/TM影像的空间信息,融合生成30 m具有MODIS时间分辨率的数据.以真实的ASTER数据为基准,从光谱特征和地物类别的角度定量评价结果,表明STDFM和ESTATFM分别在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取得效果最优,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71,3种方法融合的NDVI效果基本相当,相关系数均高于0.84.在地物类别空间信息的表达方面,ESTATFM方法在异质性较强的玉米和小麦区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数据融合 高时空分辨率 混合像元分解


3种料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料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相同基础日粮不同料型对断奶仔猪进行饲养试验。将132头仔猪设置为3个试验区组,分别含有48、48和36头仔猪,每区组内仔猪分为对照组、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分别饲喂粉状饲料、颗粒饲料和湿拌饲料,比较对仔猪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料型明显影响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可提高仔猪日增质量且降低病死率,湿拌饲料和颗粒饲料优于粉状饲料,且湿拌饲料比颗粒饲料更具优势。饲喂湿拌饲料应使用无死角食槽及分顿饲喂方法,避免饲料酸败或霉变导致损失。


基于Unity3D的大棚西瓜实训系统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交互式参数化建模方法对西瓜生长模型建模,基于Unity3D开发平台,运用虚拟现实、仿真交互技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实现了春大棚西瓜生长周期虚拟展示及互动体验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操作界面以及互动体验环节,可以让农民提高生产技能、了解西瓜生产过程,从而推进西瓜产业的发展。


异色瓢虫不同色斑型成虫的耐寒性研究
《应用昆虫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不同色斑型成虫的耐寒能力,以明确其色斑型比例所呈现的季节性变化的适应意义。【方法】本文测定了异色瓢虫实验种群和自然种群不同色斑型成虫的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SCP)及低温存活率。【结果】同一发育温度下异色瓢虫实验种群不同色斑型成虫的SCP和低温存活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低温暴露中饲养在25℃下成虫的存活率下降更为剧烈。异色瓢虫自然种群黑底型与黄底型成虫的SCP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SCP在7月份最高,分别为﹣8.2℃和﹣7.5℃;在1月份达到最低,分别为﹣16.8℃和﹣18.2℃。越冬开始(11月)黑底型成虫的SCP低于黄底型成虫的,整个越冬期间黄底型成虫的SCP一直低于黑底型成虫的,但是异色瓢虫黑底型与黄底型越冬成虫的低温存活率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越冬期间异色瓢虫黄底型成虫的SCP低于黑底型的,这样可以通过体液过冷却的方式来避免结冰造成的伤害,以增强其越冬种群的耐寒能力,这也可能是越冬期间异色瓢虫黄底型成虫数量显著上升的一个原因。
关键词: 异色瓢虫 色斑型 过冷却点 低温存活能力 越冬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