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气相色谱法测定丙威·毒死蜱13%乳油
《山东化工 》 2015
摘要:[目的]研究丙威·毒死蜱13%乳油中异丙威和毒死蜱在同柱同条件下分离和测定方法,为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质检机构检测提供参考。[方法]以邻苯二甲酸丙烯酯为内标化合物,1.5%SE-30+1.5%OV-210/Gas chrom Q(180~250μm)为色谱柱固定相,利用FID检测器,通过一阶程序升温对异丙·毒死蜱13%乳油中2种组分进行分离和测定。[结果]丙威·毒死蜱30%乳油中2种主要组分及杂质均得到了有效分离,异丙威和毒死蜱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56、0.070;变异系数分别为0.53%、2.17%;回收率分别为99.54%~101.43%,99.51%~102.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99 9。[结论]本文对丙威·毒死蜱13%乳油的气相色谱方法进行了反复实验,一次进样可同时测定异丙威、毒死蜱的质量分数,缩短了分析时间,达到了简捷、快速、准确的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硅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硅对水稻(Oryza sativa L.)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宜的施硅量。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硅肥能增加比叶重和叶面积指数,能通过增加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水稻产量,水稻施硅增产幅度为3.45%~15.69%。江汉平原地区水稻硅肥(Si O2)用量建议15~30 kg/hm2。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硅肥 生长发育 产量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0.11%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颗粒剂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效果及对田间水肥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0.11%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颗粒剂(药肥混剂)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水稻抛秧田草害的化学防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0.11%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颗粒剂(药肥混剂)对水稻抛秧田的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Burm.F.)]等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综合防效达97.28%~100.00%,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苯噻酰草胺WP和10%苄嘧磺隆WP。0.11%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颗粒剂(药肥混剂)施用后,有效改善了田间的光照和水肥条件,增产效果显著。
关键词: 0.11%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颗粒剂 水稻抛秧田 控草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六种常用药剂对蔬菜朱砂叶螨的室内毒力测定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6种杀螨(虫)剂对武汉地区蔬菜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6种杀螨剂中,1.8%阿维菌素乳油和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朱砂叶螨成螨毒力最高,其LC50分别为0.267 8、0.680 5 mg/L;15%哒螨灵乳油效果次之,LC50为17.933 1mg/L;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多杀菌素悬浮剂和240 g/L螺螨酯悬浮剂的效果最差,其LC50分别为3 945.454 1、1 511.591 8、1 067.361 9 mg/L。
关键词: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 杀螨剂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螟高毒力生防菌株筛选与发酵工艺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玉米螟(Pyrausta nubilalis)为对象筛选出一株高毒力生防菌株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NBIC380。通过培养基优化,获得适宜的培养基配方D。补料发酵研究的结果表明,固定氮源浓度为80 g/L,发酵前期补料效果明显,补料速率为根据发酵不同阶段进行调整,可以取得更好的发酵结果,有利于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 玉米螟(Pyrausta nubilalis) 生防菌株 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云金芽胞杆菌NBIC-380菌株营养期杀虫蛋白3Aa基因(vip3Aa)在大肠杆菌及芽胞杆菌中的表达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营养期杀虫蛋白3A(vegetative insecticidal protein 3A,Vip3A)对鳞翅目(Lepidoptera)害虫具有广谱杀虫活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以对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具有高毒力的野生型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esis,Bt)NBIC-380菌株总DNA为模板,PCR扩增vip3Aa(Gen Bank登录号:KT307982)全长基因约2.4 kb。将vip3Aa基因插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载体p GEX-6p-1和p ET-28a以及Bt表达载体p BMB1A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GV3、p EV3和p BV3。将p GV3和p EV3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 BV3转化Bt BMB171和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168菌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表明,vip3Aa基因在BL21(DE3)、Bt BMB171和Bs168中均有表达,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88 k D。纯化后的蛋白及Bt中表达的蛋白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二龄幼虫进行了生物测定,在大肠杆菌表达的蛋白没有杀虫活性,而在芽胞杆菌中表达的蛋白有杀虫活性,半数致死浓度(medium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值分别为6.185 6(Bt BMB171)和2.984 6 mg/m L(Bs168)。生测结果表明,Bt NBIC-380菌株的vip3Aa基因表达的蛋白对棉龄虫具有一定杀虫活性。本研究为丰富Vip的基础研究和构建高效广谱的工程菌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营养期杀虫蛋白(Vip) vip3Aa基因 克隆与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诺沃霉素植生链霉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优化发酵培养基中的成分及其含量,提高诺沃霉素有效组分的产量。以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目标产物的峰面积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最佳碳源及氮源。使用正交试验等获得最佳发酵培养基:葡萄糖4.0%,酵母浸粉0.5%,豆粕1.0%,磷酸氢二钾0.035%,碳酸钙0.05%,豆油0.1%。相关发酵条件为p H 7.0,种龄96 h,接种量10%,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120 h。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在最佳发酵条件下,目标产物产量比对照培养基提高了65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