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室内循环水和池塘养殖四指马鲅的生长性能及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室内循环水和池塘养殖四指马鲅(Elentheronema tetradactylum)的体质量和12个形态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两个养殖群体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并且两个养殖群体各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室内循环水养殖群体体质量相关程度较大的形态性状依次为叉长、体长、头长、尾柄高和全长;与池塘养殖群体体质量相关程度较大的形态性状依次为全长、尾柄高、叉长、体长和体高。通径分析表明,体长、体高、头长、体宽和眼径对室内循环水养殖四指马鲅体质量的直接作用达显著水平(P<0.05),以上形态性状的直接和间接决定系数总和为1.418;全长、尾柄高、体高、躯干长、头长对池塘养殖群体的体质量直接作用均达显著水平(P<0.05),以上形态性状的直接和间接决定系数总和为0.968。结果表明,池塘养殖环境鱼体的变异系数较大有利于良种选育,而室内循环水养殖规格较均匀利于生产。不同养殖模式下,四指马鲅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为其规模化养殖和选育技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四指马鲅 室内循环水养殖 池塘养殖 通径分析 形态性状 体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丁香酚对花鲈幼鱼的麻醉效果
《河北渔业 》 2020
摘要:为研究丁香酚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的麻醉效果.采用静水方法在水温(27±1)℃ 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丁香酚(20、25、30、40、50、60、80 mg/L和100 mg/L)对规格为(21.6±2.75)cm长和(110.3±30.67)g重的花鲈麻醉效果和呼吸频率的影响.25~100 mg/L质量浓度的丁香酚均能使花鲈进入深度麻醉期,且麻醉浓度与平均入麻时间呈负相关,与平均复苏时间成正相关;丁香酚质量浓度为50 mg/L时,麻醉效果较好.低浓度丁香酚20 mg/L对花鲈呼吸频率影响不明显.在质量浓度达到40~100 mg/L时,鱼体由麻醉期(A3)进入深度麻醉期(A4),呼吸频率迅速降低.以50 mg/L丁香酚将花鲈麻醉后再在空气中进行暴露,暴露时间与复苏时间呈正相关.暴露时间在2~30 min范围内的复苏率为100%.当时间增加至35、40和45 min时,复苏率降低至66%,33% 和0.且暴露时间大于20 min花鲈只能进入恢复期3期(R3).因此,50 m g/L的丁香酚麻醉液是花鲈幼鱼的理想麻醉浓度.
关键词: 丁香酚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 幼鱼 麻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菜的营养成分、功能活性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经济红藻,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该文对现今国内外紫菜的研究及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归纳,主要从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酚等)和功能活性(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等)方面概述了最新研究进展,并在食品、海洋药物及功能性产品、护肤化妆品等领域总结了紫菜的综合利用状况。就目前紫菜营养成分及功能活性研究存在的局限性、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方向与潜在应用前景,旨在为紫菜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题词频共现的渔业科学数据推荐
《现代计算机 》 2020
摘要:内容推荐方法难以发掘用户潜在兴趣,并且对融合多种主题和关键词的物品推荐程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题词频共现的推荐算法,并进行了验证。通过对比主题词频共现的推荐算法与内容推荐、协同过滤、人口统计的推荐结果,发现相较于其他推荐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击中率。同时,推荐结果能够体现多种主题融合,并且可以发掘用户感兴趣的主题,弥补推荐结果主题过于集中的缺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研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刍议
《中国农业会计 》 2020
摘要:科研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对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的实施进度追踪、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效能提高与促进成果产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科研事业单位科研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及宗旨进行概述,探讨科研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科研事业单位和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干金枪鱼野生幼鱼陆基驯养技术
《科学养鱼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由于金枪鱼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价值高,导致过度捕捞现象严重,野生金枪鱼资源量急剧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人工养殖金枪鱼的试验已经在各个国家开展.目前为止,金枪鱼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商品鱼供应依然以海洋捕捞为主.对金枪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捕获方式、鱼肉保存、运输、加工、资源评估、提取物应用等方面,主要为野生金枪鱼捕捞提供技术支撑,对于金枪鱼的陆基驯化养殖研究较少.人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种环境因子对克氏原螯虾蜕壳死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蜕壳死亡原因及预防对策,该研究以不同环境因子饲养和胁迫不同规格的克氏原螯虾,初步探讨其蜕壳死亡原因及预防对策.结果表明,水体中钙(Ca2+)质量浓度为30 mg·L?1、镁(Mg2+)质量浓度为15 mg·L?1时,克氏原螯虾的成活率和蜕壳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蜕壳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水体中pH为9.23,或者溶解氧质量浓度为4.5 mg·L?1时,虾的成活率和蜕壳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蜕壳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盐度为21时的蜕壳死亡率最高(P<0.05).环境因子等诸多因素是造成克氏原螯虾蜕壳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蜕壳死亡现象时有发生,需采取预防对策方可提高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姜对尖吻鲈生长特性及免疫酶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探究饲料中不同含量的鲜生姜对尖吻鲈幼鱼生长特性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为鲜生姜在尖吻鲈饲料中的添加应用提供参考。将鲜生姜称重后打碎全部加入饲料中,添加量为0%、1%、3%、5%,然后对80日龄的尖吻鲈幼鱼进行饲料投喂试验,0%组为对照组,1%、3%、5%组为试验组,试验周期为42 d。结果显示,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各试验组都高于对照组,但不显著(P>0.05);肥满度在1%、3%试验组显著下降(P<0.05);体长增长率在3%试验组显著性升高(P<0.05);所有试验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过氧化氢酶活力在1%试验组显著升高(P<0.05);肝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在5%试验组显著升高(P<0.05);肝丙二醛含量在3%、5%试验组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的免疫酶无显著变化(P>0.05)。这些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特定比例的生姜可以提高饲料诱食性,增加尖吻鲈进食量,有助于尖吻鲈幼鱼的体长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尖吻鲈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帮助尖吻鲈机体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肝脏损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壳色合浦珠母贝生产性能评估及其雌雄群体间的差异
《南方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综合评价不同壳色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雌雄群体的生产性能,为其良种选育及优质珍珠养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4种壳色(金壳色、红壳色、黑壳色和白壳色)选育系及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雌雄群体间的数量性状(湿重、壳重、软体重、闭壳肌重、壳长、壳高、壳宽、铰合线长和闭壳肌拉力)和才女虫(Polydora ciliata)感染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评价其生产性能及雌雄群体间的差异。【结果】除闭壳肌拉力外,4种壳色选育系的数量性状均显著优于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P<0.05),其中,红壳色选育系可作为以湿重、壳重、软体重、闭壳肌重、壳长、壳高和铰合线长为选育目标的最优选育群体,白壳色选育系可作为以闭壳肌拉力和壳宽为选育目标的最佳选育群体。4种壳色选育系的才女虫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且以红壳色选育系的感染率最高、白壳色选育系的感染率最低。5种壳色合浦珠母贝间的性别分化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白壳色选育系和金壳色选育系为偏雄群体,红壳色选育系为偏雌群体。雌性合浦珠母贝通常比雄性合浦珠母贝大,但其闭壳肌拉力和抗才女虫感染能力与性别无关。【结论】白壳色选育系和金壳色选育系的综合育种价值较红壳色选育系、黑壳色选育系及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高,建议在今后的合浦珠母贝选育工作中,可根据需求加强对白壳色选育系和金壳色选育系的优化选育,并应用到优质珍珠生产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企鹅珍珠贝F3选育系的珍珠层颜色及生长性状的比较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企鹅珍珠贝金唇选育系和白唇选育系的育种性能,为企鹅珍珠贝良种选育及优质珍珠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海南(H)和广西(G)群体的金唇(J)、白唇(B)选育群体F2为亲本,构建4个自繁选育系(J-HH、J-GG、B-HH和B-GG)和2个杂交选育系(B-HG和J-GH),观察并统计6个F3选育系的珍珠层边缘颜色变异情况,综合比较6个F3选育系的生长性能及珍珠层颜色差异,并比较金唇选育系和白唇选育系左右壳及不同测量位点颜色的差异.[结果]3个金唇选育系群体的贝壳珍珠层颜色变异率为0,3个白唇选育系群体的贝壳珍珠层颜色变异率为2.0%~5.5%,表明白唇表型相对于金唇表型为显性.金唇选育系左壳较右壳颜色更亮、偏黄红、鲜艳,其色差为2.77;白唇选育系右壳较左壳颜色暗、偏蓝绿,其色差为6.01.不论是金唇选育系还是白唇选育系,都是下测量位点比上测量位点颜色更暗、偏蓝绿,但同壳两测量位点的颜色差异较小.3个金唇选育系群体的体质量均显著大于3个白唇选育系群体(P<0.05,下同),金唇选育系与白唇选育系的贝壳珍珠层边缘颜色参数(L*、a*、b*、C*和h°)均存在显著差异.在金唇选育系中,J-HH选育系生长性状及贝壳珍珠层颜色的综合评价值(P_i)均最高,分别为0.390和0.415;在白唇选育系中,B-HH选育系生长性状及贝壳珍珠层颜色的综合评价值(P_i)均最高,分别为0.108和0.722.[结论]6个企鹅珍珠贝F3选育系的生长性能和珍珠层颜色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J-HH选育系可作为生长和金唇协同选育的最佳选育系,BHH选育系可作为生长和白唇协同选育的最佳选育系.
关键词: 企鹅珍珠贝 金唇选育系 白唇选育系 珍珠层颜色 生长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