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14个糜子品种秸秆饲用品质分析与评价

饲料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揭示黑龙江地区糜子的饲用生产潜力,提高糜子秸秆饲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为饲用糜子育种提供优质种质资源.研究分析测定了14个糜子品种的生产性能和饲用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对不同糜子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陇糜9号、冀黍3号、晋黍9号、榆糜3号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较高,可作为高产品种资源;龙黍23、粘丰7号、冀黍3号、晋黍9号饲用品质指标比较好,可作为高营养价值品种资源.模糊隶属函数分析得出冀黍3号、陇糜9号、龙黍23的D值较高,综合评价较好,可以作为该地区优良饲用糜子品种大力推广,以提高秸秆的饲料化利用水平,增加农业附加产值.

关键词: 糜子 秸秆 产量 饲用品质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向日葵FAD2-1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析向日葵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功能,根据前期转录组测序结果,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向日葵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HaFAD2-1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其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137 bp,编码378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预测表明HaFAD2-1编码蛋白为碱性且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为α螺旋。系统进化分析发现HaFAD2-1基因与异果菊(Dimorphotheca sinuata DC.)FAD2进化关系最近。qRT-PCR分析表明HaFAD2-1基因是种子中特异高表达的基因,且在低油酸种子中表达量明显高于高油酸种子,相关性分析发现HaFAD2-1表达量与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亚油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亚细胞定位发现HaFAD2-1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与野生型对照相比,异源表达转HaFAD2-1拟南芥种子的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亚油酸合成下游的大部分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而亚油酸合成上游的大部分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表明HaFAD2-1可能是参与向日葵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重要基因。

关键词: 向日葵 HaFAD2-1 脂肪酸脱氢酶 不饱和脂肪酸 转基因拟南芥 功能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量水平寒地早粳稻品种的株型特征

中国稻米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寒地早粳稻超高产株型特征,选用700~800 kg/667 m~2、600~700 kg/667 m~2、500~600 kg/667 m~2和400~500 kg/667 m~24个产量水平的48个主栽品种和苗头品系,研究其穗型、叶片和茎秆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700~800 kg/667 m~2水平的早粳稻每穗干质量和着粒密度较高,剑叶、倒2叶和倒3叶叶基角及剑叶披垂度大,后4片叶的叶长序表现为倒2>倒3>倒4>剑叶,剑叶、倒2叶、倒3叶和倒4叶较宽,在合理范围内增加株高,但必须缩短倒4节间长度。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每穗干质量、剑叶和倒2叶叶宽、倒3叶叶长和叶宽、倒4叶叶长和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秆长、抽穗期和蜡熟期株高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早粳稻 超高产 株型特征 寒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宏基因组学在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牛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对牛营养与健康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宏基因组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可直接研究环境样品中所包含的全部微生物的群落功能和遗传组成,从而了解微生物的种群结构、进化关系、多样性等.宏基因组学技术打破了微生物培养的局限,已被广泛应用于牛相关研究的多个领域.本文对宏基因组学在牛瘤胃微生物研究、牛病诊断、抗性基因鉴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使宏基因组学技术能够在牛生产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 微生物 疾病诊断 抗性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建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IBRV基因组gD序列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扩增的目的片段大小为105 bp,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标准品pMD-gD-IBRV,优化反应体系后,建立了快速检测IBRV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较强,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冠状病毒(BCo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敏感性高,对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出限达4.8 × 100 copies/μL,高于常规PCR方法;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该方法检测的样本阳性率高于常规PCR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牛场送检的106份临床样品,结果显示IBRV的阳性率为36.7%,常规PCR检测方法检测显示阳性率为33.0%,二者符合率为96.2%,表明该方法更适用于临床样品检测.本研究建立的IBRV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快速高效,对于IBRV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检测方法 gD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鉴定技术的契合度分析

中国植保导刊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6株水稻纹枯病菌和24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接种病原菌的条件下分析两种鉴定品种抗病性的技术——离体叶片接种、田间嵌入接种的契合度,并对参试品种的抗病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接种水稻纹枯病菌株H-5、H-8、H-19和H-62后,两种鉴定技术的契合度均为79.17%;接种菌株H-50和H-99后,两种鉴定技术的契合度均为75.00%;参试水稻品种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松粳22、松粳28等12个品种平均病级低于2级,属于抗病反应型;另外还发现,供试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H-99致病力最强.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离体叶片接种 田间嵌入接种 品种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羊毛织物的改性处理

毛纺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改善羊毛织物的性能,利用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催化ε-聚赖氨酸对羊毛进行接枝改性,采用不同TGase酶法工艺对羊毛织物进行整理.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羊毛织物处理前后表面的形貌变化,测定整理后羊毛织物的染色深度、断裂强力、吸水率及抗静电性能等指标.结果表明,经TGase催化ε-聚赖氨酸接枝改性后:羊毛织物的断裂强力显著提升,并随ε-聚赖氨酸接枝量增加而增加;羊毛织物的吸水速率增大,吸水 30s即趋于饱和;羊毛织物对弱酸性染料吸附速率提高,且在 80℃下的染色深度接近未接枝改性羊毛织物在 95℃下的染色深度;羊毛织物的静电电压半衰期由 2.13 s降至 1.47 s,抗静电性能得到改善.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氨酶 ε-聚赖氨酸 羊毛织物 后整理 服用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模式对黑龙江黑土理化性状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种植模式对黑龙江黑土理化性状的影响,筛选适合该地的种植模式,于2019—2021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进行试验,设置玉米-大豆-小麦轮作(T1)、玉米-大豆-马铃薯轮作(T2)、玉米-大豆-高粱轮作(T3)、玉米连作(CK1)、大豆连作(CK2)5个处理,分析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影响不同,10~20 cm土层轮作处理0.5~2 mm粒级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占比高于连作处理,且以T2处理最高;20~30 cm土层0.5~2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以T1、T2、T3处理较高;不同粒级团聚体稳定指数表明,T2处理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高,结构破坏率较低,稳定性较好。不同种植模式对黑土土壤养分的影响也不同,CK1、CK2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较T1、T2、T3处理低,且土壤发生酸化。T1、T2、T3处理中,以T2处理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及调节土壤酸度整体效果较好。综上,T2(玉米-大豆-马铃薯轮作)处理可以提高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并且粒径<0.25 mm的小团聚体占比低,结构破坏率低,同时可以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机质含量,减弱土壤酸化,建议在当地推广该种植模式。

关键词: 种植模式 轮作 连作 黑土 理化性状 土壤团聚体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结球甘蓝BoNR8 lncRNA光响应及调节下胚轴生长的作用

植物生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200 nt)主要由RNA聚合酶II转录生成,在各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oNR8 lncRNA(272 nt)由结球甘蓝RNA聚合酶III转录,在种子萌发期响应非生物胁迫,拟南芥中BoNR8 lncRNA的过量表达影响种子萌发及根的生长.实验进一步发现:BoNR8 lncRNA启动子区域存在光响应G-box元件(ACGTG),暗培养条件明显抑制BoNR8 lncRNA表达;正常培养条件下,拟南芥中BoNR8 ln-cRNA过表达抑制下胚轴生长,同时显著抑制下胚轴生长相关基因PIN7和EXP3表达,但微弱促进光响应基因PIF4表达;暗培养条件下,BoNR8 lncRNA过表达促进PIF4和PIN7基因表达.这些结果表明BoNR8 lncRNA通过响应光信号,影响下胚轴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拟南芥下胚轴的生长.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结球甘蓝 下胚轴 光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糙皮侧耳菌株HXS-M1固态发酵复方中药工艺的优化

饲料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优化糙皮侧耳菌株HXS-M1固态发酵复方中药的工艺条件.试验以糙皮侧耳菌作为复方中药发酵菌种,以菌株的产漆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建立数学模型,对糙皮侧耳菌固态发酵复方中药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中草药发酵工艺为菌种接种量4.0%、发酵温度28.0℃、发酵时间25 d,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菌株产漆酶活性为4 014.02 U/g.研究表明,试验筛选确定了糙皮侧耳菌固态发酵复方中草药的生产工艺,为发酵中草药添加剂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 糙皮侧耳 中药 固态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