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罗非鱼格氏乳球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耐药性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 2024 CSCD
摘要:【目的】探究海南文昌罗非鱼大规模持续性发病、死亡的原因。【方法】使用营养琼脂、胰蛋白胨大豆琼脂等培养基从患病肝、脾、肾组织中均分离到单一优势菌。对分离株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生物学地位,通过人工回归感染确定其致病性,利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离菌与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同源性最高并且聚合为一支,结合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为格氏乳球菌。血清杀菌实验表明,格氏乳球菌具有较强的抗宿主血清杀菌能力。回归感染实验表明,格氏乳球菌是致病菌,其感染罗非鱼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2.433×103 CFU/g(标准差为77.249 CFU/g)。药敏实验表明,格氏乳球菌具有广谱抗药性。【结论】新型病原格氏乳球菌对罗非鱼具有高感染性和致死率,研究结果可为罗非鱼格氏乳球菌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UPLC-MS/MS测定三药槟榔B族维生素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好地了解三药槟榔(Areca triandra Roxb.)不同组织中的B族维生素的动态变化,本研究通过超高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对三药槟榔的4个不同成熟阶段的果实的果皮和胚乳、不同成熟阶段的叶片组织、雌雄花和花序进行了B族维生素含量的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三药槟榔中检测到9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包括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烟酰胺,泛酸,吡哆醇,生物素,叶酸,氰钴胺素)。相同维生素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有较大差异。三药槟榔各组织中最为丰富的B族维生素是硫胺素和泛酸,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B族维生素的含量呈现出不同的动态变化。B族维生素在三药槟榔中的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和成熟度依赖性的特点。不同B族维生素在三药槟榔果皮和胚乳的发育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积累模式。此外,相关性分析发现,硫胺素与烟酸呈现显著正相关,吡哆醇与氰钴胺素呈现显著正相关,核黄素与生物素呈现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探索三药槟榔不同组织中B族维生素的含量以及果实和叶片的不同发育阶段B族维生素含量的动态积累模式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超高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三药槟榔 B族维生素含量 相关性分析


象耳豆根结线虫2龄幼虫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促生特性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引起的作物根结线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热区农作物生产的土传病害,每年造成的农业损失难以估量.对于根结线虫的防治,传统的物理、化学的防治手段存在一些弊端,而生物防治对环境友好、人畜安全,因此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浸渍法筛选出对象耳豆根结线虫 2 龄幼虫具有抑杀活性的菌株,对筛选出的高活性菌株的发酵条件以及处理时间进行优化,利用 16S rRNA序列及生理生化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分析其促生特性.结果表明:有 3 株菌的发酵上清液杀线活性高于 65%,分别为 BWLY1PSB-1、BWLY2X-4、BWLY3X-11.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将BWLY1PSB-1 鉴定为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teuri),BWLY2X-4 鉴定为甲基营养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BWLY3X-11 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细菌;利用各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处理线虫 24 h后,其杀线活性即可达到最大,优适发酵培养基均为LB培养基,且培养 5 d 时上清液对线虫达到较好的致死率.BWLY1PSB-1 具有产生铁载体和吲哚乙酸的能力,BWLY2X-4 和BWLY3X-11 具有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铁载体和 IAA 的能力.本研究初步筛选出既能高效防控植物根结线虫又具有植物促生特性的优良菌株,丰富了植物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的微生物资源.
关键词: 象耳豆根结线虫 生物防治 葡萄球菌 芽孢杆菌 促生特性


橡胶树HbACS2关键氨基酸位点的鉴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乙酰辅酶A合成酶(ACS,EC 6.2.1.1)是细胞代谢过程中的一种重要酶,能在ATP供能的条件下催化乙酸与辅酶A生成乙酰辅酶A。此前研究发现,橡胶树中的一个ACS成员,Hb ACS2,影响乳管细胞中乙酸的代谢平衡,与橡胶树胶乳再生能力密切相关,然而该酶的酶活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有关微生物和模式植物中的研究表明,ACS酶活与其关键氨基酸位点及某些关键赖氨酸位点的乙酰化修饰状态有关。因此,探究Hb ACS2的酶活调控机制,对其关键氨基酸进行筛选十分必要。【方法】针对Hb ACS2的氨基酸组成特点,本试验选择Hb ACS2中3个保守的赖氨酸(K)位点(K298,K342和K723),通过定点突变方式,分别将它们替换为丙氨酸(A)、精氨酸(R)和谷氨酰胺(Q),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随后这些变体蛋白与野生型蛋白通过原核表达体系进行诱导、表达和Ni-NTA琼脂糖纯化,并以纯化的野生型蛋白作为对照,采用体外酶活分析方法比较野生型和变体蛋白在底物乙酸结合能力及酶活方面的差异。【结果】Hb ACS2的K723位点突变对酶活性影响最为显著,K723A和K723R变体蛋白完全失去酶活,K723Q的酶活性降低了180倍。此外,K298位点的突变也显著降低了变体蛋白的酶活性,改变了对乙酸的亲和力,其中K298Q变体蛋白变化最大,其酶活降低17.85倍,Km=0.06 mmol/L,亲和力增加了6.5倍;K298A的酶活降低了约4倍,Km=0.754 3 mmol/L,对底物的亲和力降低了接近一倍;K298R的酶活降低了约3.7倍,Km=0.182 7 mmol/L,对底物的亲和力增加了一倍;相比之下,K342位点的突变,对3个变体蛋白的酶活影响最小,其中,K342R变体蛋白的酶活降低了2.75倍,Km=0.074 mmol/L,亲和力增加了5.3倍,而K342A和K342Q的酶活则分别降低了42%和14%,对乙酸的结合力增加了34%和17%。【结论】该研究结果证实了Hb ACS2中关键赖氨酸位点对其酶活和底物亲和力影响很大,为进一步揭示ACS活性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橡胶树 乙酰辅酶A合成酶 乙酸 乙酰辅酶A 乙酰化


海口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分析与资源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海口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状况,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菌物标本馆馆藏标本和本研究于2022年采自该地区的标本为研究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形态和分子系统研究,鉴定出110种,隶属于2门10目32科69属,其中包括新种2个,中国新记录种10个,海南省新记录种33个。在全部大型真菌中,所占比例5%以上的优势科有多孔菌科、炭团菌科、蘑菇科、炭角菌科和蕉孢壳科,共55种,占总数的50.00%。大型真菌资源利用价值评估表明,海口市发现食用菌8种、药用菌14种、有毒菌3种,部分种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本研究共有44种大型真菌被评估,其中,发现海口市重点保护大型真菌1种,即巨大口蘑被评为近危(NT)物种,27种被评为无危(LC)物种,16种数据缺乏(DD),而67种未被评估(NE)。该研究初步明确海口市大型真菌资源分布情况,极大地丰富了对该区大型真菌的认识,为该区域大型真菌资源利用和保护评估奠定良好基础。


蒌叶果实不同时期品质性状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时期蒌叶果实的品质性状,本研究以Ⅰ、Ⅱ、Ⅲ、Ⅳ4个不同发育时期的蒌叶果实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与主成分分析法(PCA)相结合,检测出醇、酚、炔烃、酸、酮、烷烃、烯、酯共91种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异丁香烯[(32.45±0.38)%]、β-石竹烯[(25.86±0.48)%]、丙烯酸正丁酯[(22.57±1.07)%]、α-芹子烯[(16.67±0.42)%]、顺式-2,3-环氧己醇[(15.88±0.00)%]、γ-古芸烯[(12.27±0.20)%]是4个时期中含量最多的物质,结合PCA发现β-石竹烯、异丁香烯、丙烯酸正丁酯、顺式-2,3-环氧己醇、α-芹子烯、γ-古芸烯对蒌叶果实的贡献率最大。在脂肪、蛋白质、精油分析中,发现Ⅲ期脂肪得率最多,为12.667%;Ⅰ期蛋白质含量最多,为13.655 g/100 g;Ⅱ期精油得率最多,为3.988%。综合上述分析,发现Ⅲ期果实品质最佳。本研究结果为蒌叶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益智精油O/W型微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提取物是一种天然的化妆品原料,可作为植物功能油使用。为了获得稳定的益智精油(AOEO)水包油型(O/W型)微乳液,本研究通过拟三元相图法构建含AOEO的O/W型微乳液,考察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Km(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以及其不同组分及比例对微乳液面积的影响,并测定微乳液的粒径、形貌、电导率、水溶性及稳定性等指标,探讨其表征与理化性能。结果得到益智精油O/W型微乳液的较优配方为:m(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EL-40))∶m(1,2-丙二醇)∶m(AOEO)=10.5∶3.5∶6,水相的过渡点为60%(质量分数),平均粒径为(26.580±0.133) nm,多分散指数(PDI)为0.226±0.010,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与数码生物显微镜(DBM)下微乳液呈球形或类球形,规整,无黏边,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离心稳定性、热稳定性及低温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以微乳液为载体可实现益智精油的纳米包覆,为益智精油在日化领域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益智精油 微乳液 拟三元相图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O/W型


基于GC-IMS对不同温湿度贮藏条件下变质毛椰子果椰肉中挥发性物质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椰肉是椰子产品加工的主要原料,获取方式以集装箱进口毛椰子果为主,在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坏果率高.为了探寻快速区分和鉴别的方法,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未贮藏正常毛椰子果椰肉(FCM)和 25℃/70%、35℃/80%、45℃/90%3种温湿度贮藏条件下变质毛椰子果椰肉(DCM-25、DCM-35 和DCM-45)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 4 种椰肉中均定性出 42 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 13 种,酸类 5 种,酮类 8 种,酯类 10 种,醛类 4 种,吡嗪类化合物 2 种,未定性的化合物 3 种.醇类最多(包括乙醇、丁醇和丙醇等),其次是酸类(包括乙酸和 2-甲基丙酸等)、酮类(包括丙酮、3-羟基-2-丁酮和环戊酮等)、酯类(包括己酸丁酯、乙酸乙酯、丁酸丁酯和丁酸乙酯等)、醛类(包括 3-甲基丁醛、戊醛和庚醛等)和吡嗪类(2-乙基-3-甲基吡嗪)物质.变质后醇、酸、酮类挥发性物质增多.利用OPLS-DA分析出 3-甲基丁醛、环戊酮、3-甲基丁醇单体、丁醇单体、庚醛、丙酮、2-甲基丙醇单体、2-庚酮单体、庚酸、丁酸丁酯单体、乙酸乙酯、乙醇二聚体和 2-乙基-3-甲基吡嗪单体 13 种变量投影重要性因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大于 1 的特征挥发性物质.利用差异热图确定了在FCM中的特征挥发性物质为环戊酮和丁醇单体;DCM-25 中的特征挥发性物质为 2-庚酮单体、丁酸丁酯单体、乙酸乙酯、乙醇二聚体和 2-乙基-3-甲基吡嗪单体(以酯、醇、酮类为主);DCM-35 中的特征挥发性物质是庚酸(主要是酸类);DCM-45 中的特征挥发性物质是 3-甲基丁醛、庚醛和丙酮(以醛、酮类为主).该研究结果为变质果的筛选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变质毛椰子果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间作崖州硬皮豆对荔枝园土壤及其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草地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荔枝园间作‘崖州’硬皮豆(Macrotyloma uniflorum‘Yazhou’)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荔枝园间作‘崖州’硬皮豆和荔枝园未间作两种模式的土壤样品,测定其理化性质,并进行了16S rRNA扩增子测序分析。在荔枝园间作‘崖州’皮豆后,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23.9%,23.9%,41.7%和60.4%,说明荔枝园间作‘崖州’硬皮豆能够改善土壤的养分水平。荔枝间作‘崖州’硬皮豆模式能够提高分解有机质的Bryobacter的相对丰度,且厚壁菌门(Firmicutes),蓝菌门(Cyanobacteria)和Bathyarchaeia是该模式下独有的相对丰度大于1%的微生物群类;冗余分析结果表明,pH值、全钾、全氮和有机质是该模式下影响土壤微生物门水平的主要理化因子。综上所述,荔枝园间作‘崖州’硬皮豆会提高土壤的养分水平、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提高促进有机物分解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对荔枝园的环境条件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
关键词: 荔枝 间作 ‘崖州’硬皮豆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假蒟提取物对夏季海南黑山羊睾丸生长发育、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水平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假蒟提取物(PSE)对夏季海南黑山羊睾丸生长发育、激素水平、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水平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36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3月龄海南黑山羊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单栏饲养。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CON组)、200(200PSE组)、400(400PSE组)、600 mg/kg PSE(600PSE组)进行饲喂,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PSE对夏季海南黑山羊阴囊、睾丸和附睾生长发育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CON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400、600 mg/kg PSE使睾丸重分别提高了10.73%、4.26%、8.58%,使附睾重分别提高了24.82%、36.04%、32.46%。400PSE组和600PSE组曲细精管直径显著大于CON组和200PSE组(P<0.05);除间质细胞外,曲细精管中其他生精细胞(支持细胞、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的密度均在PSE添加量为400 mg/kg时最高,且显著高于CON组(P<0.05)。睾丸组织中睾酮(T)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以600PSE组最高,400PSE组最低,这2组之间差异显著(P <0.05);与CON组相比,400PSE组睾丸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显著增加(P<0.05)。400PSE组和600PSE组睾丸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较CON组显著提高(P<0.05);与CON组相比,200PSE组、400PSE组和600PSE组睾丸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14.11%、23.45%、17.20%;与CON组相比,200PSE组、400PSE组和600PSE组睾丸组织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分别提高了9.73%(P<0.05)、4.18%(P>0.05)、10.83%(P<0.05),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分别提高了7.56%(P>0.05)、2.66%(P>0.05)、15.46%(P<0.05);当PES添加量为600 mg/kg时,睾丸组织中热休克蛋白27(HSP27)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PSE可以提高夏季海南黑山羊睾丸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水平,缓解热应激引起的睾丸潜在氧化损伤,进而促进睾丸生长发育。
关键词: 假蒟提取物 海南黑山羊 睾丸发育 抗氧化能力 免疫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