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抗生素治疗策略
《山东畜牧兽医 》 2024
摘要: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机会致病菌,它是引发人和动物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以及消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细菌生物膜的独特结构使此类病原菌更易获得耐药性,由于胞外多糖基质的保护性屏障作用,嵌入生物膜内的细菌对宿主的免疫反应和多种抗生素均具有较高耐受性。鉴于其给公共卫生带来的威胁,病原菌生物膜及其治疗策略正逐步成为多领域的研究重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是迄今研究较多的一种,本文基于其作为细菌抗生素耐药模型的研究,阐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抗生素治疗措施,以期为制定有效的病原菌生物膜抗生素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智能农机嵌入式数据信息库的设计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4
摘要: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小巧、高效、低功耗的特点,可实现实时控制、数据采集、信号处理、通信等功能,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该文阐述了嵌入式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选择STM32嵌入式微控制器架构,Keil MDK作为嵌入式开发环境,结合ALIENTEK战舰STM32F103开发板进行开发,使用多路模拟量输入通道,作为智能农机嵌入式数据信息库的输入,经过处理和分析后用于农机的智能控制、优化调节等,提高农机工作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该信息库的设计将为数字化农业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对智能农机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归芪益母汤防治牛气血两虚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传统中兽药归芪益母汤防治牛气血两虚的物质作用基础和具体作用机制。试验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传统中兽药方剂归芪益母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及相应靶点,通过网络药理学获得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建立靶点蛋白互作网络。根据度值筛选出核心靶点及主要活性成分,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获得前10信号通路。试验应用Cytoscape 3.8.2软件建立归芪益母汤防治牛气血两虚的主要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前10信号通路网络,应用Autodock 1.5.7软件将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共筛选得到归芪益母汤主要有效活性成分11个,核心靶点16个;通过GO功能分析,共获得117个GO条目,通过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92条信号通路。在主要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前10信号通路网络图中,平均相邻节点数为5.78,网络中心度为0.18;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能均小于-7 kcal/mol。研究表明,传统中兽药归芪益母汤发挥防治牛气血两虚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及多有效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


2011-2021年东北春谷区谷子选育品种现状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2011-2021年东北春谷区选育品种的产量性状及农艺性状进行分析,明确该区域谷子育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东北春谷区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及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SPSS 23.0软件对东北春谷区2011-2021年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及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品种的生育期、公顷穗数、株高、穗长、单穗重、单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和产量等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及总体评价.[结果]2011-2021年东北春谷区选育的品种在产量上有增加的趋势,但产量潜力提升不显著;登记的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九谷23和九谷25,分别为6 498.00和6 357.00 kg/hm2;与对照品种产量相比,增产幅度最大的品种是豫杂谷1号和豫谷35,分别为12.98%和12.21%;株高低于150 cm的品种有26个,株高低于130 cm的品种有20个;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公顷穗数(X2)、穗长(X4)、单穗粒重(X6)、千粒重(X8)决定了产量91.20%的变异;相关分析表明,公顷穗数、株高、单穗重、穗粒重、出谷率和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单穗重和单穗粒重对产量影响最大.[结论]东北春谷区选育的新品种在产量、株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今后品种选育过程中,应注意各性状之间的关联性,培育综合性及各性状之间协调性较强的谷子新品种.


土壤养分管理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
《农业与技术 》 2024
摘要: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其养分状况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养分管理直接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理过程,进而对产量产生显著影响.适当的养分供给能够促使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提高产量.土壤养分的管理还对作物的品质产生深远影响.不同养分含量和比例的土壤对作物的营养成分、口感和外观等品质特征产生显著差异.因此,科学合理的土壤养分管理策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深松对苏打盐碱土盐碱特征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摘要:以苏打盐碱土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耕作不深松(CK)、机械深松30 cm(S30)和机械深松40 cm(S40)3种耕作处理,采用田间大区试验研究了机械深松耕作对苏打盐碱土不同土层盐碱特征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S30和S40处理中0~10、10~20、20~30、30~40、40~50 cm各层土壤电导率(EC)和pH均低于CK处理,整体上看,S40处理各层土壤平均EC和pH下降幅度大于S30处理;机械深松耕作显著提高了玉米植株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籽粒产量,对植株茎粗和秃尖长无显著影响,S40处理玉米作物长势好于S30处理(P<0.05);S30、S40处理籽粒产量分别为8 542.87、9 020.33 kg/hm2,比CK处理分别高16.40%、22.90%。综上所述,机械深松耕作可以有效削弱苏打盐碱土盐害和碱害,改善土壤性状,促进玉米作物的生长,深松40 cm效果优于深松30 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