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现代育种技术在选育优质草食家畜中的研究及应用
《现代畜牧科技 》 2024
摘要:选育与优质化是畜牧业发展的首要工作,草食家畜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源,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育种技术已成为推动现代畜牧业领域进步的关键力量,精准育种、高效育种、智能化育种为草食家畜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可持续发展大背景下,现代育种技术为实现草食家畜产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现代育种技术在选育优质草食家畜中的研究及应用等方面展开综述,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健康发展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同比例复合添加剂对鲜食玉米秸青贮品质的影响
《现代畜牧科技 》 2024
摘要:该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比例复合添加剂对鲜食玉米秸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共3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即对照组、试验1组(2%糖蜜+复合菌酶制剂)、试验2组(4%糖蜜+复合菌酶制剂)。分别在第0、30、60、90天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进行测定,分别在发酵的第0、60、90天取样,对青贮饲料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青贮30 d后与对照组相比,2个试验组pH值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乙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2个试验组均改善了鲜食玉米秸青贮的发酵品质。


玉米穗腐病的抗性鉴定与抗性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生长过程中易受多种病害影响,其中穗腐病是常见病害之一,会造成玉米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该病害致病菌种类繁多、致病机理复杂.从经济、安全、有效的角度,抗病育种无疑是最佳选择.因此,围绕玉米种质资源对穗腐病的鉴定评价和抗病位点发掘进行总结,对加快抗病育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玉米穗腐病的危害和防治、国内外穗腐病优势致病菌、我国各区域优势致病菌、国内外已鉴定的抗穗腐病资源,以及通过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定位出的抗病位点进行了综述,并对玉米穗腐病的抗性育种进行展望,为今后开展玉米穗腐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蓖麻RcNAC100-like基因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AC(NAM,ATAF1/2,CUC2)基因是胁迫信号转导网络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克隆蓖麻NAC基因,研究其分子特征及表达特性,旨在为研究蓖麻NAC基因的潜在功能提供数据支持。采取RT-PCR技术克隆通篦5号的RcNAC100-like基因并分析其分子特征,包括生物信息学、亚细胞定位、表达模式和转录激活域分析。结果表明,RcNAC100-like基因的cDNA全长1 244 bp,包含1 086 bp的CDS,共推导361个氨基酸,该蛋白质的不规则卷曲和α-螺旋结构较多,是1个亲水的、非分泌性蛋白质;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RcNAC100-like蛋白质与木薯和橡胶树NAC蛋白质的亲缘关系最近,且motif组成及位置高度相似;RcNAC100-like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与预测结果一致,定位在细胞核;RcNAC100-like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显示,该区域有多个环境响应类元件和生长发育类相关元件;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RcNAC100-like基因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根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另外,该基因能够对不利环境(干旱、盐、冷和ABA胁迫)迅速做出反应并积极地表达,说明RcNAC100-like基因可能是蓖麻对逆境响应的关键基因;转录激活试验结果表明,RcNAC100-like转录因子在酵母中具有转录激活活性。综上,RcNAC100-like基因可能在蓖麻的抗逆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蓖麻 RcNAC100-like基因 生物信息学 克隆 表达


丹顶鹤卷棘口吸虫的鉴定和诊治
《云南畜牧兽医 》 2024
摘要:卷棘口吸虫是一种人兽共患的食源性肠道吸虫,可引起人和鸟类的肠出血、肠炎和腹泻.为更好地饲养丹顶鹤,对扎龙丹顶鹤繁育中心一患病幼丹顶鹤粪便中排出的虫体进行检测,通过观察虫体形态,水洗沉淀法观察虫卵,提取虫体DNA对ITS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虫体和虫卵的形态学符合卷棘口吸虫,虫体ITS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与分离于广东省肇庆市卷棘口吸虫基因序列(MN116706)同源性为99.7%,鉴定为卷棘口吸虫.通过灌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30mg的吡喹酮进行治疗,并对全群按照每千克体重10mg的剂量进行预防,用药后一周幼丹顶鹤群体食欲、精神状态恢复良好,临床症状消失.本研究为丹顶鹤卷棘口吸虫的治疗和防控,以及分子诊断提供参考.


黑龙江省玉米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评价及优异种质资源筛选
《作物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黑龙江省玉米地方品种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并筛选优异玉米种质,为地方品种优异性状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对来自黑龙江省的152个玉米地方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2年大田鉴定,分析其表型多样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类群划分和表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性状变异系数为3.48%~31.23%,平均值18.16%,Sha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为1.73~2.08,平均值2.02。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玉米地方品种的多样性较低,但该地区玉米地方品种综合性状较优良,丰产性好,是优良种质较为集中的区域。12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5个主成分因子已包含9个农艺性状,累计贡献率达73.93%,这些性状可作为黑龙江省玉米地方品种鉴定与评价的主要指标。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品种可划分为6个类群,其中类群Ⅴ综合性状最好,适合作为高产玉米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根据综合得分F值筛选出表现优异的地方品种20份。


28%唑嘧菌胺·氟吡菌胺悬浮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为明确复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最佳使用剂量,本研究采用茎叶喷雾处理,定期调查的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8%唑嘧菌胺·氟吡菌胺悬浮剂在210.0~315.0 g·hm-2的有效成分用量下,第一次施药10 d后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可达79.66%~87.56%,第二次施药10 d后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可达80.68%~88.60%,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且对应有效成分用量少于对照药剂;两次施药后5 d对马铃薯药害等级均为1.0,未见对马铃薯产生明显药害。比空白对照增产16.34%~24.28%,综合用药成本及效果,推荐有效成分用量为210.0~315.0 g·hm-2。28%唑嘧菌胺·氟吡菌胺悬浮剂能够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并对马铃薯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和较好的安全性。


民猪的起源和优良种质特性
《猪业科学 》 2024
摘要:民猪是优良的地方猪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可广泛应用于猪的遗传育种。民猪按体型分为3个类型:大型民猪(大民猪)、中型民猪(二民猪)、小型民猪(荷包猪),现在大民猪基本消失,荷包猪仅有少量的保种群体,也濒临灭绝。为了更好地保护民猪遗传资源,《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和《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均将民猪列入其中。据调研,中国现有纯种民猪8 000余头,


lncRNA2099对猪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标志基因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lncRNA2099对猪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lncRNA2099在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肌和背脂及离体培养的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阶段的表达水平;利用核质分离技术确定lncRNA2099在脂肪细胞中的表达位置;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lncRNA2099,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在脂肪细胞内过表达该lncRNA后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相关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lncRNA2099存在明显组织表达特异性,且在肾脏和背脂中高表达,在背肌中不表达;lncRNA2099在猪前脂肪细胞增殖阶段12 h表达量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在分化阶段第2天表达量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核质定位结果表明,lncRNA2099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有表达;在脂肪细胞内过表达lncRNA2099后,增殖标志基因P21与成脂分化标志基因LPL表达量极显著升高.lncRNA2099可能作为转录调节因子抑制猪前脂肪细胞增殖、促进成脂分化.
关键词: 猪 lncRNA2099 前脂肪细胞 增殖 成脂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