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植物精油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牛羊生产中的应用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精油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具有来源广泛、无残留、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植物精油含多种功能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等生物学功能,能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和抗应激能力;还具有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减少甲烷排放、提高动物生长性能等诸多功能。因此,植物精油作为抗生素替代产品在饲料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植物精油的来源及活性成分、提取方法、生物学功能以及近年来植物精油在牛羊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植物精油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寒地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游离氨基酸组分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CSCD
摘要:旨在对采集自黑龙江省各地区的寒地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游离氨基酸组分进行深入分析。以153份寒地野生大豆为试材,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了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7种游离氨基酸中,甲硫氨酸变异幅度最大,变异系数为0.469,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069 mg/g,其中精氨酸含量最高,为0.894 mg/g。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均为正相关,大部分游离氨基酸之间表现为正相关,仅天冬氨酸与苯丙氨酸以及丝氨酸与精氨酸之间表现为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15%,第1、2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26.47%和20.55%。以第1、2主成分作图可知,北部地区资源和中南部地区资源之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资源之间差异较小。该研究明确了寒地野生大豆中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异情况和组分之间的相关性,明确了不同来源地对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组分的影响,为大豆育种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关键词: 寒地野生大豆 游离氨基酸 变异系数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融合云平台和多源数据下农业生产优化分析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4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平台和多源数据成为农业生产优化的关键技术.以农业4.0为背景,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如何利用云平台集成气象数据、土壤信息、作物生长数据等,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决策.云平台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保证农业生产过程得以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和精准施肥.同时,通过对多源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模型建立,农业生产管理决策也将更加科学和有效.分析结果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农业4.0 云平台 多源数据 大数据分析 智能化管理


克拜地区早熟马铃薯品系筛选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早熟的马铃薯品系,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自育的 9 个品系进行了生育期、田间植株性状、块茎性状、淀粉含量及产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 个品系中筛选出 2 个早熟品系,生育期 77~78 d,半直立株型.其中克 202015-14 花冠紫色,块茎长椭圆形,红皮黄肉,芽眼浅,产量为3 393.36 kg·(667 m2)-1,淀粉含量 15.22 g·(100 g)-1.克 202015-122 花冠白色,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中等,产量为 3 491.75 kg·(667 m2)-1,淀粉含量 9.81 g·(100 g)-1.克 202015-76、克 202015-38、克 202015-69 和克 202015-135 综合性状较好,推荐进入下一年早熟、中熟品系筛选试验.其余 3 个品系由于产量或熟期未达到要求,后续试验中进行淘汰处理.


谷子育成品种萌芽期耐冷性综合评价
《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龙江地处高纬度地区,谷子播种后萌发期冷害频繁发生,造成出苗缓慢、出苗不齐、缺苗,是限制本地区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性因素,鉴定谷子耐冷性并筛选耐冷评价指标,可为耐冷谷子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并对谷子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52个谷子育成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12个萌发期冷胁迫处理,以发芽率为指标探讨了谷子萌发期耐冷性的适宜鉴定方法。低温胁迫后测量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芽长、根长、芽鲜重、根鲜重7个指标的耐冷系数,运用隶属函数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参试品种的耐冷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归类,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耐冷性预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 8℃低温处理7 d,谷子品种发芽率的变异幅度最大,能较好地鉴别品种间耐冷性差异,是谷子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的最适宜条件;低温胁迫后7个鉴定指标均低28℃对照处理,但各指标间降低程度不同;利用主成分分析将7个单项指标转化为3个独立的综合指标,主成分分析表明,芽长、芽鲜重和根鲜重最能代表谷子萌发期对低温胁迫后的响应情况,可作为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的评价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52个谷子品种划分为3类,筛选出嫩选14、朝谷14、蒙黑谷8号等17个高度耐冷品种,以及鲁谷7号、晋谷20等15个冷敏感品种,这些品种可为耐冷育种和谷子生产提供种质基础。


水禽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家禽科学 》 2024
摘要:近年来,我国水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世界上饲养水禽最多的国家。细小病毒是引起水禽疫病的重要病原之一,制约我国水禽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好水禽细小病毒病的防控,意义重大。本文概述了水禽细小病毒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旨在为该病的诊断及防控等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寒地水稻种质资源芽期耐冷鉴定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龙江省地处我国最北部,年平均气温全国最低,属于寒地稻作区,低温冷害是限制水稻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芽期耐冷性强弱影响着水稻直播出苗率的高低.为明确黑龙江省部分水稻品种芽期耐冷性强弱的分布情况,本研究选取38份龙粳系列及2份合江系列的水稻品种开展芽期耐冷性的鉴定研究.结果表明,40个品种中,芽期耐冷性强的品种有20份,最强的品种为龙粳10和龙粳25,死苗率均为9.33%;芽期耐冷性中等的品种有11份;耐冷性弱的品种有9份,其中以龙粳40耐冷性最弱,死苗率达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