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黑龙江省李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

摘要:李病虫害的发生可危害叶、花、果实、新梢等部位,引起落花、落叶、树体生长不良、果实商品性下降等问题。随着黑龙江省李种植面积的日益扩大,生产中病虫害发生也日趋严重,成为制约李树丰产、丰收与增效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李栽培的品质以及经济效益,针对黑龙江省李生产中为害较严重的病害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红点病、流胶病,虫害食心虫类、蚜虫类、叶螨类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李树 病虫害 危害症状 发病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下苜蓿生理代谢及抗寒基因差异分析

中国饲料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筛选适宜黑龙江西部地区种植的耐寒苜蓿种质材料,探究低温胁迫下苜蓿幼苗的生理响应机制,为苜蓿耐寒种质资源鉴定提供理论依据.以4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处理测定生理指标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相对电导率和基因NAC3、CAS18表达量,利用隶属函数评价筛选出耐寒苜蓿品种.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程度加剧,供试苜蓿品种的Pro、SS、MDA和电导率呈现升高趋势,SOD和P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重度胁迫时,肇东苜蓿的Pro、SS、SOD和POD均为最高,而电导率为最低;同时肇东苜蓿的NAC3、CAS18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运用隶属函数对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评价,得出苜蓿品种的抗寒强弱顺序为:肇东>皇后>420>赛迪.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幼苗期 低温 生理特性 抗寒基因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疮痂病抗病种质资源评价筛选

中国马铃薯 2024

摘要: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 scabies)近年在中国北方一作区、西南混作区、中原二季作区普遍发生,选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经济的防治方法。试验筛选对疮痂病具有抗性的马铃薯品种(系)材料。2022年利用自然病圃法对31个马铃薯品种(系)材料的疮痂病抗性进行评价鉴定并测定产量,2023年对筛选出的12份材料重复鉴定。2022年参试的31份品种(系)材料中,‘希森5号’‘Z496’‘Z740’‘Z759’‘Z760’‘Z812’‘Z917’‘Z962’‘Z1148’‘Z1152’‘Z1356’11份品种(系)材料具有疮痂病抗性,产量表现优异。2023年进一步测试鉴定结果表明,‘Z962’连续两年抗性鉴定结果为抗病材料(R),产量与当地主栽品种‘尤金’无显著差异;‘Z1148’‘Z1152’‘Z1356’‘Z740’‘Z760’‘Z917’产量高于对照品种,但仅‘Z740’产量与对照差异显著,对马铃薯疮痂病具有中等抗性(MR)。‘希森5号’和‘Z496’对疮痂病具有较强抗性,可作为杂交亲本材料进行疮痂病抗病育种创制杂交组合。研究筛选评价了31份马铃薯材料疮痂病抗性,为疮痂病抗病育种和病害防控提供基础材料。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系) 疮痂病 抗性评价 种质资源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对松嫩平原栽培羊草地生产性能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施氮对栽培草地生产性能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本研究以栽培羊草(Leymus chinensis)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施氮处理[N0 (0 kg·hm-2)、N1 (42 kg·hm-2)、N2 (84 kg·hm-2)、N3 (126 kg·hm-2)],通过连续两年(2018年、2019年)试验观测,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栽培羊草地的株高、干物质产量及土壤p 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氮后羊草的株高和干物质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施氮量为84 kg·hm-2 (N2处理)时表现最好,随后呈下降趋势。2018年和2019年,在N2处理下羊草的干物质产量较N0分别提高了43.20%(P <0.05)和22.15%。与N0相比,N2处理显著提高了2019年0-10 cm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但对p H影响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羊草的株高、干物质产量与土壤全磷、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与土壤p 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1)。综合分析,当氮肥施用量为84 kg·hm-2时,对松嫩平原栽培羊草地的羊草生产和土壤肥力改善效果最好。

关键词: 羊草 氮添加 刈割 生产能力 土壤肥力 松嫩平原 退化草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食性昆虫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

摘要:昆虫是地球上种类丰富、数量繁多的自然资源.可食性昆虫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已日渐成为人类重要的食品资源之一.通过查阅文献统计,我国可食性昆虫有324种,共分为11个目,其中以鳞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居多.可食性昆虫不仅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还具有独特的风味.因此,营养丰富的可食性昆虫资源不仅可以扩大人类对食物的选择范围,还可以作为一种替代食物来源.本文从可食性昆虫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矿物质等方面介绍其营养价值,从食品安全以及潜在的环境影响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可食性昆虫的安全性评价进展,探讨可食性昆虫作为新型食品的开发前景及挑战,提出了可食性昆虫食品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为可食性昆虫的后续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可食性昆虫 营养价值 矿物质 安全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3年黑龙江省奶业发展分析、预测和建议报告

现代畜牧科技 2024

摘要:该文通过对详实的数据和大量的奶业信息进行分析,从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2个环节总结2023年黑龙江省奶业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从短期和长期2个角度进行发展预测,着力阐述解决当前奶业危机的方法和措施,供奶业决策人员参考和奶业从业人员借鉴。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奶业 发展 分析 预测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新品种黑农84品质性状的环境稳定性分析

大豆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黑农84的品质稳定性,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分析了黑农84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种植的品质性状变异。结果显示:黑农84是具备高蛋白、低脂肪、高亚麻酸、高异黄酮、高蔗糖和低水苏糖特性的优质功能型品种。在检测的27个品质性状中,16个性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蛋脂总量,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维生素E含量,水溶性糖,γ-维生素E,δ-维生素E,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水苏糖含量)的变异系数小于10%,较为稳定。两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范围分别为1.08~1.98和1.07~1.73,平均值分别为1.62和1.59,其中α-大豆苷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1.98和1.73),棉子糖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最小(1.08和1.07)。黑农84品质性状聚类均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中蛋白质和α-维生素E含量较高,脂肪和异黄酮含量较低;第二类中大豆苷、m-大豆苷、α-大豆苷和m-染料木苷含量较低。黑农84优质性状的环境稳定性为该品种的遗传育种和加工应用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黑农84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环境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合玉2616

中国种业 2024

摘要:玉米新品种合玉2616是以合系728为母本、合系72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早发性强、产量高、抗逆性较强,脱水速度较同熟期品种快,适宜机械化收获,推广前景广阔。2022年10月通过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20038。对合玉2616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制种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早熟地区玉米育种提供一个不同的思路,促进其推广应用。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合玉261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北坝上大豆结瘤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挖掘适应坝上生态条件的高效结瘤大豆种质,鉴定调控大豆-根瘤菌共生结瘤的遗传位点和候选基因,提高大豆共生固氮效率。【方法】以包含260份大豆种质的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在河北坝上室外盆栽条件下接种根瘤菌菌株USDA110。以单株根瘤数量、单株根瘤干重数值作为表型数据,结合大豆260份种质基因型数据,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大豆共生结瘤相关基因。【结果】共检测到18个与大豆根瘤数量显著关联的SNP,分别位于第2、7、8、13、18和19染色体上。其中,位于第2染色体上的显著关联位点BARC_2.01_Chr02_43161654_A_G是控制大豆根瘤数量的主效位点(LOD=3.89),对该位点上下游共200 kb区间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在包含BARC_2.01_Chr02_43161654_A_G的连锁区间内,共获得10个调控大豆根瘤数量候选基因,通过单倍型分析发现,Glyma.02G243200不同单倍型所对应的材料之间的根瘤数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SoyBase数据库中查询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Glyma.02G243200在根毛中表达。该基因可能是影响大豆根瘤数量的关键基因。共检测到6个与大豆根瘤干重显著关联的SNP,分别位于第6、18和20染色体上。其中,位于第6染色体上的显著关联位点BARC_2.01_Chr06_6069381_G_A和BARC_2.01_Chr06_6192925_T_C是控制大豆根瘤干重的主效位点(LOD=3.49和LOD=3.35),对BARC_2.01_Chr06_6069381_G_A上游100 kb和BARC_2.01_Chr06_6192925_T_C下游100 kb区间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获得14个调控大豆根瘤干重候选基因,并进行单倍型分析。其中,Glyma.06G079600和Glyma.06G079900不同单倍型所对应的材料之间的根瘤干重具有显著差异(P<0.01,P<0.001),在SoyBase数据库中查询这两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Glyma.06G079600和Glyma.06G079900在根中表达。这两个基因可能是影响大豆根瘤干重的关键基因。【结论】在第2染色体上发现一个与根瘤数量显著相关的候选基因,在第6染色体上发现2个与根瘤干重显著相关的候选基因。

关键词: 大豆 根瘤菌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根瘤数量 根瘤干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牧1号羊草品种简介

青海草业 2024

摘要:针对寒区优质牧草种质资源匮乏的现状,通过野生羊草种质资源采集→优异单株选择→品种比较试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等一系列选育过程,选育了龙牧1号羊草品种。龙牧1号羊草具有抗寒性强、饲草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等特点,可作为寒旱区人工草地建植、“三化”草原治理及生态环境建设的优良草种。

关键词: 羊草 龙牧1号 品种 简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