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不同消毒液对寒地早粳稻花药离体培养结果的影响

北方水稻 2024

摘要:花药离体培养培育的植株是纯合体,可以在早世代选出所期望的性状并稳定遗传,使育种年限降低。花药离体培养操作过程中,消毒处理很重要。试验选用不同消毒液对F1代植株进行处理,结果表明:84消毒液和新洁尔灭都对F1代植株起到了一定的消毒作用,花药污染率分别为6.67%和7.78%,愈伤诱导率超过50%,均正常分化出绿苗。

关键词: 消毒液 花药离体培养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控制单果重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

摘要:轻果型材料1244(单果重22.59 g)和重果型材料MS-5(单果重814.97 g)配置杂交组合后获得F2∶3分离群体,采用插入缺失(InDel)标记对控制单果重性状的主效QTL位点sfw2.2进行精细定位,进一步对定位区间内的注释基因进行分析,以确定关键候选基因。结果表明:控制单果重性状的主效QTL位点sfw2.2定位在标记CY InDel11和CY InDel16之间,包含3个已知功能基因。其中,纤维蛋白合成相关基因MELO3C029669的相对表达量在两个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推测其为控制甜瓜单果重的关键基因。根据基因在亲本间的序列差异,开发特异性InDel分子标记BCYInDel13对30份甜瓜材料苗期进行单果重性状的检测,检测准确率可达到90%,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关键词: 甜瓜 单果重 InDel标记 q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新型肥料对大豆肥密效应及土壤酶活的影响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为研究2种新型肥料及其配套施用方法对大豆肥密效应及土壤酶活的影响,本研究以'中龙豆120'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施肥处理(空白施肥、正常施肥、低浓度硫代硫酸铵、高浓度硫代硫酸铵、0.5肥+铜大师、0.3肥+铜大师,分别记作 T1、T2、T3、T4、T5、T6)为主区和3个种植密度水平(15×104、20×104、25×104株/hm2,分别记作M1、M2、M3)为副区进行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施肥处理下,大豆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M2处取得最大值;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主茎粗、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株高、叶面积指数逐渐增大.在同一种植密度下,硫代硫酸铵处理较T1、T2相比增加了产量、叶面积指数、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但是降低了大豆株高、主茎粗与土壤脲酶活性,T3处理较T1、T2相比均增加了叶绿素含量,T4较T1相比增加了叶绿素含量;铜大师处理在M3密度下种植时相对T1、T2显著提高大豆产量但此时与其他种植密度相比整体产量较低,铜大师处理下大豆株高、主茎粗、叶面积指数及土壤酶活性趋势整体上均低于T1、T2,叶绿素含量呈相反的结果.综上所述:20万株/hm2时硫代硫酸铵处理是最优栽培模式,且在M2T4下达到产量最大值3200.00 kg/hm2,铜大师在大豆上的应用我们应做下一步探索.

关键词: 大豆 肥密 产量 生长 土壤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个野生黑木耳菌株的驯化栽培及评价研究

北方园艺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采自黑龙江省内的5株野生黑木耳菌株为试材,采用拮抗试验、液体培养、区域栽培测产试验等方法对黑木耳驯化及评价,研究了5株野生黑木耳菌株驯化条件、耳片形态、产量和生育期等性状,以期筛选出有潜力作为适合当地栽培的黑木耳菌株。结果表明:5株野生黑木耳菌株均可驯化出菇,各菌株在耳片形态、产量和生育期等性状上均存在差异,与对照菌株相比,mn148、mn150、mn29具有较高的生物量,ms36、mn150-1具有较多的色素分泌。菌株mn150为无筋品种,mn150-1、ms1、ms36为半筋品种,mn148和mn29为多筋品种。mn150、mn150-1具有较高的产量,有潜力作为适合当地栽培的黑木耳菌株,这5株野生材料为黑木耳育种工作提供了新的资源。

关键词: 黑木耳 野生菌株 种质资源 栽培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异抗咪唑乙烟酸谷子新品种龙谷37

中国种业 2024

摘要:龙谷37是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培育的龙谷31为母本、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提供的抗除草剂咪唑乙烟酸品系M909为父本配制组合,经南繁加代和系统选育而成的抗除草剂咪唑乙烟酸谷子新品种龙谷37.该品种在石家庄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优质食用粟鉴评会上,因米色鲜黄、商品性好被评为二级优质米,2022年3月10日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谷子(2022)230054.

关键词: 谷子 新品种 龙谷37 抗咪唑乙烟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露地油豆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

北方园艺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从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方面介绍了露地油豆角的栽培技术,该技术相较以往传统的露地油豆角种植方式,化肥施用量平均减少32.91%,农药平均喷施次数减少2.2次,油豆角667 m2平均纯利润增加575元,该技术为露地油豆角绿色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油豆角 化肥农药减施 病虫害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镰刀菌根腐病拮抗菌的筛选及生防效果

生物技术通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镰刀菌根腐病是世界范围内大豆生产上最具破坏性的土传病害之一,为获得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方法】从健康大豆根际土壤分离细菌,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胞外酶活性及促生特性对菌株进行鉴定分析,采用盆栽试验进一步测定菌株生防及促生效果。【结果】筛选出的4株芽孢杆菌和1株假单胞杆菌对F.graminearum的抑菌率均达到60%以上,对F.oxysporum,F.solani,F.longifundum以及 F.equiseti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发酵液及挥发代谢物均会影响F.graminearum的生长。5株拮抗菌具有产蛋白酶、纤维素酶以及葡聚糖酶的活性,解磷、解钾、固氮以及产铁载体的能力。综合以上测试结果,菌株20-8具有较强的抑菌及大豆促生效果。根据形态特征及16S rRNA序列分析,将菌株20-8鉴定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可以破坏F.graminearum菌丝体结构,无细胞发酵上清液可以显著抑制孢子萌发。室内盆栽防效测定结果表明,20-8的稀释发酵液对F.graminearum引起大豆根腐病的防效可达46.08%,并且促进大豆植株生长。【结论】筛选鉴定的暹罗芽孢杆菌20-8具有解磷、解钾、固氮以及产铁载体及多种胞外酶功能,其稀释发酵液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及大豆促生能力,菌株20-8可以用于防治F.graminearum引起的大豆根腐病。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拮抗细菌 分离鉴定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用玉米镰孢菌毒素污染控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

摘要:玉米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也是玉米进口国。在玉米总产量中,饲用玉米占比高达63%。镰孢菌毒素是影响饲用玉米品质,导致浪费的主要原因。控制饲用玉米中镰孢菌毒素污染对于降低养殖成本,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我国玉米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饲用玉米种植、收获、运储和加工过程中镰孢菌毒素污染关键控制点,以及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饲用玉米全产业链镰孢菌毒素的污染控制应以田间为源头,从产地环境到品种选择、从栽培技术到田间管理,都要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收获、干燥、运输、贮藏中间环节需明确条件与要求,降低加工过程毒素浓缩风险;加快建立饲料脱霉剂标准评价体系,从而推动脱霉剂市场良性发展,以此保障饲用玉米品质。

关键词: 饲用玉米 镰孢菌毒素 污染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精油的作用机理及其在仔猪肠道发育调控的应用

猪业科学 2024

摘要:植物精油属于新型无抗替代品的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肠道发育、改善肠道内环境、提高仔猪免疫力和抗炎的功能,因其毒性小、易降解,不会在动物体内残留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文章从植物精油的理化特性、植物精油对仔猪肠道发育的营养调控入手,旨在为开发仔猪无抗替代品提供理论依据。仔猪肠道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一个免疫调节器官,仔猪肠道的发育伴随着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2个早熟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的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12个玉米品种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旨在筛选出更适宜该地区主栽的玉米品种,为玉米生产者提供选种依据。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2个早熟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植株和穗部性状、抗病性、产量等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12个玉米品种中黑科玉17、佳禾18、三北102等3个品种的产量、抗逆性表现较好,但熟期略晚于对照德美亚1号,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限地区种植;益农玉14、哈育1001、先玉1219等3个品种熟期适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与对照德美亚1号熟期相当,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益农玉218、瑞富尔2号、东农270、罕玉33等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熟期与对照CS5101相当,产量除罕玉33略低外,其余品种产量均较高,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种植。

关键词: 早熟 玉米品种 农艺性状 评价 黑龙江省北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