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白浆土改良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影响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4
摘要:白浆土是我国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常见的一种低产土壤,其特点包括养分含量低、质地硬、透水效果差等。三江平原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面临着土壤肥力不足、水资源紧缺等挑战。针对白浆土的这些缺点,该文探讨了白浆土改良对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的影响。通过采用有机肥配施无机肥、覆盖种植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白浆土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改善土壤质地,促进作物生长和增产,同时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白浆土改良 土壤结构 可持续性 土壤保肥 土壤通透性 生态环境保护


裂褶菌发酵西洋参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西洋参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以西洋参为原料,利用裂褶菌固态发酵西洋参,提高西洋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并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本研究以西洋参中总人参皂苷含量为指标,先从 3种裂褶菌菌株中筛选出 2号菌株作为固态发酵西洋参用菌.再对影响裂褶菌西洋参发酵物的总人参皂苷含量的 4个因素(发酵温度、裂褶菌接种量、pH和发酵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结果基础上,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一步优化裂褶菌固态发酵西洋参工艺,确定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裂褶菌接种量 10.90%,发酵温度 31℃、发酵时间 10 d,发酵pH5.9.在上述条件下,裂褶菌西洋参发酵物的总人参皂苷含量为 10.28%,粗多糖含量为 12.85%,总黄酮含量为0.67%,均比未发酵西洋参的高.并且大分子人参皂苷Rb1、Rg2 和Re含量降低,小分子人参皂苷Rg1、Rc、Rb2、>、Rd、Rg3、s-Rh2、r-Rh2 和拟人参皂苷CK含量升高.其中,稀有人参皂苷Rg3、s-Rh2、r-Rh2 和拟人参皂苷CK为新出现皂苷.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裂褶菌西洋参发酵物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 值分别为31365和 10910 μg/mL,均强于未发酵西洋参.本研究证明了裂褶菌固态发酵西洋参提高了总人参皂苷、粗多糖、总黄酮和稀有人参皂苷的含量,增强了抗氧化能力,为西洋参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西洋参 裂褶菌 固态发酵 响应面 人参皂苷 抗氧化


42%精异丙甲草胺·异噁唑草酮·莠去津悬乳剂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为了明确玉米田土壤封闭的三混除草剂 42%精异丙甲草胺·异噁唑草酮·莠去津悬乳剂在不同剂量处理下对杂草的防效和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设计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精异丙甲草胺·异噁唑草酮·莠去津悬乳有效成分用量1 890~2 205 g·hm-2 在玉米播后苗前施用,对玉米田主要杂草稗草、藜、本氏蓼、苘麻等杂草均有较好效果.施药后 40 d,对试验玉米田杂草总草的株数防效为 86.8%~95.0%,鲜重防效为 88.9%~96.5%.各个剂量处理后的 20d和 40d及抽雄期,玉米均未出现药害,同时对其他非靶标生物无影响.各药剂处理区与空白对照相比玉米产量均增产显著,增产率为 74.4%~81.4%.说明土壤封闭除草剂 42%精异丙甲草胺·异噁唑草酮·莠去津悬乳剂在对玉米安全的同时对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效.用于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时,适宜的施药剂量为 4 500~5 250 mL·hm-2(有效成分用量 1 890~2 205 g·hm-2).
关键词: 玉米 精异丙甲草胺·异噁唑草酮·莠去津悬乳剂 除草剂 杂草防效 产量


紫菜提取物对热应激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探讨紫菜提取物对夏季热应激时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选取体重(680±14)kg、泌乳天数(259±49)d、产奶量(25.89±1.55)kg及乳成分相近的荷斯坦奶牛 10 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5 头.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试验组在TMR基础上每头添加紫菜提取物 15 g/d,连续添加 30 d,用阿菲金(Afimilk)系统自动记录每日产奶量,停止添加后再连续记录产奶量 30 d;试验前、试验 30 d分别取血和乳样,测定血清中氧化还原指标和乳成分含量.结果发现:添加紫菜提取物 15 d时,试验牛发生热应激并使产奶量降低了 34.31%,试验组产奶量的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提前 2 d;与试验前相比,持续添加紫菜提取物 30 d后,试验组奶牛产奶量连续 2 个月均提高(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P<0.01、P<0.05),丙二醛含量降低(P<0.05);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上升(P<0.05),体细胞数下降(P<0.01).由此可见,添加紫菜提取物 15 g/d持续 30 d,能够缓解夏季热应激所致产奶量降低且能明显改善牛乳品质.


植物精油对西门塔尔公牛血清抗氧化性能和直肠微生物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植物精油(PEO)对西门塔尔公牛血清抗氧化性能和直肠微生物的影响。选择56头体重(564.39±7.09) kg、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公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CK)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 (PEO1)、1.0 (PEO2)、1.5 (PEO3) g/(头·d)的PEO。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试验第30 d,PEO2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CK组(P<0.05)。试验第60 d,PEO2组、PEO3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PEO2组、PEO3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CK组和PEO1组(P<0.05)。PEO对Chao1指数(Chao1)、物种观察指数(Observed_species)、香农指数(Shannon)和辛普森指数(Simpson)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直肠微生物门水平上,PEO对各菌门的相对丰度无显著影响(P>0.05)。在直肠微生物科水平上,PEO1组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K组(P<0.05)。PEO2组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PEO1组和PEO3组(P<0.05)。在直肠微生物属水平上,PEO3组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和PEO2组(P<0.05)。PEO2组丁酸弧菌(Butyrivibrio)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PEO1组和PEO3组(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PEO可以提高西门塔尔公牛血清抗氧化性能,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以1.0 g/(头·d)为适宜添加量。


在线混药技术的发展与优势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4
摘要:施药是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人工预混药对操作人员和生态环境存在危害,且易造成剩余药液浪费,更无法随时调整药液浓度.在线混药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论述了在线混药优势,分析了射流式、水力比例泵注入式、直接注入式几种在线混药的方式以及优缺点,随着施药方式的不断升级换代,必将会促进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也必将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物种多样性与分布格局
《植物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东北地区是中国野生茶藨子属(Ribes L.)重要的分布区之一,很多资料对该区茶藨子属的记载是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急需对该地区野生茶藨子属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进行实地考察,查阅《中国植物志》《东北植物检索表》《东北维管束植物考》等志书,相关论文和植物名录,以及植物智、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和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等网站,结果表明: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共有6个亚属22种(含8个变种).黑龙江省野生茶藨子属种类最多,有12种2变种,吉林省有8种4变种,辽宁省有5种4变种,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有7种2变种.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地区、小兴安岭地区、长白山区和辽东半岛沿岸及岛屿;东北地区该属种类和亚属的数量在水平分布上具有一致性,小兴安岭地区的野生茶藨子属无论在种数上还是在亚属的数量上都是最多的,是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东北北部地区的茶藨子属以两性花类群为主,而东北南部地区多为单性花类群.该属从低海拔(≤200 m)到高海拔(1 800~2 100 m)均有分布,且多数种类集中分布于海拔300~800 m.该属特有现象十分明显,国内区域特有种多达15种(含6变种),占比68%.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且发展潜力巨大,但其生存环境面临威胁,应当密切关注其种群数量及分布区域的动态变化,以便采取措施及时予以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