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河南省农科院财务管理工作回顾与探索
《河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总结了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建院以来财务管理的经验,分析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今后加强财务管理的努力方向。


猪囊尾蚴排泄分泌抗原Ts8B1蛋白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
《华北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培养基、温度、诱导时间I、PTG和氨苄青霉素终浓度以及诱导前后温度变化等不同条件对重组菌菌体生长和融合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以期获得猪囊尾蚴排泄分泌抗原(ES Ag)Ts8B1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最大表达量。结果显示,使用TB培养基于37℃培养3 h后,采用终浓度为0.2mmol/L的IPTG和200mmol/L的氨苄青霉素在32℃过夜诱导培养,pGEX-6p-1/Ts8B1融合蛋白表达量最大,表达的融合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3%。SDS-PAGE表明pGEX-6p-1/Ts8B1融合蛋白大小约为33 kDa,与预计的分子量大小一致,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其能与猪囊尾蚴多克隆抗体起特异性反应,并获得最大产量的融合蛋白。为研究其在猪囊尾蚴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奠定了基础。


玉米光周期敏感特性研究及长日照光周期诱导差减文库构建
《玉米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热带玉米自交系CML288为材料,通过对比研究表明,CML288对光周期非常敏感。通过长、短日照挪移试验发现,CML288短日照处理条件下,6~7叶期是光周期反应最敏感时期,7~9叶期是光周期敏感持续期,但敏感效应明显减弱。以CML288敏感期叶片与茎尖为材料,利用SSH技术构建了对长日照敏感而特异表达的基因文库,3000多个单克隆被有效富集。对差减文库中分离的64个特异表达EST序列分析表明,16个EST序列与玉米已知功能的蛋白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41个序列与其它物种编码序列同源性较高;7个EST没有同源的序列,可能代表了新基因。


磺胺间甲氧嘧啶残留阻断ELISA试剂盒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制磺胺间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SMM)残留快速检测阻断ELISA试剂盒(SMM-Kit),为有效治理磺胺间甲氧嘧啶的滥用,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成功研制SMM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的基础上,应用阻断ELISA试验原理研制SMM-Kit,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SMM-Kit标准曲线呈典型的S型,相关系数R2=0.992 8,符合4参数logit曲线拟合,线性检测范围为1.33~389.9μg/L,灵敏度为3.57μg/L,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7.07μg/L。牛奶样和猪尿样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1.5%和92.0%,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5%;基质对SMM-Kit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大;SMM-Kit与其他磺胺类药物的交叉反应性<1.7%,表明其与其他药物几乎无交叉反应性;试剂盒在4℃可保存6个月。【结论】成功地研制出了SMM-Kit,在牛奶和猪尿液样品中的初步应用证明,该试剂盒灵敏度、准确度高,特异性强,可低温保存6个月。
关键词: 磺胺间甲氧嘧啶 单克隆抗体 阻断ELISA 快速检测试剂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