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春兰的品鉴

中国园艺文摘 2016

摘要:春兰是中国兰花中栽培历史最悠久、人们最喜欢的种类之一。古人认为春兰"香"、"花"、"叶"三美俱全。文章介绍如何鉴赏春兰的主流瓣型,包括荷瓣、梅瓣、水仙瓣等,为爱兰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春兰 荷瓣 梅瓣 水仙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果实采后主要病害及贮藏前保鲜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2016

摘要:草莓口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极受人们喜爱。但草莓果皮极薄、组织娇嫩、柔软多汁,采摘、搬运和贮藏过程中易受机械损伤,从而腐烂变质。本文介绍了草莓采后主要病害,并提出了若干草莓采前保鲜技术要点。

关键词: 草莓 采后病害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绿色食品番茄设施标准化生产技术

蔬菜 2016

摘要:为促进河南省番茄种植健康发展,提升番茄产品档次,结合河南实际生产情况和气候环境特点,综合国家绿色食品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绿色食品番茄生产技术规程,包括相关术语、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及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

关键词: 绿色食品 番茄 标准化 设施 生产 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和施氮量对玉米品种俊达001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在中等肥力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播期和施氮量对俊达001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以玉米品种俊达001为试验材料,研究4个施氮量(225、375、525、675 kg/hm~2)和3个播期(6月2日、6月10日、6月18日)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种植密度67 500株/hm~2条件下,俊达001高产的最适施氮量为525 kg/hm~2,最适播种期为6月2日。[结论]该研究探索出俊达001高产的最佳播期和施氮量,为其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俊达001 施氮量 播期 产量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o2与淀粉合成突变基因互作对子粒赖氨酸含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o2、sh2、su1、wx 4个基因的郑58近等基因系品质基因聚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对聚合材料子粒中赖氨酸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分析o2与淀粉合成突变基因互作对子粒赖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材料赖氨酸含量介于0.35%~1.05%,郑58子粒赖氨酸含量为0.28%,存在显著差异。o2与淀粉合成缺陷型突变基因(sh2、su1)互作可以显著增加赖氨酸含量,3个基因聚合的基因型o2sh2su1赖氨酸含量最高,为1.05%;其次为sh2o2和su1o2基因型,聚合材料粒重均不同程度下降。o2与淀粉修饰型突变基因(wx)互作赖氨酸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su1o2以及su1o2wx既具有相对较高的赖氨酸含量,又保持一定的粒重。

关键词: 玉米 高赖氨酸 基因互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殖激素诱导小尾寒羊同期发情效果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比较不同生殖激素组合对小尾寒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采用国产孕酮阴道海绵栓+PMSG+PG(Ⅰ组)、CIDR+PMSG+PG(Ⅱ组)和2次氯前列醇法(Ⅲ组)对478只小尾寒羊进行同期发情研究。结果表明,Ⅰ组和Ⅱ组母羊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1.1%和83.5%,人工授精后受胎率分别为75.3%和83.2%,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同期发情率94.9%,与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人工授精后受胎率80.6%,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3种处理方法导致母羊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8.2%、3.0%和0。综合考虑3种处理方法的同期发情效果、受胎率和药品成本,国产孕酮阴道海绵栓可替代CIDR在生产中大范围使用。

关键词: 生殖激素 孕酮阴道海绵栓 氯前列醇 同期发情 小尾寒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梨一号二主枝水平棚架整形修剪技术

果农之友 2016

摘要:中梨一号是一个优良的早熟品种,具有自花结实、丰产性好、品质优等优点。但是,由于幼树长势强旺,较难成花;但进入结果期后,当年生枝也极易形成腋花芽。通过多年实践与观察,认为中梨一号是一个非常适于棚架栽培的优良品种。现将其整形修剪要点总结如下。1中梨一号的特点(1)中梨一号的特点是生长势强,当年新梢可长到1~2米,上架快,适合棚架栽培模式。(2)幼树难成花,但进入结果期后极易形成花芽,一年生枝缓放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起垄覆盖秸秆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在花生起垄种植方式下,研究了秸秆覆盖方式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覆盖秸秆相比,秸秆覆盖降低了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减少了花针期、结荚期、饱果期花生叶片SPAD值的含量,不利于花生根瘤菌的形成,降低了花生不同部位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减少了花生对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其中,垄沟覆盖秸秆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较小,产量降低181.4 kg/hm~2,降低幅度仅为3.9%。试验条件下,小麦秸秆覆盖量为4 500 kg/hm~2,花生能获得较高的荚果产量和氮、磷、钾的积累量,分别为4 481.0,234.6,33.5,112.5 kg/hm~2;垄沟覆盖秸秆种植花生是既能够充分利用小麦秸秆资源,又能保证花生丰产的合理栽培方式。

关键词: 起垄耕作 秸秆覆盖 花生 生长发育 养分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带状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试验在大田条件下,设置带状播种(带宽20、40、60、100 cm,行距20 cm)、全区撒播(幅宽270 cm)等播种方式,研究了种子分布带对冬小麦的群体动态、产量以及产量三要素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播种宽度的增加,穗数和各生育期单株分蘖数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播种宽度20 cm时,单株分蘖数和穗数最少,全区撒播时单株分蘖数和穗数最多,千粒重和穗粒数的变化趋势与公顷穗数相反,播种宽度20 cm时,千粒重和穗粒数最大,全区撒播时最小。产量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播种宽度20~60 cm时,增产效果最好,当全小区撒播时,产量最低。综上所述,适当宽幅播种有利于小麦群体生长和产量提高,分蘖成穗率和产量比等行距播种和撒播高,本试验条件下,60 cm宽幅播种分蘖多,成穗率高,产量最高。

关键词: 冬小麦 宽幅播种 分蘖成穗 群体结构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烟碱类杀虫剂防控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对韭蛆的防控效果及使用安全性,采用韭菜根际撒施毒土的施药方法,研究了新烟碱类杀虫剂1次用药对韭蛆的持效期和防控效果,并对韭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韭菜萌芽或收割后2~3 d用吡虫啉或噻虫嗪630 g/hm~2撒施于韭菜根际处,对韭菜保株和防治效果分别为80.54%~95.83%和91.57%~96.36%,持效期在88 d以上,韭菜中吡虫啉农药残留低于我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我国尚未对噻虫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与常规药剂毒死蜱2 250 g/hm~2相比较,减少用药次数2~3次。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大棚韭菜扣棚前以630 g/hm~2施用吡虫啉1次,可有效控制棚中2~3茬韭菜上韭蛆危害,保株效果为81.27%~92.40%;小拱棚制种田以630 g/hm~2施用吡虫啉或噻虫嗪2次即可防控韭蛆周年危害,保株效果为87.63%~97.28%。由此可见,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是替代有机磷药剂防治韭蛆的理想药剂。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新烟碱类杀虫剂 韭菜 防控效果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