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施氮时期对糜子光合特性和各器官氮素含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以晋黍9号为材料,通过分析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不同器官氮素含量及其相关系数,研究了施氮时期对糜子光合特性和各器官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期施氮较一次性施氮特别是花期施氮能明显提高糜子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不同器官氮素含量,花后10 d增加效果最明显,分别增加了3.33%~20.85%,1.35%~18.13%,0.99%~20.85%;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处理的氮素含量基本呈现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但在糜子叶片中,N3,N4和N5处理在开花期—花后10 d期间氮素含量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7.20%,10.20%和9.91%;花期以后不同处理光合色素含量和不同器官氮素含量大小都表现为N4>N5>N3>N2>N1>N0。研究表明,基肥、拔节肥、开花肥按2∶4∶4施氮,可以有效地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加光合色素含量和氮素含量。

关键词: 施氮时期 糜子 光合色素 净光合速率 氮素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谷子农艺性状及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覆盖方式处理对谷子农艺性状及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对不同覆盖处理和平地裸播谷子进行出苗率、株高、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氮含量、光合生理指标测定,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不同覆盖方式均能在不同程度提高旱作谷子农艺性状和光合生理指标;覆盖白色地膜可明显加快谷子发育进程,缩短生育期;覆盖黑色地膜可以最大幅度提升谷子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投比。[结论]该研究可以为谷子不同覆盖方式的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旱地谷子 白膜覆盖 黑膜覆盖 秸秆覆盖 光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乳酸食醋酿造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酿造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多年来,人们对食醋的认知一直停留于一种含有醋酸的酸味调味品阶段,忽略了食醋中不挥发酸对食醋风味的贡献。国内外食醋酿造技术研究进展显示,东西方食醋因原料、工艺差异,食醋中的有机酸成分存在很大差异,东方谷物醋较西方果醋风味丰富,尤其是食醋中的主要不挥发酸成分-乳酸对调节食醋风味协调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食醋酿造过程中,可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对关键工艺环节进行特定乳酸菌种及代谢产物的靶向调控,调节食醋中醋酸与乳酸的合理配比。通过提升不挥发酸在总酸中所占的比例,增加具有醇厚味感的乳酸含量,减少醋酸对味觉的刺激,使食醋口感更加绵酸柔和,可全面提高食醋风味品质,为未来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

关键词: 乳酸 乳酸菌 食醋 挥发酸 不挥发酸 酿造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六出花的再生繁殖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为提高六出花(Alstromeria aurantiaca)的繁殖效率,以其顶芽和叶片为外植体材料,比较不同试验时间外植体的筛选诱导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行种子萌发及分株繁殖试验,初步建立六出花分株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顶芽初代培养以MS+6-BA 5.0 mg/L+NAA 1.0 mg/L培养基为最佳;生根培养以3/4MS+NAA 0.2 mg/L+IBA 0.5 mg/L为好;种子发芽试验基质选择以泥炭:沙:蛭石=1:1:1,(22±2)℃左右环境下3周,再放入5℃左右冰箱中处理3周最佳,分株繁殖最适合的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3:2:1。分株繁殖选取生长健壮、花色鲜艳、无病虫害的植株,分株时的温度应控制在(22±2)℃。

关键词: 六出花 组培 分株繁殖 盆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机械化生产酿造高粱汾酒粱1号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汾酒粱1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自选矮秆不育系A2SX40A为母本,自选矮秆恢复系R91624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高粱品种。该品种生育期为127 d,粗淀粉75.65%,具有植株低、分蘖力强、抗性好、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区种植。该品种在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审杂(认)2015004],定名为汾酒粱1号。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繁、制种技术要点,以期推广利用该品种。

关键词: 机械化 高粱 杂交种 选育 汾酒粱1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物候期栽培远志的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

药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不同物候期栽培远志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是影响远志生产实践中最佳采收期确定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数字基因表达谱(DGE)技术对不同物候期(花果期、枯萎期、休眠期)的栽培远志进行分析,从中找到被注释到与远志中化学成分生物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利用RT-q PCR(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代表性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之后采用基因表达相关分析预测参与远志皂苷生物合成下游途径的关键酶(CYP450s与UGTs)。结果表明:1在花果期→枯萎期→休眠期的发育过程中,远志中共同表达下调的基因数量要高于上调的数量;2与三萜皂苷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有6条(HMGS、PMK、FPPS、SQS、SE和β-AS),而与苯丙素类(黄酮类、木质素类)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有5条(PAL、C4H、4CL、CAD和peroxidase);3与枯萎期、休眠期相比,花果期远志中的皂苷类、酮类和木质素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量最多;4 UGT83A1和CYP716B1、CYP98A3、CYP86B1、CYP94A1可能是参与远志皂苷生物合成下游途径的部分关键酶。本研究从转录水平上佐证了栽培远志传统采收期的正确性,并为今后远志皂苷生物合成关键酶(CYP450s与UGTs)的基因克隆及功能验证奠定了科学基础。

关键词: 远志 物候期 数字基因表达谱 皂苷 生物合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在73个小麦品种中的有效性评价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发掘小麦抗穗发芽种质资源,并对与抗穗发芽相关的分子标记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对73个国内外小麦品种进行了穗发芽抗性鉴定,同时利用4对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Vp-1B3、wmc104、Xbarc170、Xgwm155)对上述品种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73个品种的穗发芽抗性差异明显,发芽指数变化范围为0.29%~88.48%,其中13个品种的发芽指数小于10%。分析发芽指数与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表明,Vp-1B3标记与穗发芽抗性相关,wmc104、Xbarc170、Xgwm155标记与穗发芽抗性相关性不显著。烟农23、兰考181、陕农33、西农585、美105、美231、PBW550、DL788-2等8个品种为具有Vp-1Bb基因型的高抗穗发芽品种。

关键词: 小麦 穗发芽 发芽指数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不同桃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2016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通过测定3个不同品种桃树(大久保、美香桃和桃王九九)的光合特性,对3个不同品种的桃树进行光合特性的研究和测定,包括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细胞间隙CO_2浓度(Ci)及温度等,分析了不同品种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桃王九九的Pn值在一天中最高,其次是美香桃,大久保较低。桃王九九的E值在一天中最高,其次是美香桃,大久保值也较低。桃王九九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大久保,美香桃与其他两个品种差异不显著。桃王九九的蒸腾速率也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桃王九九的气孔导度较高,美香桃次之,大久保最低。光合有效辐射、细胞间隙CO_2浓度、叶表面温度、相对湿度和进气CO_2浓度的日变化,3个桃品种的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桃树 净光合速率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糜黍品种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农学学报 2016

摘要:旨在通过对不同糜黍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探讨高产育种途径。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灰色关联度法进行与产量相关的主要农艺性状关联排序。结果表明:18个糜黍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生育期>株高>出糜率>单穗重>支穗数>穗长>千粒重>单穗粒重。鉴选出比对照‘晋黍4号’增产20%以上的糜黍品种6个,产量最高的是‘灰软糜子(安塞)’4262 kg/hm~2,比对照(3209 kg/hm~2)增产高达31.11%。不同糜黍品种要获得高产,在栽培技术上要适当延长生育期,通过密度调控株高和支穗数,增大出糜率,使群体和个体都达到生长发育的最佳状态。

关键词: 糜黍 品种鉴选 聚类分析 灰色关联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和综合防治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猪鼻炎性传染疾病,以鼻甲骨萎缩为特征。该病在世界各国普遍发生,可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病原、流行特点、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治等方面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广大生猪养殖户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诊断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