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藏药印度獐牙菜化学成分研究
《中草药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藏药印度獐牙菜Swertia chirayi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印度獐牙菜8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包括2个酮、4个三萜、3个裂环烯醚萜和3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5,8-三羟基-3-甲氧基酮(1)、1,3,5,8-四羟基酮(2)、齐墩果酸(3)、4-epi-hederagenin(4)、2-epi-corosolic acid(5)、熊果酸(6)、当药苦酯苷(7)、swerimilegenin I(8)、红白金花内酯(9)、儿茶酚(10)、丁香酸(11)、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12)。结论化合物4、5、11首次从獐牙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9首次从印度獐牙菜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印度獐牙菜 酮 三萜 裂环烯醚萜 4-epi-hederagenin 当药苦酯苷 红白金花内酯 儿茶酚 丁香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不同时相高分一号卫星影像的水稻种植面积监测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优点。为了分析在水稻生育期内不同时相的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对水稻识别的影响,以江苏省建湖县为研究区域,选用2014年7月21日至2014年10月24日期间5景空间分辨率为16 m的高分一号卫星影像,采用ISODATA分类与人工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提取各时相的水稻种植面积,并以地面实测GPS水稻样方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5个时相的水稻种植面积精度都在86%以上,10月15日精度达到最高,为90.391%,说明利用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可以用于监测水稻种植面积且精度较高,在农业遥感监测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遥感监测 高分一号卫星 不同时相 水稻种植面积 江苏省建湖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褐藻胶降解菌的筛选与产酶条件优化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从天然腐烂海带中筛选得到一株高效褐藻胶降解菌株53#,经形态学观察和16S r RNA鉴定,确定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garidevorans。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p H、温度、Na Cl浓度和海藻酸钠初始浓度为影响因素,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得到53#菌的最佳产酶条件:p H=8,25℃,Na Cl浓度15 g/L,海藻酸钠初始浓度15 g/L。在最佳产酶条件下,褐藻胶裂解酶最大酶活可达390.53±17.32U/m L。筛选得到的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garidevorans 53#具有易于培养、产酶速度快和酶活力高等优点,能够实现褐藻胶的高效糖化,在褐藻生产生物乙醇领域具有潜在利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应用技术,感病品种在中等肥力土壤、天气等条件适合小麦赤霉病发生时,比较研究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WP)不同用药次数及不同施药器械对小麦赤霉病感病品种病害防效、小麦产量及小麦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随防治次数增加而提高,同时产量增加2%~30%,喷施3次药剂处理小麦,DON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采用电动喷雾器、机动喷雾器于小麦未扬花期喷施药液1次较采用手动喷雾器可显著提高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和小麦产量,但对小麦DON含量无明显影响。因此,生产上小麦赤霉病流行年份应用80%戊唑醇WP防治,宜采用电动喷雾器或机动喷雾器于扬花10%、扬花100%各喷药1次,防效理想,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 戊唑醇 小麦赤霉病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施药器械 产量 扬花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CRISPR/Cas9系统定向改良水稻粒长和穗粒数性状
《中国水稻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已成为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拟对GS3和Gn1a功能缺失突变对目标性状的改良效应进行分析,以期为培育高产水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CRISPR/Cas9系统,以控制粒型基因GS3和控制每穗粒数基因Gn1a为编辑对象,构建了共敲除载体p C1300-2×35S::Cas9-g~(GS3)-g~(Gn1a)a,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4个优质水稻品种,分析了基因突变的特征和相应农艺性状。【结果】构建的敲除载体成功地实现了对GS3和Gn1a基因的定点编辑。在4个转化受体的T_0代均分别获得了gs3和gs3gn1a的移码突变体。对T_1 代中无选择标记突变体的农艺性状分析表明,突变体gs3和gs3gn1a与野生型相比粒长变长,千粒重增加;突变体gs3gn1a与突变体gs3相比,每穗粒数显著增加。【结论】利用CRISPR/Cas9系统进行水稻基因编辑可以快速改良品种的目标性状,在水稻品种的定向改良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水稻 GS3 Gn1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株生物学特性不同的新城疫病毒La Sota毒株诱导DF-1细胞天然免疫反应的比较
《畜牧与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两株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新城疫病毒La Sota毒株(La Sota参考毒株AV1615;La Sota突变株P2M1)引起的宿主天然免疫反应的差异,将两个毒株分别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DF-1),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LR3、TLR7、MDA5等受体的mRNA及蛋白表达;ELISA及免疫荧光检测细胞核转录因子IRF3的含量及其磷酸化水平;蛋白芯片检测40种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并用ELISA验证部分与炎症、抗病毒等相关的细胞因子在细胞上清中的含量差异。结果显示,La Sota参考毒株AV1615感染细胞后,诱导产生的TLR3、TLR7、MDA5的mRNA及蛋白含量显著高于La Sota突变株P2M1(P<0.05)。La Sota感染细胞后12 h,IRF3及其磷酸化水平、细胞上清中大部分细胞因子(31/40)的表达高于P2M1感染组。结果说明,两株La Sota毒株在诱导DF-1细胞的天然免疫反应方面存在差异,这可能是La Sota P2M1在鸡胚中更容易增殖的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磷农药广谱抗原表位多肽的制备及应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广谱型单克隆抗体筛选十二肽噬菌体展示库,获得能够模拟有机磷类农药抗原表位的十二肽,建立了一种间接竞争ELISA方法用于检测多种有机磷类农药。结果表明,获得的特异性多肽氨基酸序列为HPAPDHSSQSHQ,呈现出较好的抗原性、亲水性及表面可及性,可广谱模拟有机磷农药抗原表位。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有机磷农药通用结构半抗原(BPB)的IC50和IC10分别为1.776μg/ml及0.358μg/ml,与对硫磷、蝇毒磷、乙拌磷、辛硫磷、喹硫磷和三唑磷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58.74%、44.93%、52.03%、43.98%、36.82%和4.87%。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绿色、广谱、高效的特点,是一种新型有机磷类农药累积毒性检测技术。
关键词: 有机磷类农药 噬菌体展示十二肽库 模拟抗原表位多肽 间接竞争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