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转拟南芥AtKup1基因高含钾量烟草获得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取拟南芥幼根总RNA,进行RTPCR逆转录,产物测序,将其构建到含Km(带内含子)筛选标记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上,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AtKup1基因导入烟草,对转化子进行PCR扩增、GUS染色、Southern杂交和AtKup1基因mRNA荧光定量PCR分析,并进行烟叶内在成分化验分析。PCR获得2100bp左右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证实扩增产物序列与拟南芥AtKup1基因(GenbankNo:AF029876)一致;得到GUS染色阳性的AtKup1基因转化烟草材料29株。经PCR扩增、分子杂交检测证实AtKup1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烟草的基因组,荧光定量PCR分析可以在幼根中检测到AtKup1基因的mRNA转录。烟叶含钾量化验结果表明导入的AtKup1基因在转化材料中成功表达,使烟叶含钾量提高约45%。


用3AB-ELISA鉴别猪口蹄疫病毒感染与疫苗免疫猪的研究
《中国兽医科技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肠埃希氏菌表达的口蹄疫病毒(FMDV)非结构蛋白3AB(FMDV 3AB)多肽为抗原,A G蛋白 辣根过氧化物酶为酶结合物,过氧化氢 四甲基联苯胺为底物溶液,建立了一种可鉴别FMD感染与灭活疫苗免疫猪血清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 ELISA),即3AB ELISA。通过对1779份健康猪、免疫猪及人工感染猪血清的检测,确定了该I ELISA的阳性 阴性判定临界值。该检测方法比VIAA AGID法检出率高,尤其是采用A G蛋白酶结合物后操作更简便。
不同寄主植物对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发育历期和产卵量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25℃恒温条件下,分别采用菜豆(Phaseolus vulgarisL inn.)、茄子(Solanum m elongenaL inn.)、月季(Ro-sa chinensisJacq.)、桃树(Amygdalus persicaL inn.)和转B t基因抗虫棉(transgen ic B t cotton)等5种植物饲养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和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Boisduval)),观察它们在这些寄主上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上的2种叶螨发育历期及产卵量略有差别,但2种螨都是在桃树上的发育历期最短,在菜豆上的雌成螨5日产卵量均最高。综合发育历期和产卵量两个因素来看,菜豆和桃树为二斑叶螨的最佳寄主;朱砂叶螨在菜豆、茄子和桃树上发育最适合。2种叶螨相比较,适宜的寄主植物略有不同。


SSR标记技术在甜瓜杂交种纯度检验中的应用
《园艺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两个甜瓜杂交品种(系)‘东方蜜1号’和‘01-31’及其亲本为材料,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杂种与其双亲之间扩增谱带的多态性,以甄别真假杂种。所试验的23对SSR引物中有8对引物分别在两个甜瓜杂交种和其双亲之间存在扩增多态性,表现为:多数SSR引物对自交系的扩增只出现1条带,但部分引物在某些自交系中扩增出2条带,杂交种条带均为父母本的互补型,很适合做杂交种纯度鉴定。用引物M6对‘东方蜜1号’和引物M17对‘01-31’各100粒单种子进行SSR鉴定,所测纯度分别为100%和96%,与田间纯度99·6%和96·2%非常接近,显示出SSR标记技术在甜瓜杂交种子纯度的室内快速检测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灵芝胞内三萜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微生物学通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摇床培养实验,从22个灵芝菌株中筛选出三萜高产菌株GL31,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该菌株生产胞内三萜的发酵条件,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初始pH,装液量,接种量,发酵时间等。同时研究了GL31发酵过程中生物量、胞内三萜含量及胞内三萜产量的变化曲线,发现该菌株在摇床培养过程中第84h时菌丝内三萜产量高达3.51×102g/100mL;另外先摇床培养84h后再静止培养144h的菌丝三萜含量,菌丝三萜产量分别比仅摇床培养84h的菌丝三萜含量,菌丝三萜产量提高了48.6%和65%,该结果说明静置培养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菌丝总三萜的含量。且将两种发酵方式菌丝总三萜的最高产量比较,发现先摇床后静置培养的菌丝总三萜最高产量高于仅摇床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