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南疆棉区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性表达及对节肢动物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 0 0— 2 0 0 1年在新疆喀什叶城县研究了转 Bt基因棉 MD- 80不同发育阶段对棉铃虫的抗性表达和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果表明 :1)转 Bt基因棉棉叶对棉铃虫初孵幼虫有 2个抗性高峰即 5月中下旬和 7月底 ,抗虫性分别为 94 .5 %和 83.3% ,8月份抗性最低 (2 2 .7% ) ,而河南的研究表明 8月份正是第 2个抗性高峰 ,抗虫效果高达 93. 8% ;2 ) 7月上旬棉株不同器官抗棉铃虫的强弱依次为 :棉苞叶 (96 .7% )、棉蕾(74 .2 % )、花瓣 (6 0 % )、棉叶 (5 0 .2 % )、棉铃 (30 % )、花蕊 (2 6 .8% ) ;3)转 Bt基因棉对不同龄期棉铃虫抗性随着龄期的增大而降低 ;4 )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均匀度顺序依次为普通棉对照田 (不进行任何防治 ,0 .770 6和 0 .1883)、Bt棉药防田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 ,0 .396 8和 0 .0 931)、Bt棉自控田 (仅依靠自然天敌控制害虫 ,0 .2 2 11和 0 .0 5 49) ,优势集中性依次为 Bt棉自控田 (0 .92 6 4)、Bt棉药防田 (0 .86 2 5 )、普通棉对照田(0 .6 881) ,表明普通棉对照田的节肢动物群落最稳定 ,Bt棉药防田次之 ,Bt棉自控田最差


甲醇酵母基因表达系统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甲醇酵母基因表达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成熟的基因表达系统 ,它具有表达量高、产物活性保持好、产物易于分离纯化、发酵工艺成熟、成本低廉等许多优点。介绍了该系统的受体菌、表达载体、转化以及影响表达的主要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现状与优化对策
《新疆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从新疆原棉品质角度出发 ,在分析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 6项优化原棉品质的政策建议和技术对策


Bt棉杀虫活性表达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通过一个生长期内Bt棉不同组织对棉铃虫杀虫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Bt棉在苗期 -吐絮期的杀虫活性在时间上有明显差异 ,且不同组织变化趋势不一致 ,花瓣的杀虫活性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强 ,苞叶的杀虫活性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减弱 ,叶片、蕾、铃、花蕊的杀虫活性变化较复杂。对处理后的存活幼虫 ,继续用Bt棉的不同组织分别饲养 ,只有用叶片和花蕊饲养才能存活至化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