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灵芝子实体和菌丝体的提取物及其各纯化组份生物活性的比较
《菌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不同品种的灵芝中筛选出了多糖含量最高的菌株GL2为材料,利用柱层析技术从子实体和菌丝体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多个组分。实验发现子实体组分P3,P31及P32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生长有明显地抑制作用,这三个组分中只有P32对另一白血病细胞株HL-60有抑制作用。免疫活性测试的结果显示子实体各组分在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T和B细胞的增殖,提高人外周血中NK细胞杀伤活性方面比菌丝体的作用强;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子实体与菌丝体相应组分在刺激人外周血中的T和B淋巴细胞增殖方面的活性差异不大。子实体和菌丝体提取物各组份均可剂量依赖型的促进PBMC分泌TNF-α。菌丝体提取物各组分对TNF-释放量的影响在低浓度时与子实体各组份相当,在高浓度时要明显好于赤芝子实体提取物各组分。


猪PPAR基因多态性与脂肪性状相关的初步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以长×长×梅和长×大×二两个含 2 5 %太湖猪血统的杂交猪群为试验材料 ,用PCR -SSCP法检测了猪PPAR基因 ,结果在长×长×梅中发现AA、BB、AB三种基因型 ,在长×大×二猪中只发现AA和AB两种基因型。本研究还将 3种基因型与背膘等屠体脂肪性状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除肌内脂AA型高于AB型和BB型外 ,其他的脂肪性状AB型猪较其他型猪略高 ,但差异不显著。这提示我们 ,PPARγ1 基因中Met5 9Val突变也许并不适合作为猪的脂肪性状的候选基因 (遗传标记 ) ,或者需要在该基因的其他位置寻找新的单核酸多态性位点 ,继续探索PPAR基因对猪脂肪性状的影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Vero细胞微载体培养条件的优化试验
《中国兽医科技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搅拌速度、pH值、血清浓度等环境条件对细胞贴壁的影响以及细胞接种密度、微载体浓度与细胞生长的关系 ,对应用微载体技术和生物反应器系统生产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搅拌转速、pH值、血清浓度均对Vero(PEDV )细胞在CT 3微载体上的贴壁率和均匀分布有影响 ;当接种密度为 15 .0× 10 4 /mL时 ,即每 1mg微载体接种 5 .0× 10 4 细胞时 ,可以获得较高的细胞密度 ;随着微载体浓度的提高 ,最高细胞密度也增加 ;在CelliGen反应器中 ,采用优化的培养条件 ,细胞密度可达到 174 .0× 10 4 /mL ,是方瓶培养的 3.5倍 ,每个细胞的PEDV含量与方瓶培养相当 ,制备的疫苗免疫原性好
关键词: Vero细胞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微载体 生物反应器


利用DNA改组技术改造aac C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研究
《微生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表达质粒pYPX2 5 1 (GenBank登陆号 :AY1 780 4 6 )中获得aacC1基因启动子 ,采用DNA改组 (DNAshuffling)技术在体外获得突变体。以lacZ作为报告基因 ,筛选获得活性明显改变的启动子。经过验证 ,对其中活性变化明显的 7个启动子用邻硝基苯基 β半乳糖苷 (ONPG)作为底物进行表达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获得的强启动子比原来的提高了 3~ 8倍 ,而弱启动子则活性下降明显 ,其中 3个几乎无活性。进一步对这 7个启动子进行了序列分析
关键词: DNA改组技术 aacC1基因启动子 突变


四种食药用菌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灰树花子实体粉(Grifola frondosa)、姬松茸子实体粉(Agaricus blazei)、猴头子实体粉(Hericiumerinaceus)和毛头鬼伞子实体粉(Coprinus comatus)等4种食药用菌对正常小鼠及糖尿病小鼠血糖调节的影响。方法:正常血糖动物模型:筛选空腹血糖在3-5 mmol·L-1之间的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同体积注射用水灌冒;4个样品组:各10只,分别用上述4个食药用菌灌胃。高血糖动物模型组:在禁食24 h后给予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70 mg·kg-1,72 h后禁食,尾静脉取血测血糖值,并选用血糖值在10 mmol·L-1以上者再按血糖水平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10只,以同体积注射用水灌胃)和4个样品组(各10只,分别以上述4个食药用菌灌胃),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给药28 d后,禁食,次日晨进行空腹血糖和糖耐量测定。结果:对正常血糖动物模型实验显示,除了猴头子实体粉和毛头鬼伞子实体粉样品组动物2 h时相的血糖显著降低(P<0.05)以及毛头鬼伞子实体粉样品组动物2.0 h-0.5 h时相血糖差值也降低(P<0.05)外,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对高血糖动物模型实验显示,灰树花子实体粉和毛头鬼伞子实体粉样品组动物在2 h时相的血糖值低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P<0.05,P<0.01),此外,猴头子实体粉和毛头鬼伞子实体粉样品组动物2.0 h-0.5 h时相的血糖差值也低于?


温度对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流行的影响
《生态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恒温条件下 ,研究了甜菜夜蛾 3龄初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的病死速率、病死时间分布与温度关系。结果表明 ,在2 9℃以下 ,随温度的升高 ,病死率增加 ,幼虫病死速率加快 ,病死持续时间缩短 ;该病毒的热抑制温度在 2 7℃左右。改进的Schoolfield模型、Stinner模型可很好地描述幼虫病死速率与温度关系。甜菜夜蛾种群饲毒后的每日病死率可用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较好地拟合 ,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吻合 (Hosmer- L em oshow统计量检验不显著 ) ,方程中各项系数经 t检验达极显著水平 ;不同温度下的幼虫累计病死时间分布可用 Weibull模型、Gompertz模型及 L ogistic模型拟合 ,模型经 F检验显著 ,模型中各系数经 t检验均达到或接近显著水平。用剩余平方和 Q比较各模型的拟合程度 ,以 L ogistic模型拟合最好 ,Gompertz模型次之 ,Weibull模型拟合效果稍差。上述模型可以用来模拟分析不同温度下的幼虫病死时间分布和幼虫病死速率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疾病流行学 病死时间分布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非线性模型 温度


用λZAP Express作载体构建灵芝原基表达型cDNA文库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对韩国灵芝菌丝体、不同发育阶段子实体及孢子粉中灵芝酸含量的测定结果 ,以含量较高的灵芝原基为材料 ,提取mRNA ,从而构建以λZAPExpress为载体的表达型cDNA文库。经检测 ,所构建文库的滴度达到 6× 10 5pfu·mL-1,重组率达到 96 % ,插入片段的大小均在 70 0bp以上。该表达文库的构建 ,为进一步克隆和鉴定灵芝酸合成的相关基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