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绿洲灌区覆膜方式对制种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效益的影响

节水灌溉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额定灌水量下,不同覆膜方式对制种玉米物候期、经济性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沟灌种植、全膜平作种植和宽行覆膜平作种植与窄行覆膜平作种植相比,在孕穗期之前各处理对作物的物候期没有影响,抽雄期以后其他处理较对照晚成熟,生育期延长了2~5d;全膜垄作沟灌和全膜平作种植的经济性状表现较好;全膜垄作沟灌种植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表现最好,分别为7 633.4kg/hm2和12.5kg/(hm2.mm),全膜平作种植产品纯收入及灌溉效益表现最好,分别为43 676元/hm2和12.6元/m3。

关键词: 绿洲 覆膜方式 制种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穗腐病样品中黄色镰孢的分离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

草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甘肃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于2009年9月在甘肃省四大生态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镰孢菌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为基础,参照Leisle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271株镰孢菌菌株中有105株经形态学鉴定为黄色镰孢,占分离镰孢菌的38.7%。分析发现黄色镰孢种群数量随采样区而异,陇东和陇南地区采集的样品中分离频率分别为52.0%,55.4%,本研究充分证明了黄色镰孢是甘肃省陇东和陇南地区玉米穗腐病的优势病原菌。按照柯赫氏法则用混合菌株接种法对沈单16和金穗96832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了黄色镰孢对玉米果穗的致病性。随机选取3株黄色镰孢菌株进行rDNA-ITS基因序列分析,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菌株3-1-1与GenBank中登记的黄色镰孢菌株K1004和K216、6-4-1和21-2-1与黄色镰孢菌株CBS122.73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利用DNAStar软件绘制其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表明,菌株3-1-1与K1004和K216、菌株6-4-1和21-2-1与CBS122.73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与形态学的鉴定结果一致。

关键词: 玉米穗腐病 黄色镰孢 rDNA-ITS

授粉品种对黄冠梨着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黄冠梨果实品质,试验选用4个梨品种为授粉品种,以生长健壮、盛果期的黄冠梨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粉,测定了不同授粉组合的着果率、果实外在品质及内在品质等几个主要指标。结果表明,砀山酥梨对黄冠梨果实授粉后在着果率、果形指数、可食率、单果重、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等方面差异显著。综合考虑认为,砀山酥梨是甘肃省景泰地区黄冠梨最适宜的授粉品种。

关键词: 黄冠梨 人工授粉 着果率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密玉米新品种陇单9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农业科技通讯 2013

摘要:以甘肃省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为基础,对耐密玉米品种陇单9号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倒性和抗病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单9号是一个适应性广、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抗倒伏、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杂交种,推广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 玉米品种 陇单9号 丰产性 稳产性 抗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党参专用肥对党参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2013

摘要:在渭源县雨养农业条件下研究了党参专用肥对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党参专用肥1 050 kg/hm2,较等养分量常规施肥处理干根单重增加0.46 g,干根折合平均产量增加8.48%;浸出物含量提高1.932百分点,纯收益增加23 226元/hm2。

关键词: 党参 专用肥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垄膜保墒集雨栽培对旱地桃树根系分布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2013

摘要:在旱地桃园进行垄膜保墒集雨栽培试验,研究垄膜保墒集雨技术对桃树根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垄膜保墒集雨可提高桃树吸收根(直径<2 mm)的数量,增加桃树根系干重,同时可提高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产量。

关键词: 垄膜保墒集雨 旱地 桃园 根系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夏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2013

摘要:采用滤纸培养皿法研究不同浓度半夏球茎水浸提液对小麦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浸提液(2%)对小麦种子萌发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抑制作用增强,其中浓度为10%时抑制作用最大,发芽化感指数为26.17%;半夏球茎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生长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发芽第12天,高浓度的水浸提液(6%,8%和10%)对小麦苗长、苗鲜重及根鲜重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这种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关键词: 半夏 水浸提液 小麦 化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连作地健康株与病株根区土壤微生态特性比较

作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甘肃省连作马铃薯健康生长的微生态机制,采用常规养分分析法测定了健康株与病株根区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稀释平皿涂抹法测定土壤放线菌数量,琼脂块法筛选拮抗放线菌;16S rRNA序列分析法鉴定优势放线菌,发酵液抑菌试验检测优势放线菌灭癌素链霉菌(S.gancidicus)对马铃薯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在连作4年的田中:马铃薯病株根区土壤的速效P、K含量分别较健株低29.9%、12.5%,铵态氮含量较健株高24.1%。在高氏1号培养基上,病株根区土壤中放线菌总数、小单孢菌及未鉴定放线菌数量较健株分别减少51.1%、83.0%及53.9%;腐植酸琼脂培养基上,病株根区土壤中放线菌总数、链霉菌数量较健株分别减少46.0%、46.7%。在病、健株根区土壤中,对4株靶标真菌的拮抗潜势SAAP值病株均小于健株。健株根区土壤中的优势放线菌为灭癌素链霉菌(S.gancidicus),该菌对4株马铃薯常见土传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R.solani)、茄病镰刀菌(F.solani)、硫色镰刀菌(F.sulphureum)和大丽轮枝菌(V.dahliae)均有抑制作用;病株根区土壤中的优势放线菌为加利利链霉菌(S.galilaeus),该菌为马铃薯疮痂病致病菌。由此可知,保持连作马铃薯健康生长的根区土壤微生态特征是,高量磷钾及低量氮的速效养分组合,较多放线菌且拮抗放线菌的拮抗潜势较大,优势放线菌为有益菌。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 土壤养分 放线菌 微生态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地区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的鉴定与检测

中国蔬菜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从番茄病果上分离纯化的细菌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培养特性观察及16S rDNA序列测定,鉴定为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Okabe)Young,Dye et Wilkie。利用特异性引物对已鉴定菌株及番茄发病组织进行PCR扩增,均扩增出530bp左右的特异性片段,印证了可利用特异性引物MM5F/MM5R对分离菌株或番茄发病组织进行PCR扩增以检测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

关键词: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 分离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杂交种陇单9号的选育及相关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3

摘要:陇单9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以自育系ly0996为母本、自育系ly840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甘肃省玉米区域试验表明,陇单9号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7.43%,高抗茎基腐病、大斑病、红叶病,中抗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矮花叶病。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及中东部年有效积温在2 600℃以上的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陇单9号 玉米杂交种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