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土壤肥力棉田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通过多年多点研究了北疆地区不同土壤肥力棉田氮肥的适宜用量。结果表明 :高肥力棉田氮肥的施用不宜过大 ,而低肥力棉田氮肥是增产的重要因素 ,增加氮肥用量可显著提高棉花籽棉产量。砂壤土棉田氮肥最佳经济施N量为 13.78~ 19.0 8kg/ 6 6 7m2 ;壤土棉田氮肥最佳经济施N量为 17.12~ 2 0 .74kg/ 6 6 7m2 ;粘土棉田氮肥最佳经济施N量为 15 .4 6~ 2 0 .83kg/ 6 6 7m2 。随着N肥用量的增加 ,肥料利用率明显降低。在低施氮量情况下 ,壤土的氮肥利用率较高 ,其次是砂壤土 ,粘土最低 ;当氮肥施用量较大时则相反。


新疆农田常用杀虫、杀螨剂对螟黄赤眼蜂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新疆农田14种主要农药田间常用浓度对赤眼蜂柞蚕卵蜂各发育阶段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影响作用基本上依次为有机磷类(乐斯本、久效磷、氧化乐果)>杂环类(锐劲特)>拟除虫菊酯类(功夫、敌杀死)>杀螨剂类(克螨特、哒螨灵)>烟碱类(一遍净、艾美乐)>有机氯类(赛丹)>生物杀虫剂和生物源农药(Bt、棉铃虫NPV、阿维菌素)。总体上赤眼蜂各虫期对参试化学农药的敏感性依次为成蜂>幼虫期>卵期>预蛹期>蛹期。除阿维菌素外,生物杀虫剂Bt、NPV对赤眼蜂比较安全。


酸性液体滴灌专用肥的肥效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酸性液体滴灌专用肥是根据滴灌系统和滴灌棉花需肥特点而研制开发的新型复合肥。试验表明 :液体滴灌专用肥随水滴施可显著提高棉花单铃重、单株铃数和产量。随水施用液体滴灌专用肥可不同程度提高肥料利用率 ,氮肥利用率较常规施肥提高 5 .8~ 2 0 .3个百分点 ,磷肥利用率提高 3.6~ 12 .8个百分点。液体滴灌专用肥全部追施与基肥 +尿素追施相比 ,增产籽棉 35kg/ 6 6 7m2 ,增产率 13.31% ,施肥成本减少 12 .3元 / 6 6 7m2 ,净增产值 112元 / 6 6 7m2 。


壮安灵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壮安灵可有效的矮化小麦基部节间长度 ,增加小麦单株分蘖数 ,提高分蘖成穗率 ,促进小麦的穗分化和灌浆成熟。小麦施用壮安灵可显著提高产量 ,增产幅度为 6 .0 3%~ 16 .2 9%。壮安灵不同施用方法中以拌种 +叶面喷施的效益最好 ,增产 6 3.8kg/ 6 6 7m2 ,净增收 6 2 .3元 / 6 6 7m2 。


含hrp基因生物诱抗剂对棉花黄萎病调控作用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2001~2003年对两种含hrp基因的生物工程制剂Messenger和伊力特进行了田间控制棉花黄萎病危害的药效试验,调查并分析了其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调控作用。通过平板对峙反应和毒素敏感性测定,Messenger和伊力特对棉花黄萎病菌无抑制作用,但对棉花具有诱导抗性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花不同生育期,Messenger和伊力特对棉花黄萎病均表现出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播种到初花期伊力特控制效果最好,防效为51.69%,高出对照药剂28.26%。在棉花初花期前,伊力特、Messenger对供试棉花品种的生长势影响较大,尤其伊力特处理的小区产量明显高出清水对照487.50kg/hm2,增产21.26%。
关键词: Messenger 伊力特 棉花黄萎病 防效 产量


壮安灵拌种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小麦壮安灵拌种可降低株高 ,促进分蘖和叶片的生长发育。壮安灵拌种后小麦穗数增加 0 .9× 10 4~ 2 .7× 10 4个 /6 6 7m2 ,穗粒数增加 0 .3~ 0 .8粒 ,千粒重也增加了 0 .8~ 2 .0g ,增产幅度达到 7.77%~ 14 .19% ,其中处理 1(2g对水 0 .5kg拌 10kg种子 )增产效果最好 ,增收 4 5 .2~ 6 4 .1元 /6 6 7m2 ,实现净利润 4 2 .8~ 6 1.7元 /6 6 7m2 ,但处理 2 (1g对水 0 .5kg拌 10kg种子 )的产投比较高


灰漠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灰漠土不同施肥制度的12年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N、NP、NK、NPK处理小麦某些品质指标较CK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长期不施氮肥(PK处理),小麦子粒的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面粉品质和面团品质中的多数指标明显低于CK和长期施用氮肥的处理,灰分含量增加;有机无机常量配施(NPK+M)小麦面粉与面团品质中的多数指标优于单施无机肥(N、NP、NK、PK、NPK)和CK处理。与CK相比,秸秆还田(NPK+S)处理的小麦千粒重、面团抗延伸性略有提高,其它品质指标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产中,N、P、K化肥与有机肥合理配合施用对培肥土壤、提高小麦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核桃青皮剥离过程中影响青皮剥净率和核桃破碎率的因素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 200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气候干燥炎热地区,核桃种仁成熟比青果皮成熟快,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种仁,在青果皮尚未成熟时进行核桃的收获。未成熟的核桃青果皮剥离非常困难,迫切需要研制适用的机械来进行青果皮的剥离作业。为了提高核桃青果皮剥离质量并尽量降低在剥青皮过程中对核桃硬壳造成的机械损伤,通过对剥皮滚筒和凹板钢丝刷构成的剥皮工作部件结构与工作参数的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破碎率和剥净率的3个因素——剥皮滚筒转速、钢丝直径、钢丝顶端与滚筒之间的间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破碎率受钢丝直径的影响最大,受钢丝顶端与滚筒之间的间隙的影响次之,受滚筒转速的影响最小。剥净率受钢丝直径的影响最大、受钢丝顶端与滚筒之间的间隙的影响次之、受剥皮滚筒转速影响最小。在剥皮滚筒转速为25r/min,钢丝直径为2.3mm,物料入口处钢丝顶端与滚筒的间隙在50mm条件下,可获得较理想的作业质量。
关键词: 核桃 核桃青果皮剥离 剥皮工作部件 剥净率 破碎率 正交试验

